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敏 石盈芳 萬小勇
一、建筑業“營改增”背景及意義介紹
2012年1月1日,我國率先在上海啟動“營改增”試點,后將“營改增”試點擴大到全國,“營改增”的行業包括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部分現代服務業。2015年底財政部計劃在2016年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經過國務院多次會議研究,定于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4個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自此,現行營業稅納稅人全部改征增值稅。
通過研究“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有助于建筑業企業更快地認清行業形勢與政策的變化,更好地適應環境,在應對行業出現的消極影響時更快地找到解決辦法,在“營改增”后得到更好的發展方向,避免企業出現大的危機。同時可以幫助建筑業人員更清晰更直觀的了解行業的變化,從而自身做出相應的改變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
二、對比建筑業繳納營業稅與繳納增值稅的不同
(一)課征范圍不同
營業稅的課征范圍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的建筑、修繕、安裝、裝飾和其他工程作業的勞務;增值稅的課征范圍包括銷售和進口的貨物,提供的加工及修理修配勞務。
(二)稅率不同
營業稅的稅率為3%;增值稅按簡易計稅方法稅率為3%,按一般計稅方法稅率為11%。
(三)計稅方法不同
營業稅應納稅額=(收取的全部價款+價外收入-分包款)*3%;簡易計稅方法下增值稅應納稅額=(收取的全部價款+價外收入-分包款)+(1+3%)*3%,一般計稅方法下增值稅應納稅額=(收取的全部價款+價外收入)÷(1+11%)*11%-可抵扣的進項稅。
(四)納稅義務人的不同
建筑業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在我國境內從事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其他工程作業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其他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從事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其他工程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有經營行為的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其中建筑安裝業務實行分包或轉包的,分包或轉包者為納稅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建筑服務的單位和個人。
(五)扣繳義務人的不同
建筑業工程實行總承包、分包方式的,以總承包人為營業稅扣繳義務人。納稅人從事跨地區(包括省、市、縣,下同)工程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的,以及納稅人在勞務發生地沒有辦理稅務登記或臨時稅務登記的,無論工程是否實行分包,稅務機關可以將建設單位和個人作為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發生應稅行為,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購買方為增值稅扣繳義務人。
三、“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
(一)對房屋和土木工程以及橋梁工程建筑業的影響
建筑業在對房屋、土木工程、橋梁工程等進行建造加工時,需要采購大量的材料,而建筑業所使用的材料是分散且雜亂的,磚瓦、白灰、砂石、土方及零星材料一般都是從個體戶或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很難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稅額難以抵扣,增加建筑業企業稅負。
(二)對建筑安裝業的影響
建筑業在進行建筑安裝活動后,企業通常會出現工程款拖欠的問題。在建安企業繳納了工程稅款后,建安企業還未收到工程款,可能會面臨資金周轉問題。同時為了以后工程平穩進行,建安企業需要與供貨商簽訂買賣合同,但由于企業并未將貨款交付給供貨商,供貨商不能給企業提供專用發票,企業將背負較大資金壓力。
(三)對建筑裝飾業的影響
建筑裝飾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成本通常可以占據成本總額三分之一以上。而在增值稅抵扣環節只有材料的進項可以抵扣,人工費仍需繳納增值稅。施工企業的人工費不能取得增值稅發票,可能會導致勞動力價格的大幅提升。
四、應對“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影響可采取的策略
(一)完善發票管理,增加進項稅額抵扣
針對增值稅發票難取得的問題,建筑業企業在之后購買材料過程中,對供貨方要有所選擇。在個體戶、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之間進行權衡,一般納稅人可能會因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優勢提高售價,如果僅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而購買材料可能反而增加了企業成本支出。在材料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一般納稅人供貨方,增加進項稅額抵扣。
(二)調整經營模式,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針對工程款拖欠的問題,建筑業企業應該著手調整企業經營模式,向工程結束即款項結清的狀態不斷邁進。雖然工程款拖欠作為建筑業長期存在的一大詬病,改變起來并非易事,為了維持企業長期發展,企業的調整迫在眉睫。
(三)進行勞務分包,轉移用工壓力
無法取得人工發票的情況下,企業可以考慮勞務分包,與具有建筑勞務分包資質的分包商合作,簽訂勞務分包合同,由分包商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其他無法取得發票的成本支出如租賃費用等也可以采取分包的方式,緩解企業壓力。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京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