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文
【摘要】信息技術在飛速發展,互聯網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大數據時代已然到來。現如今,人們擁有更多渠道和途徑去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資源。這對于統計學教育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向統計學教育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本文就圍繞大數據時代給當代統計學教育帶來的挑戰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合理的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統計學教育 教學改革
大數據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對各行各業造成較大影響。對于統計學教育而言,大數據帶來的挑戰體現在多個方面,主要集中在統計學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
一、大數據時代對當代統計學教育帶來的挑戰
(一)對統計學教師的挑戰
當前我國的統計學教師團隊,主要由數理統計專業人才與社會經濟統計專業人才構成,總的來說,統計學教師更加注重于對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教育,在數據分析以及實踐能力方面有所缺乏,而且大部分統計學教育工作者,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技術能力偏弱。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下,更多的統計學數據都要通過網絡渠道來搜集并進行處理,這就顯露出統計學教師的知識結構與專業能力逐漸落后,如果教師不盡快進行知識結構的更新升級并掌握計算機技術,將難以再滿足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需求。
(二)對教學內容的挑戰
目前,統計學教育的教學內容,仍然以概率分析、統計學原理、調查統計等基礎學科為主,主要圍繞于結構化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展開,有關于數據分析、統計工具的運用等內容多屬于選修內容,缺乏足夠的重視。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出來,成為企業挖掘數據潛在經濟收益的主要渠道,因此,傳統模式下的統計學教學內容,愈加難以時代的發展需求,迫切需要教學者對原有教學內容加以改進創新與完善[1]。
(三)對教學模式的挑戰
當前統計學專業的教學模式,仍然以課堂式理論教學為主,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位于課堂的主體地位,過于偏重于對學生理論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實踐能力、理論推導、專業操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商業意識等相關領域的教學相對比較缺乏,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發散能力以及分析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在社會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越加明顯的顯露出來,這些問題的出現,無疑是對于統計學傳統模式提出的嚴峻挑戰[2]。
(四)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挑戰
當前統計學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仍然是以完成高校的教學目標、為高校及科研單位提供后備人才為導向,而且部分高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完善,而且各學科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另外由于教師水平教育、專業能力過于局限等原因,造成當前我國的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其能力主要表現在數理知識方面,在數據運算、公式推導以及模型分析方面的能力較強。在大數據時代下,統計問題日趨多元化,由于缺乏其它學科專業知識的輔助,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往往會存在比較嚴重的局限性,而且難以深入挖掘和延伸數據的潛在價值[3]。
二、大數據時代下統計學教育改革方案
(一)提高統計學教師素質
從統計學教師的角度來看,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師應當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有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并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加以更新和升級,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水平。在大數據時代下,統計學發展趨勢不再集中于數據的統計、資料的整理與調查,而更加偏向于虛擬數據信息的搜集、識別與處理,統計學的發展目標主要體現于數據潛在價值的挖掘,并將其高效的轉化為經濟利益,數據成為企業獲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在此形勢下,統計學教師應當轉變對數據的認知,并利用互聯網,彌補自身知識水平的不足,對自己的知識體系加以補充和完善。
(二)豐富統計學教學內容
統計學教育應當全面考察市場發展對于統計學專業人才的要求,繼而針對性的設計統計學教學課程以及教學內容,從而加強統計學教育的實效性。在統計學專業教學中,應當加大計算機教學以及大數據應用軟件教學的課程比例,并實現不同課程之間的有效交流與結合,提高學生對大數據的運用能力。加大統計學不同的教學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刪減落后和重復的教學內容,從而使教學內容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提高統計學教育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4]。
(三)加強統計學實踐教學
為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滿足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對人才提出的實際需求,統計學教育應當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加大投資力度,建立專業實踐基地,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空間,使學生走出校園后,能夠對社會及工作崗位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統計教育應當著力于加強,對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擴展學生的思維與視野,不再一味的向學生施加理論教學,而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只有時間,去加深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消化與反思,從而增強統計學教育的實效性。
(四)培養復合型統計學人才
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對人才提出的需求日趨多元化,因此,統計學教育者應當通過為學生提供雙學位或本所連讀的教學模式,培養復合型統計學人才。這就需要統計學教育能夠,加強與其它學科專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不同學生的個人喜好與特長,形成以統計學為主、其它專業為輔的復合型教學體系,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豐富學生的能力范圍。使學生不再局限于單一專業能力,豐富學生的發展渠道與空間,如加強學生在經濟學以及管理學方面的教育,就能夠為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夠促進統計學的不斷發展與創新,為社會及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本研究從統計學教師能力、統計學教學內容、統計學教學方式及其人才培養模式四個方面,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對于統計學教育帶來的挑戰,并針對性的為統計學教育提出了提高統計學教師素質、豐富統計學教學內容、加強統計學實踐教學、培養復合型統計學人才四點改革建議,希望能為統計學教育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徐海,成榕,于慧玲.新建本科院校統計學教改路徑研究——以黑龍江省某學院經管系為例[J].中國市場,2017,03(07):191-193.
[2]羅朝暉.應用統計學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目標維度與實現[J].教育現代化,2017,14(07):33-36.
[3]符一平.淺談統計學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4(07):245-246.
[4]劉帆.大數據時代經管類專業管理統計學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5(07):254-2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