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金磚峰會:向世界傳遞正能量
文/本刊編輯部

9月4日上午,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鳳凰廳,金磚五國領導人圍坐在圓形會議桌旁,習近平主席作主旨講話,回顧合作歷程,勾畫未來藍圖。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于9月3日至5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其間,還舉行了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
從2006年首次金磚國家外長會議到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十多年來,金磚國家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今年的金磚國家廈門峰會重點有四個方面:第一,深化金磚國家的合作,促進共同發展。通過金磚國家加強經濟伙伴關系,推動國際的發展合作。第二,加強全球治理,共同應對挑戰。金磚國家應維護國際和平穩定,完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加強在多邊機制中的協調合作。第三,開展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金磚國家應開展文化交流互鑒,加強教育合作,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第四,促進機制建設,構建更廣泛的伙伴關系。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的主旨演講,強調金磚國家要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讓合作成果惠及五國人民,讓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福祉惠及各國民眾。
9月4日上午,廈門國際會議中心。世界矚目下,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拉開大幕。這是一次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會晤;這是一次聚同化異、共迎挑戰的會晤;這是一次登高望遠、匯聚力量的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深化金磚伙伴關系 開辟更加光明未來》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展現金磚合作十年輝煌歷程,勾畫未來發展藍圖,為引領金磚合作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動力”,為世界穩定和繁榮開辟更加光明的未來。
他講到,“金磚國家不斷向前發展的潛力和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對此充滿信心。”“展望未來,金磚合作必將得到更大發展,也必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此次廈門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話語間傳遞出對金磚國家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當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金磚領導人小范圍會議、大范圍會議。大范圍會議重點討論深化金磚合作、開展人文交流、推進機制建設等問題,通過《領導人廈門宣言》。
當晚,習近平主席夫婦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迎接金磚國家和對話會受邀國領導人夫婦并舉行歡迎宴會,習主席在宴會上致辭。之后,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文藝晚會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
9月5日上午10時許,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習近平主席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主持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各方要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把握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共同建設廣泛的發展伙伴關系,攜手開辟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金磚國家領導人巴西總統特梅爾、俄羅斯總統普京、印度總理莫迪、南非總統祖馬和對話會受邀國領導人埃及總統塞西、幾內亞總統孔戴、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泰國總理巴育出席對話會。各國領導人圍繞“深化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主題,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主線,就“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建設廣泛的發展伙伴關系”深入交流,共商國際發展合作和南南合作大計,達成重要共識。
糾錯過程本質上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教師進行一定合理引導的同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主動進行糾錯,首先,在分發批改過的作業或其他練習后,教師可以在講解前讓學生預先思考自己的錯誤所在,獨立或合作探索出解決方案,如果實在難以解決,則可以在課堂上集中討論解決,其次,教師可以留心學生的學習情況,表揚那些能夠主動糾錯的學生,并發揮榜樣作用,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
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五國領導人圍繞著“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的主題,就當前國際形勢、全球治理、金磚合作等深入地交換了看法。
會晤期間,五國領導人都感覺到在金磚合作跨入第二個十年之際,金磚機制建設需要與時俱進,為各領域合作走深走實提供堅實的保障;都支持強化協調人職能,定期回顧會晤成果落實進展,探索金磚合作新方式、新途徑,拉緊聯系的紐帶。
