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需要理論不僅體現于馬克思早期關于人的本質理論的邏輯躍遷中,而且展開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本文研讀了馬克思《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分析人的需要的類型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并探討了在為走向未來社會做準備的當今時代里。我們應如何推動已經出現的個人的社會需要向前發展。
關鍵詞:人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關系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人的(各種)需要的全面滿足。因此,對人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就成為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人的需要的類型
從馬克思關于人的需要理論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理論的關系來看,人的需要可相對地劃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生產的需要。人為了維持最低生存的需要,就要進行生產與勞動。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論及“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第一個前提”時在旁邊加了一個邊注:“人體,需要,勞動。”人體是基本前提,勞動則是人體存在的基礎和需要的實現手段。這正說明白行產生的需要同生產(勞動)的需要是互為因果、互相印證的。
第二種是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的需要。生存保障的重要因素是勞動時間向自由時間的轉移。馬克思認為:“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因此,“從整個社會來說,創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創造產生科學、藝術等等的時間”。因為只有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才能真正顯示人的存在價值,也才能夠發展人的各種能力。
第三種是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需要。各種需要的提出和滿足,意味著人們趨向于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也即是人的最高需要。但它必須以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的需要為基礎。惟其如此,人類才能不斷地向馬克思所說的“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的理想社會進行提升。
二、人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的
人的需要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因為人的需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日益增多。馬克思說“需求本身也只是隨著生產力一起發展起來的。”人們在生產中不但制造出新的產品,而且還擴大著人的聯系:不但總結和提高著生產的技藝,而且還產生著許多新觀念。這些都從不同的側面擴大著人的需要,使人的需要日益增多。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唯一的前提是超越出發點”的特性,生產力的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人的需要也驟然增多,以至形成了一個多方面需要的體系。
三、人的需要與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
人的需要與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有著內在聯系。如果說自行產生的需要、個人需要和自然需要顯示了人的片面而不自由的存在狀態的話,那么,社會需要、普遍需要和歷史形成的需要則顯示了人的趨于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狀況。
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人的需要受到了多方面的約束,因此人的發展也受到多方面的約束。馬克思認為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人的需要豐富發展以后,每個人按照自己的個性探尋一切合理的需要,人的全面發展才終將實現。
同時,需要的滿足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人的發展的內在動力就是需要。人的生活依賴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當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想法提升自身的能力;人的需要的滿足都是通過社會關系實現的,人的需要得到越來越多的滿足,人們之間的交往就越來越頻繁,就越能形成豐富的社會關系。
四、如何推動人的需要向前發展
馬克思說:“要從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新的有用物體和原有物體的新的使用屬性,如原有物體作為原料等等新的屬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學發展到它的最高點;同樣要發現、創造和滿足由社會本身產生的新的需要。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并且把他作為具有盡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系的人,因而具有盡可能廣泛需要的人生產出來——把他作為盡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會產品生產出來(因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須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須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在這里,馬克思實際上是提出了現階段如何培育“社會的個人需要”的三個方面的指導性建議。
首先,“要把自然科學發展到它的最高點”。這需要人全面地發揮他的邏輯推理能力、發明創造能力等,正如馬克思所說:“全面發展的個人……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要使這種個性成為可能,能力的發展就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這正是以建立在交換價值基礎上的生產為前提的,這種生產才在產生出個人同自己和同別人相異化的普遍性的同時,也產生出個人關系和個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人們不是一般地進行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而是把科學研究推進到它本應達到的頂峰狀態。
其次,“要發現、創造和滿足由社會本身產生的新的需要”。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畢竟不是人的發展的全部。自由時間日益增多的“社會本身”是“新的需要”產生的現實基礎,而要使這些新的需要成為人的現實,就要去發現、創造它們。個人應該積極投身于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從中發現和創造自己新的需要,并努力爭取讓這些需要得到滿足。
最后,要“培養社會的人的一切屬性,并且把他作為具有盡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系的人,因而具有盡可能廣泛需要的人生產出來”。這是實現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的最終目的。在這里,馬克思所指的“人的一切屬性”,就是人的各種能力。因此,培養人的一切屬性,也就是發展人的一切能力,這正是馬克思所說的把“具有盡可能廣泛需要的人生產出來”的意旨。顯而易見,具有廣泛需要的人,也就是形成了豐富的需要體系的人,而這也就是實現了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作者簡介:韓榮(1988~),女,江蘇省淮安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