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新計財業務系統的建設、推廣、應用已成為我國氣象服務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伴隨著系統的推廣應用,如何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流程迫在眉睫。本研究通過對原有流程進行細致梳理,找出其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風險弊端,加以分析研究,結合廣西區氣象部門三級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提出新的流程優化設計方案,以期能夠進一步加強財務工作的規范性、提高財務工作運轉效率、增強干部職工預算意識、有效降低內部控制風險、保障資金運營安全,充分發揮流程的導向性作用。
【關鍵詞】計財業務系統 流程 優化
氣象新計財業務系統開發是由一項中國氣象局計財司主管的、資產中心承辦的重點推進的計財信息化改革工作,2015年以來在廣西全區氣象部門逐步推廣實施省級版,新系統的使用對原有流程提出了挑戰,如何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流程迫在眉睫。
一、對原有流程進行優化研究的意義
(一)是主動適應計財業務系統現代化的需要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計財業務系統也日益現代化。研究新計財業務系統下的流程優化,對充分利用新系統高度信息化,無時差/空間差等特點,規避現有流程中的弊端,提高計財工作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
在新計財業務系統運行過程中,“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從報賬員到審核崗等不同的角色分工比以往更加明確,權責也更加規范。研究新計財業務系統下的流程優化,有助于強化計財工作相關人員的角色意識,明確自身的職權和責任,出現問題都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責任追蹤與更正,將監督與反饋機制覆蓋整個系統運行的過程,從而有效降低內部控制風險。
(三)有助于統一不同財務管理層級的管理思路
隨著新計財業務系統的推廣,原先的省-市-縣三級財務管理工作差異將會逐漸縮小,不同層級計財部門在預算執行方面的管理思路將愈發趨于統一。研究新計財業務系統下的流程優化,有助于減少不同層級計財部門在流程上的差異,使得計財工作運行規范得以最大程度的統一,進而實現管理思路的統一。
二、原有流程存在的問題
(一)原有流程崗位授權不嚴謹,權責不清晰
原有流程對崗位授權會根據各單位的具體情況設置崗位權限,崗位授權設置不當,會導致崗位之間權責不清晰,把控不嚴,存在實際操作員和授權人不一致的情形,當財務風險發生時也就無法劃分權責。
(二)業務流程預算管理滯后,無法滿足現時預算控制精細化的要求
原有的流程缺少預算指標執行實時反饋機制,預算執行情況反饋深陷滯后的困境,預算執行與預算編制脫節現象嚴重,預算執行情況往往編制完財務報表方可以取得,已無法滿足于當前預算管理精細化要求。
(三)業務流程監督滯后,效率低下
原有的業務流程采用手工報賬方式,前臺接收手工填寫的報賬單據,以面對面等候的方式辦理報銷手續。具體流程如下:
從圖一可見,這種報賬流程已不符合現實需求,只停留在操作簡單化的層面,未能體現出流程的時效性優勢。財務人員只能事后監控,監督時效性差。原始票據傳遞存在著滯后,出納與會計人員重復工作,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后續報表等財務數據的取得嚴重滯后。
三、流程優化的措施
(一)科學設置崗位,明確職責權限
1.科學設置新計財業務系統下的工作崗位與操作權限。通過對以往流程的梳理和總結,并結合新計財業務系統高效、準確的特點,對各崗位進行設置和授權,在優化流程中,一般設置有6個工作崗位:報賬員崗、領導審批崗、會計審核崗、出納崗、記賬會計崗、稽核崗。各崗位間形成一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機制來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
2.強化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內部控制的關鍵就在于不相容崗位的嚴格分離,通過進行內部職責分工,以減少舞弊的可能性。通過設置各工作崗位人員的操作權限,對數據錄入與審核記賬、主管會計與稽核人員等不相容崗位,嚴格執行設置分離。保存系統操作日志,以杜絕未經授權人員操作系統。
(二)梳理流程關鍵點,建立標準化流程
1.四種報銷流程基本模式。新計財業務系統強化了對每筆資金使用全過程的監管,讓資金支出事前、事中、事后都受到約束和控制。根據區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地市縣氣象局實際存在的具體情況,更好地適應新計財業務系統操作模塊,提出建立以下四種流程的基本模式,如圖二。
2.指標填報端口前置強化單位主體意識。優化流程中,報賬員填寫業務報銷單據自選預算指標和項目,會計人員再進行審核,對報賬員選取指標進行確認或修改,各單位發生業務后及時錄入網上報賬系統,會計人員完成審核后打印報銷單據再報領導審批,最后由出納進行結算。強化報賬人員和單位領導的預算管理意識主體意識,做到有的放矢。
(三)加強線上與線下流程相結合
1.有效減少原始憑證傳遞風險。要求線下原始憑證的傳遞流程與線上操作和審批流程相互印證、同步進行。目前主要存在兩種原始憑證的傳遞流程:
(1)區局機關及直屬單位模式流程下,原始憑證由報賬員進行檢驗核實、歸集整理,完善審批手續后,再交由會計進行現場審核,如下圖。
會計審核通過的原始憑證將傳遞到相關財務人員手中,已完成收付業務的單據不再流出,確保原始憑證傳遞的完整性,保證會計基礎資料的質量。
(2)地市縣氣象局采用模式的流程下,原始憑證先由會計審核后,再由報賬員交予領導審批,最后直接交由出納進行支付。該流程簡化了報賬審批流程,減少重復工作,但對原始憑證傳遞的人為管理要求相對更高,尤其是對報賬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如下圖。
2.進行線上線下會計審核。會計審核分為線上初審和線下再審。線上初審是指會計在新計財業務系統上對報賬員填寫的經費報銷單進行網上審核;線下再審是指會計現場對紙質原始憑證與報銷單進行比對審核。
線上審核通過的報銷單,方可由報賬員打印出紙質單據,并與原始憑證及相關審批文件歸集整理,經領導審批后,交由會計進行現場再審,檢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報銷內容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經過二次審核,能明顯降低報賬單據的出錯率。
3.進一步加強審批控制和會簽制度。各預算主體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資金運營狀況設定審批權限標準并交由財務備案,實行分級審批。審批領導能隨時通過計財業務系統獲得財務人員對于該項支出的審核意見和相關預算執行指標執行情況。
當支出涉及其他特別規定事項,如課題支出,項目支出,固定資產購建時,除規定的必要報賬人、審核領導簽字外,還須有相關負責人審核簽字,如課題組組長、項目負責人、固定資產管理員等。
四、結語
由于目前還在系統還處在初、中期運行階段,系統自身的建設仍然存在不足之處,所以本次研究的系統流程優化方案也并非是最終的結果,在以后的工作中還將繼續探索,對流程不斷進行有效調整,依靠現代化手段以期不管現在還是未來,業務流程都能夠結合業務系統充分發揮最大效用,為提高我局財務管理水平服務。
參考文獻
[1]嚴祎.淺議氣象部門應用新計財業務系統的意義[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2]潘風君.改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7.
[3]卜凡蕊.基于大數據計財業務系統在內部監督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5.
[4]劉桂蘭.基于內部控制的財務流程再造方案設計綜述[J].當代經濟,2012.
作者簡介:秦圣(1981-),男,漢族,江蘇泰興人,會計師,從事財務核算管理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