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蕊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提出:“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因此,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已越來越重視幼兒主動探索能力的培養。因此,沒有興趣就沒有創造。只有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才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其潛能。
關鍵詞:幼兒;科學探索;創新意識;精神;培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為五大領域之一,從此,科學走近了幼兒,幼兒也走近了科學。教學實踐證明,科學能夠大大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對周圍世界的了解,同時也讓幼兒獲得了認識世界的有效方法,在探究世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科學探索活動在幼兒園充滿了無窮的魅力,教師和幼兒在探究活動中共同成長。
一、為幼兒創設科學探究的物質環境
在幼兒的活動空間里,有意識投放適宜的科學活動材料,給予幼兒操作、擺弄它們的機會,引導孩子學習觀察,在觀察中發現事物之間的異同、現象、產生好奇心和對未知事物的興趣,這些也是幼兒創新活動的基礎。可以在活動區域里設置科學角,放上適宜幼兒擺弄的物品。小班可以提供感知輕重、大小、色彩變化的物品;中大班幼兒可以為他們提供感知沉浮、空氣、壓力、磁性等物品。這些物品可以讓幼兒參與收集,利用廢舊物品,讓他們參與布置、管理、制定規則。幼兒在這活動過程中會主動思考、設想、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有助于他們創新意識的萌發。
二、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科學始于好奇,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對所進行的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孩子們才會積極地探索,認真地思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萌發創造意識。如在教學活動《雞蛋浮起來了》中,我拿一個雞蛋放入半杯清水中,看!雞蛋沉下去了。接著我向水里不斷加鹽,使鹽慢慢溶解在水里,當鹽加到一定的時候,看!雞蛋居然浮起來了。當孩子勻看完這個實驗后都對雞蛋一會兒沉下去,一會兒浮起來感到非常好奇,這時我問幼兒:你們知道雞蛋為什么會發生沉浮的現象?頓時,小朋友的思維一下子就活躍起來,個個積極動腦,我就讓他們各抒己見,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
在科學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親自動手感知隱含的科技原理,在動手中獲得知識,體驗發現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動手操作的主動性。在生雞蛋在清水中沉到水底,當放入一定量的鹽后,雞蛋便漂在水面上的實驗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透明塑料杯、雞蛋、鹽、筷子等操作材料,幼兒通過積極主動的嘗試,變換材料。在操作、比較、研究、探索中,幼兒不僅了解了雞蛋在鹽水中沉浮的有趣現象,而且增強了主動探索科學的興趣,親歷探索過程,學習用科學的步驟解決問題。
在科學小實驗教學中教師指導幼兒體驗的過程,也就是開放幼兒"全腦"的過程,引導幼兒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實現教學知、情、意、行的融合。指導幼兒實踐操作的過程,也是科學小實驗與生活相聯系的過程,也是幼兒體驗和感悟的思維過程。教師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要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還要引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進行操作體驗,對于幼兒不正確的操作方法不要給予過多的干涉,相反,要以朋友的身份關注和指導其完成整個實驗過程,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實驗過程中充分體驗思維的再創造過程。
三、重視幼兒自主的探索過程
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下,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已經由封閉走向開放,由靜態變為動態,幼兒獲得了更多自主探索的開放空間,他們親自參與科學現象或真理的發現,通過觀察、實驗接觸事實,教師在引導、合作、支持中期待幼兒探究的結果。如果教師不能耐心的等待幼兒自主地發現,而急于幫助他們,那么,探究活動就不成其為探究,幼兒的的自主也是枉然,幼兒僅僅就是一個容器,一個旁觀者,在那里乖乖的接受教師的給予,不會發現,也不會思考。所以,教師理智的等待決定著幼兒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在中班科學活動《不漏水的漏瓶》的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水、有漏孔的礦泉水瓶、膠布、毛巾、瓶蓋等,讓幼兒用漏瓶玩水,發現瓶子是漏的,然后拋出問題“怎么讓漏瓶不漏水呢?”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始探索──“用手堵上漏孔”,“用膠布貼住漏孔”,“用毛巾堵住漏孔”等,幼兒忙得不亦樂乎,教師著急了,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教師預期的結果(在水盆里擰緊瓶蓋,然后提起礦泉水瓶,漏瓶就會不漏水。)于是,教師急急忙忙召回幼兒,帶領他們一起實驗,結果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此時,教師又急忙幫助那些失敗的幼兒。在活動中,幼兒只是照搬教師的方法,缺失了探究帶來的驚喜和成功感,從而探究活動失去了它的價值。
教師經過反思,在組織第二次教學活動時,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及時鼓勵幼兒的發現,并鼓勵他們探索更多的方法,當幼兒失敗時,引導幼兒尋找失敗的原因──“是沒有按緊嗎?”“毛巾濕透后仍然會漏水是嗎?”“膠布濕透后能粘得住嗎?”“試試擰緊瓶蓋。”等,鼓勵幼兒繼續實驗,在教師的細心引導下,幼兒獲得了全新的經驗──在水盆里擰緊瓶蓋,然后提起礦泉水瓶,漏瓶就會不漏水,那是因為水面上的空氣不能流動,和水成為了一個整體。這一次活動,幼兒在與材料的一次次互動中自然習得,發現科學現象,獲得全新的經驗,同時也帶給教師一份驚喜。此次教師的成功就在于充分尊重幼兒,相信幼兒,沒有急于揭曉答案,而是因勢利導,給予幼兒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發現,收獲成功的喜悅。
四、結語
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不是以獲取知識為最終目標,也不是以掌握科學概念為主要內容,而是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讓幼兒在充滿魅力的科學探究活動中自主、自信、快樂地發展,讓教師在充滿魅力的科學活動中真正做一個智慧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