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劉琳琳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哈爾濱分公司 150000;
2.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 150000
頭孢地嗪鈉含量和有關物測定方法分析
劉敏1劉琳琳2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哈爾濱分公司 150000;
2.北京科信必成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分公司 150000
目的:探討頭孢地嗪鈉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測定方法。方法:利用HPLC法進行測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50mm×4.6mm,5μm);流動相A為pH3.2醋酸銨溶液,流動相B為乙腈,流速為1.0mL/min,線性梯度洗脫;檢測波長254nm;柱溫35℃。結果:各雜質峰與主成分峰能完全分離,頭孢地嗪鈉的檢測限為0.056μg/mL,定量限為0.22μg/mL,頭孢地嗪鈉在0.15ˉ769.2 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r>0.999),80%,100%,120%濃度下各進3個平行樣,測得含量的RSD為0.25%。結論:采用HPLC法測定頭孢地嗪鈉的成分含量具有很好的穩定性,測量結果較為準確,適合相關領域的測定要求。
頭孢地嗪鈉;含量;測定
作為頭孢的第三代抗菌性藥品,頭孢地嗪鈉具有很強的免疫增強作用,能夠針對免疫系統疾病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這是因為頭孢地嗪鈉能夠在人體內激活巨噬細胞,增強巨噬細胞的殺菌能力,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對于頭孢地嗪鈉的含量測定,一般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測定,在此本文就探討了其具體的測定過程。
WatersAllianc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2996PDA 檢測器;MettlerToledo320pH計;AT260分析天平;Platisil18(250mm4.6mm,5m)色譜柱;Milli-Q超純水系統。
乙腈;醋酸銨;甲酸;頭孢地嗪鈉對照品(含量90.9%),樣品,及雜質對照品[7-氨基頭孢烷酸(7-ACA)、頭孢地嗪母核(3-MTA)、頭孢地嗪側鏈酸(MMTA)、去乙酰頭孢噻肟(DF)、去乙酰氧頭孢噻肟(DSF)、頭孢噻肟、頭孢噻肟內酯(L)]。
色譜柱為Pl18(250mm×4.mm,5μm);流動相A為醋酸銨溶液(取醋酸銨1.9g,2000mL水溶解,甲酸調pH3.2),流動相B為乙腈,線性梯度洗脫,流速為1.0mL/min;檢測波長為254nm;柱溫35℃;進樣量為20μL。

表1 流動相及洗脫程序
2.2.1 頭孢地嗪鈉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約含0.5mg的溶液,搖勻,即得。
2.2.2 頭孢地嗪鈉對照品溶液
取頭孢地嗪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約含0.5mg的溶液,搖勻,即得。
2.2.3 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各20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計算樣品中頭孢地嗪(C20)含量。
2.2.4 有關物質檢測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mL,置入100mL量瓶,用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取對照溶液 20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器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至少為滿量程的10%,再取供試品溶液20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頭孢地嗪峰和相鄰雜質峰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供試品溶液如有雜質峰,按1%自身對照法進行計算。
2.3.1 專屬性考察
為考察本方法能否有效檢測本產品在生產及儲存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雜質,根據其結構特點、合成工藝及貯存條件等,進行了以下強制降解和分離度考察試驗。
2.3.1.1 強制降解試驗
將樣品粉末分別進行高溫破壞(60℃,10d),紫外光照破壞(UV254nm,10d),強氧化(35%過氧化氫溶液,15min)、強酸(1mol/L鹽酸溶液,100min)、強堿(0.1mol/L氫氧化鉀溶液,5min)破壞。結果表明,頭孢地嗪鈉在堿性和氧化條件下較易降解,光照條件下MMTA和異構體2(HPLC-MS鑒別)均有增加;堿性條件下產生異構體1、異構體3和異構體4(均由HPLC-MS鑒別);酸性條件下雜質L增加。強制降解產生的雜質180食品與藥品FoodDrug2015年第17卷第3期均能與主成分完全分離。
2.3.1.2 分離度考察
將頭孢地嗪鈉與各雜質(主要包括起始原料、中間體、副產物等)的對照品混合溶解后進樣,進行分離度考察,以考察本方法能否有效監測生產工藝中產生的雜質。頭孢地嗪鈉供試品溶液(含頭孢地嗪約 0.5mg/mL)、頭孢地嗪鈉和雜質混合液(含頭孢地嗪約0.5mg/mL,各雜質的濃度約0.5~1.5μg/mL)的色譜圖見圖1。結果顯示,各雜質均能得到較好分離。

