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欣
摘 要:在科技不斷發展、網絡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將網絡環境引入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課進行教學和考查,利用網絡環境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可實現有效、優化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踐;網絡
在信息技術被人們廣泛應用的今天,將網絡技術應用到小學閱讀教學和實踐中是越來越常見的現象。通過網絡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利用網絡學習語文已經在不少學校的語文課堂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何更有效地運用網絡將語文教學變得有滋有味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內容。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網絡圖片、視頻提高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直觀形象思維更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更能夠使他們注意力集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對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運用缺乏手段,也不符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所以,作為一個小學教師,能夠熟練并且適當地應用網絡教學,積極地將網絡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利用網絡給學習帶來的便利,就能夠有效地優化語文閱讀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對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要有充分的預設。在課堂上可以采用Word文檔講解、平板答題反饋、PPT軟件播放、暴風影音播放視頻等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突破。教師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網絡教學的時候應熟練應用視頻剪輯等基本技能,選取網絡中能夠突破教學重難點、適合學生知識水平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圖片和視頻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達到提高知識水平、加強能力訓練和豐富實踐經驗等目的。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觀潮》時,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增加了錢塘江大潮的視頻,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這種切身的感受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很大的幫助。
二、恰當運用多媒體網絡音頻促進學生感受語言文字情感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目的就在于更加深切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與文本,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這種共鳴的表現形式更多地在于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恰當的感情朗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某些比較生澀難懂、情感把握不夠到位的情況,有必要借助網絡資源的優勢為學生做出示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模仿,逐漸地達到身心合一,體會情感,在不斷的模仿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感,有利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情感。尤其是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利用網絡上的語音資源——范讀、背景音樂,再適當配上插圖,就會引領學生走進詩人的心境,充分地體會古詩的精妙之處——短短幾十字,人情意味長!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互動平臺訓練學生提取閱讀信息的能力
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其中“讀”所占的比重是不可忽視的,是學好語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讀通、讀順、讀懂,才能夠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和情感。而能夠最直觀地反饋出學生是否讀懂的有效方法,就是信息提取能力的培養。在中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的提取能力不僅僅局限于直接信息的提取,有時間接地總結信息、概括信息也是訓練的重點。有效地對學生此方面能力進行培養,逐步提高是閱讀教學效果的基本考量之一。因此在教學中以網絡互動平臺為媒介,以教學目標為抓手,在課堂上當提出主線問題之后,出示相關段落,并讓全體學生讀文,在平板上作答,提交。通過多媒體終端進行反饋,進行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水平和能力。
四、適時應用多媒體網絡互動平臺培養學生閱讀評價的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僅是老師直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助互評也是學習語文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教學手段。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網絡互動平臺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正確的評價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生命 生命》一課時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語句和詞語,指定學生利用平板作答,其他學生通過多媒體網絡互動平臺進行評價,利用平臺幫助其修改不合適的語句,明確自己的問題,更能夠讓學生明了自己的問題,也給了其他學生表達自己想法、互相借鑒學習的機會。所以通過多媒體網絡互動平臺給學生提供互評互助的學習機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能使學生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他人的學習成果,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也有一定幫助和提高。
利用多媒體網絡互動平臺資源的豐富性、交流的直觀性、操作的便捷性,可以在很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有空余,在放松有趣的教學環境下學習到語文知識,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將來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網絡環境將成為小學語文課堂的主導資源。
參考文獻:
[1]俞文靜.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彭國亮.網絡環境視野下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5(8):55-56.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