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武
摘要:本文以某隧道施工監測為例,運用FLAC3D分析軟件建立彈塑性模型,對隧道開挖后圍巖的穩定性進行模擬,得出不同支護作用下監測值的變化規律,以達到指導施工的目的。
關鍵詞:隧道監測;圍巖穩定性;錨噴支護;FLAC3D軟件
一、引言
某隧道為一座上、下分離的四車道高速公路特長隧道。洞室凈空10.25×5.0m,其中左線Ⅱ類圍巖近300m,Ⅲ類圍巖近1300m,Ⅳ類圍巖近290m,V類圍巖近120m,為了驗證在不同支護作用下圍巖的位移,特選定拱頂、拱肩、拱腰等處作為監測點驗證支護對圍巖穩定性的作用。
二、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隧道開挖之后,上覆巖體及地表都要發生移動和變形。隧道的開挖會破壞巖體的原有平衡,巖體的位移是反映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表1是利用F_AC3D模擬隧道YK301+480.3斷面的拱頂、拱肩、拱腳、拱底監測點在不同支護作用下各監測點的位移情況。
從表1中看到,有支護作用下比無支護監測點的位移小很多。施加噴射混凝土、錨桿與剛拱架支護時,拱頂垂直位移值約僅是無支護狀態的一半。在控制位移的效果中鋼拱架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錨桿在支護中起到了懸吊作用,在控制位移作用不明顯。
為找到監測點的位移隨工作面推進的變化情況,分別以距掌子面6m、12 m、16m、26m、32m及40m的情形進行模擬,各監測點的位移量見圖1和圖2。
由圖1、圖2可見,隨著掌子面的向前延伸,在圍巖豎直沉降位移和橫向位移中拱頂、拱底達到最大值,拱腰為最小,隨著掌子面的向前施工,變形逐漸減緩,當掌子面推進40m及35米時,橫向位移和豎向位移停止變形。
三、結論
在隧道的施工支護中,比較了各種支護的方式和方法,鋼拱架能夠有效的抑制圍巖變形,是一種良好的剛性支護。通過FLAC3D的模擬計算,使用鋼拱架支護后圍巖力學條件得到明顯控制,變形量控制在設計范圍之內。另外,隨著工作面的推進,位于后面的圍巖變形區域停止,可以考慮二次襯砌的實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