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雷
一、物理處理
物理處理通常可分為電場處理、磁場處理、射線處理、溫度處理等。
物理處理有多種表現形式,我們可主要將其劃分為電場處理、磁場處理、射線處理以及溫度處理等。在實際對種子進行處理時需結合實際情況對上述處理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這對種子處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極大促進作用。
1.電場處理
電場處理方法很多,但是作用基本一致。
電場處理有多種方法,但從作用上來說存在極大的一致性。
(1)低頻電流處理
在實際進行處理工作時需要將種子放在容器中,注意該容器必須為絕緣,在此基礎上加入水,水可以作為通電介質對低頻電流進行導入,將其處理15rain。在處理工作完成后,種子的透水性以及酶活性都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顯著增強,發芽以及出苗速度也得到顯著增強,并在根系發達的基礎上增加分蘗。
(2)高頻電場處理
在實際對高頻電場進行利用時需要將時間控制在幾十秒鐘之內,其直流靜電為16-20MHz。場強的大小以及作物時間長短會受到作物種類的直接影響。蟲菌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徹底的清理,在促進發芽方面有著極大的作用與價值。
2.磁場處理
從磁場吹處理作用角度來說,與電場處理作用存在一致性。永久磁鐵、電磁鐵和磁化水處理共同構成完整的磁化水處理方法,這對種子發芽率以及發芽勢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在合適的范圍內實現對種子發芽率以及發芽勢大幅度提升的目標,可在實際對種子進行處理時波以及射線進行利用。
3.溫度處理
(1)低溫處理
種子害蟲會愛低溫的條件下被抑制或殺死,尤其是當溫度在4-5°C范圍之內時害蟲的代謝就會呈現出一種非常緩慢的現象,最終呈現出一種麻痹的狀態。害蟲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就會的導致死亡現象的出現。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低溫還可以幫助種子打破休眠狀態。
(2)高溫處理防治病害
在實際殺死病原菌的過程中需要將種子與病菌抗熱能力作為主要依據。不同的種類對病原菌的致死溫度有決定作用,多數情況下病菌的致死溫度較高,超過真菌與細菌。
4.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
等離子體是物質存在的第4種狀態,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技術的發明是受到航天育種的啟示而產生的。太空的3個因素中,主要是宇宙射線對種子的影響,而宇宙射線主要來自太陽這個巨大的等離子體。航天育種試驗告訴人們,等離子體發出的物理能量可以改變種子內部機理,也可以使農作物增產。
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在耀室中安裝了等離子體發生器,通電后等離子體發生器產生等離子體,激發種子內部各種物質的活性,同時產生的能量擊開空氣中的氧氣產生臭氧,殺死種子表面的細菌。由于等離子體發出的能量較低,作用時間很短,種子沒有發生變異,農作物沒有性狀變化。
二、化學物質處理
1.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
植物生長調節劑分為生長素類物質、赤霉素類物質、細胞分裂素類物質、生長調節類物質等。
(1)赤霉素
許多種子經過處理后提早萌發出苗,并有不同程度的增產效果。赤霉素處理的濃度一般為10~250myL,時間以12—24h為宜。
(2)三十烷醇
三十烷醇是一種天然產物,存在于多種植物和昆蟲的蠟質中,是一種無公害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三十烷醇具有多種生理作用:促進能量貯存,增加干物質積累,改善細胞透性,調節生理功能,增加葉面積,促進組織吸水,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強度,提高酶活性,增強呼吸作用,促進礦物質元素吸收,增加蛋白質含量,促進種子萌芽,促進生長和發根,促進花芽分化,增加開花數,促進早熟,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改善品質,提高抗逆性等。
2.微量元素肥料處理
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鐵、錳、硼、鋅、銅、鉬等,其中硼、鉬、鋅肥用的較多,鐵、錳次之,銅肥較少。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里,采用微肥處理種子,增產效果特別顯著。微量元素肥料處理種子一般有拌種和浸種2種。
3.化學藥劑處理
不同作物的種子所帶病菌不同,處理時應合理選用藥物,用藥劑浸種或拌種防治病蟲,并嚴格掌握藥劑濃度和處理時間。防治種子病害的化學藥劑可分為內吸性殺菌劑、非內吸性殺菌劑和復配殺菌劑三大類。隨著內吸殺菌劑的迅速發展,種子消毒的效果和作用也大大提高。內吸殺菌劑不僅可以防治種子內部帶菌的病害,而且為防治地上病害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例如75%的萎銹靈制劑,lkg種子用0.89的藥劑拌種,能完全防治大麥黑穗病。
三、種子包衣和丸化處理技術
1.薄膜包衣被廣泛采用
薄膜包衣優點很多,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我國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已經開發出一種能提高種子活力的有機高分子聚合物。試驗中用2%的這種聚合物進行薄膜包衣的種子,發芽率分別比對照提高28%和24%。目前開發價格便宜又具有改善種子生理功能的這種高分子化合物的外國公司很多,產品可能很快進入市場,從而為薄膜包衣的推廣應用創造了條件。
2.種子引發、干燥、包衣技術得到發展
種子引發就是使種子處于低水勢的介質中,使種子部分水合但不發生可見的萌發。這種處理可促進種子的萌發,提高種子的出苗度及整齊度,特別對于促進不易萌發種子的出芽,提高種子的抗寒、抗旱及抗漬的能力效果尤其顯著。非滲透引發方法和滲透引發方法目前相互競爭,在蔬菜、甜菜、油菜上得到廣泛應用。未來的發展將會使兩者都可能通過引發、干燥、包衣流化床式技術廣泛應用于多種作物之上。
3.種子丸粒化技術得到大規模發展
丸粒化不僅可以提高種子的質量,而且還可以減少農民的勞動量,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雖然目前種子丸粒化技術沒有大面積推廣,但很多單位已經取得了一些研究進展或正在進行這些方面的研究。如牧草、油菜、甜菜、蔬菜種子丸粒化研究,雖然還存在著發芽率不能保證等問題,但各種技術難點將得到突破,丸粒化技術將在我國大規模發展。我國種子丸粒化除油菜、甜菜、蔬菜主要種子大規模丸衣外,牧草、花卉種子也將部分丸衣。
(作者單位:164000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管理局種子管理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