今年,金磚機制建設取得新進展。除首次外長正式會晤機制以及常駐聯合國代表的定期磋商機制外,還推動建立了電子口岸示范網絡、電子商務工作組、博物館聯盟、美術館聯盟、圖書館聯盟等合作平臺。這些新機制必將為金磚五國深化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合作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主持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闡述金磚+模式的內涵和任務。他號召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協作,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把握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共同建設廣泛的發展伙伴關系。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中國對外關系研究室主任韓立群認為,此次峰會主要成果出爐,分別涵蓋價值理念、工作架構、制度建設、長期目標與力量源泉五大方面,可謂亮點紛呈,為金磚合作第二個十年完美開局。
金磚精神最早是由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在2014年巴西福塔萊薩第六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就提出要發揚金磚國家獨特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合作伙伴精神;在今年6月會見金磚國家外長時,習近平主席又強調,只要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金磚合作一定會更加枝繁葉茂,迎來第二個金色的十年;此次演講,習近平主席又進一步對金磚精神進行了闡釋,提出“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務實創新、合作共贏,胸懷天下、立己達人”三大啟示,精辟總結了金磚合作十年凝聚的共同價值追求。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金磚國家研究基地執行主任徐秀軍說,金磚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關鍵在于找準了合作之道。此次廈門會晤上,金磚國家發出了深化合作的共同聲音,無疑將為未來發展奠定更堅實基礎。
廈門峰會上,各方一致同意將金磚精神寫入宣言,體現了各方對金磚精神的高度認同,也為以后的金磚合作奠定了“互尊互諒、平等相待、團結互助、開放包容、互惠互利”總原則。
中國作為東道主和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發揮的中堅作用尤為突出,可謂此次峰會的最大亮點。在中國大力推動下,“廈門行動計劃“內容豐富,峰會會前即舉行23場部長級以上會議,37場高官會、工作組會和專家會,18場人文交流活動及其他會議。峰會最終共達成成果文件超過60項,繼續推進中的成果有6項,全面涵蓋政治、經濟、安全、人文等四大領域,是歷屆峰會最豐富的之一,備受國際社會矚目。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起步十多年來,成員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中國始終注重加強與其他金磚國家合作,推動金磚合作在復雜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下在各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巴以矛盾、阿富汗局勢等一系列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金磚國家致力于表達共同立場,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主張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和平解決爭端。
十年來,金磚五國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從12%上升到23%,貿易總額比重從11%上升到16%,對外投資比重從7%上升到1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靈桂教授談到,金磚五國分布在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人口總數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42.6%,2015年五國GDP約占世界總量的22.5%,從成立到2016年年底,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第一個十年,金磚機制已經具有了以下三個特點。
實現了從經濟學虛擬概念向國際合作平臺的實質性轉化。金磚國家推動建立了新開發銀行和應急基金儲備安排,并隨著兩大多邊金融機構漸次落成和投入運營逐步就位,有力地補充、完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多邊合作機制和國際開發組織。
迅速完成從資本市場投資概念到國際政治戰略力量的歷史性轉變,從偏向經濟治理、務虛為主的對話論壇向政經并重、虛實結合的全方位協調機制轉型。特別是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機制的建立和運營,不僅有助于這些國家通過以“合縱聯建”的方式提升影響力和凝聚力,而且也為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在參與全球治理中統一觀點提供了協調機會和交流場合。在各成員國共同努力下,金磚國家合作成功走過了第一個十年,從經濟報告里的投資概念逐漸走向全球治理舞臺,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閃亮招牌,在政治、經濟、安全、人文等諸多領域的各項合作,已經取得顯著進展、結出豐富成果。
已成為完善全球治理、促進世界增長、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伴隨著金磚國家合作領域的不斷拓展,從單元到多元,從雙邊到多邊,從最初的貿易投資到旅游、金融、文化科教,從貿易到實業、全球經濟治理變革協商,從政府交流到黨派交流再到智庫、文化科技教育、立法領域交流,從國內問題到國際問題的磋商協調,從雙邊合作到多邊合作等,金磚國家合作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認為,雖然國際學術界普遍認同G7模式更具優越性,但事實上,G7多集中在北大西洋兩岸,沒有全球代表性,不了解新興經濟體的訴求,面臨全球治理貢獻度的下降頹勢。2016年新興經濟體占全球經濟比重超過30%,貢獻接近60%,遠遠大于G7。
作為數百年來第一個沒有西方發達國家參與的全球多邊合作機制,金磚國家機制正把過去在全球治理平臺上幾乎“失聲”的發展中國家從邊緣帶拉回到中心區。以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堅持民族自主,主張不干涉他國內政,尋求國際和平,支持聯合國繼續發揮中心地位,呼吁更公平與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等。從世界歷史上看,金磚的“集體崛起”尋找和平與合作的道路,正在走出一條有別于以戰爭與爭霸為基軸的西方諸國崛起的新道路與新范式。這本身就是巨大的人類發展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