李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產科 貴州黔南 558000
護理干預對減少婦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率的作用分析
李冰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產科 貴州黔南 558000
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對降低婦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率的作用。方法:從我院婦產科病例庫調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間,收錄的80例婦產科護理干預患者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護理干預),每組40例;采用評分制(10分)進行統計,對本次護理效果進行綜合評估,按照優(10分)、良(8-9分析)、中(6-7分)、差(<6分);于3個月后回訪調查,統計本次護理干預的滿意度。結果:對照組,優16例、良10例、中8、差6例;優良率85%;觀察組,優22例、良16例、中1、差1例;優良率95%;患者及家屬對本次護理滿意度高。結論:護理干預可降低科室不良事件發生率,創造更加優越的治療環境。
護理干預;婦產科;不良事件;作用
新時期社會大眾對醫院護理服務要求更高,努力構建優良服務環境是醫院發展的根本。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婦產科患者在就醫期間,與醫護人員存在著諸多矛盾,導致醫患糾紛及不良事件依舊存在。基于護理干預指導下,對婦產科實施綜合護理改良,能夠進一步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結合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間,我院收錄的80例患者資料,具體如下:
從我院婦產科病例庫調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間,收錄的60例婦產科患者資料,年齡范圍22-55歲,平均年齡46±3.2歲。初步問診與觀察,產科50例,婦科30例,手術44例,非手術36例。按照常規檢查,掌握婦產科患者的及具體病變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護理改革方案,提高了整個護理成效。
1.2.1 護理方法
對其護理干預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掌握婦產科患者主要癥狀表現;對其采取護理干預方式,于 1個月后回訪調查,對比護理前后癥狀變化情況,總結護理干預指導下婦產科患者護理的臨床意義。
1.2.2 滿意度調查
結合護理評分工具,采用評分制(10分)進行統計,對本次護理滿意度進行綜合評估,按照優(10分)、良(8-9分析)、中(6-7分)、差(<6分);于3個月后回訪調查,統計本次護理干預的滿意度。按照上述標準,詳細統計每一位患者的具體康復狀態,為護理干預工作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
從我院收錄的60例婦產科患者資料,對其護理干預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掌握婦產科患者主要癥狀表現;對其采取病情觀察、心理護理、手術護理等方式;護理干預中,優22例、良16例、中1、差1例;優良率95%,具體如表1;患者及家屬對本次護理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此類護理模式。

表1 :60例護理滿意度統計
對照組,優16例、良10例、中8、差6例;優良率85%;觀察組,優22例、良16例、中1、差1例;優良率95%;從婦產科癥狀變化來說,本次護理干預之后,患者主要癥狀得到明顯控制,癥狀康復效果不理想,經過調整護理干預方式之后,癥狀得到明顯控制。因此,要結合婦產科具體病變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康復護理效果,這些都是實現婦產科護理成效的關鍵措施。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醫療護理行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時間延長,或離院時仍帶有某種程度的失能,分為可預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預防性不良事件。護理干預是現代護理學的先進思想,將其用于婦產科手術護理中,既有助于實現病癥康復效果,也能進一步提高護理評估的優良率,使廣大患者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更高。實際護理中,要按照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標準,從手術操作、術前護理、術后護理等不同環節,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方式,才能進一步討手術的滿意度,為患者做好充分的康復準備。
造成臨床護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中責任心不強、不遵守規章制度、護士長現場督導不力、查對制度流于形式、違反操作規程或技術水平低而發生。主要表現: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以及其他與病人安全相關的護理意外;診斷或治療失誤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非正常死亡、嚴重功能障礙、住院時間延長或住院費用增加等醫療事件;嚴重藥物不良反應或輸血不良反應;因醫療器械或醫療設備的原因給患者或醫務人員帶來的損害;因工務人員或陪護人員的原因給患者帶來的損害;嚴重院內感染;門急診、保衛、信息等其他相關不良事件。
“護理干預”是婦產科先進護理方式,在婦產科護理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為了保證術后康復效果,臨床還需對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方案,全面提高康復過程的滿意度。相比于傳統護理模式,護理干預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適性”,從多個方面保持癥狀護理效果,消除了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康復隱患。對婦產科護理干預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掌握婦產科患者主要癥狀表現;對其采取護理干預方式,探討護理干預對婦產科患者實施護理,為護理干預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比如,“微創”時代下,婦科疾病手術提倡使用腹腔鏡,憑借其獨特的護理優勢,成為婦科疾病護理首選。護理干預用于婦產科患者護理,具有操作便捷、滿意度高等特點,值得推廣。
3.4.1 人員培訓:加強對新上崗人員、低職稱人員的培訓,科室重點加強對科室疾病的常規培訓,制訂??萍膊∽o理常規,定期組織培訓學習,不定時抽查護士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組織護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使護士牢固樹立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慎獨精神。
3.4.2 制度改革:認真學習護理核心制度,嚴格執行醫囑查對制度。醫生下達醫囑后,護士先對醫囑進行認真檢查,對有疑問的醫囑查明問清后方可處理。發放口服藥要讓家屬簽字,執行醫囑時必須嚴格遵守“三查七對”制度,確保醫囑執行準確無誤。組織全科護士學習細化查對制度執行流程。
3.4.3 核查制度:對制定的護理制度進行培訓,核心制度做到人人掌握,嚴格落實查對制度和患者身份識別制度。進行治療前讓清醒的患者自述姓名信息,昏迷患者由近親屬述患者信息,小兒由家長述信息,護士進行治療卡、床頭卡查對。
3.4.4 意識培養:提高護士安全防范意識,對一些特殊用藥一定要有安全警示,可用紅筆做標示加以提醒,認真落實操作前、中、后的查對。例如,婦科腹腔鏡手術前期,主客觀因素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情緒,要及時安排專項護理人員進行疏導,減少各種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緒。除了術前護理之外,護士要懂得從心理學角度展開護理引導,為患者創造良好的術后環境,提高臨床婦科疾病護理與護理效果。
護理干預是從多個方面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降低了不良事件發生率,避免醫患關系處于緊張局面。醫院要結合現有管理制度進行深化改造,構建符合婦產科治療服務要求的服務方案,進一步落實護理干預調控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救治環境。
;
[1]張燕燕,覃艷,謝興.護理不良事件自愿報告系統的發展現狀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7(03)
[2]張翠婕.護理干預對減少婦產科不良事件的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35)
[3]張亞麗.門診部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95)
[4]鄧培英.簡析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7(01)
[5]鄭春風,許玉娟.JCI評審標準在心內科護理不良事件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24)
R556.2
A
1672-5018(2017)01-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