圖1 頭孢地嗪鈉供試品溶液、頭孢地嗪鈉和雜質混合液的色譜圖
上述試驗表明,本方法有良好的專屬性,適用于頭孢地嗪鈉在生產和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有關物質檢測。
2.3.2 檢測限和定量限測定
精密稱取頭孢地嗪鈉對照品,用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溶解并稀釋,制成含頭孢地嗪鈉0.044,0.13μg/mL的溶液,重復進樣3次。按S/N=3計算,頭孢地嗪鈉的檢測限為0.056μg/mL;按S/N=10計算,頭孢地嗪鈉的定量限為0.22μg/mL。
2.3.3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頭孢地嗪鈉對照品,用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溶解稀釋,制成含頭孢地嗪鈉0.1479,0.4929,4.929,9.858,24.64,49.29,98.58,218.7,306.9,388.2,411.1,505.4,599.4,619.7,769.2mg/mL系列不同濃度的對照品溶液,以濃度 C(μg/mL)為橫坐標,峰面積A為縱坐標做回歸直線,見表2。

表2 回歸方程
2.3.4 準確度試驗
精密稱取頭孢地嗪鈉對照品共9份,用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溶解制得 80%,100%(0.5mg/mL),120%濃度水平的溶液。按2.2.3項方法測定每一樣品的含量,結果見表3。

表3 回收率試驗結果
2.3.5 精密度和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頭孢地嗪鈉對照品約50.0mg,共6份,用乙腈-水(19:81)混合溶液溶解,制成每1mL約含0.5mg的溶液,搖勻。進樣,記錄峰面積,計算頭孢地嗪鈉響應因子的RSD為0.13%。其中一份溶液連續進6次,記錄峰面積。頭孢地嗪鈉峰面積的RSD為0.2%。結果表明,該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3.6 溶液穩定性試驗
將頭孢地嗪鈉分別用流動相(A:B=81:19)、水、乙腈-水(19:81)溶解,室溫20℃下放置,分別于80,160,240,320,360,420min進樣測定,考察各雜質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用流動相溶解的樣品溶液非常不穩定,雜質增加顯著,總雜質增加3.2%。用水和乙腈-水(19:81)溶解的樣品溶液比較穩定,總雜質量的變化小于0.1%。鑒于樣品在流動相中(A:B=81:19)降解較快,用水溶解時樣品溶液雖然穩定,但水的空白峰影響積分,故采用乙腈-水(19:81)溶解樣品。
2.3.7 耐用性試驗
選用Gemini18(250mm×4.6mm,5μm)色譜柱進行試驗,各雜質的保留和分離情況與Platisil柱一致。
從本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頭孢地嗪鈉的成分含量進行測定是十分可行的,且其適應性、專屬性、精密度、準確度、線性、耐用性和溶液穩定性均良好;定量限和檢測限滿足檢測需要。
[1]姜曉峰,臧恒昌,薛宗文.頭孢地嗪鈉含量和有關物測定方法研究[J].食品與藥品,2015(3):179-183.
[2]劉錫魯,王艷芳,張鈺.注射用頭孢地嗪鈉聚合物測定方法的研究[J].疾病監測與控制,2009(1):16-17.
R712+.3
A
1672-5018(2017)0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