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杰

黑龍江是我國著名的林業大省,森林資源豐富,擁有全國最大的林場。一直以來,豐富的林業資源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國家對林業政策的調整,我國林業經濟將由粗放的砍伐創收模式轉變為可持續的生態林業經濟模式,建設生態環保林將是今后一段時期最主要的工作,因此,對種苗的需求量和要求較以往都會提高。作為林業工作者,掌握森林種苗培育技術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非常重要。
一、 森林種苗培育現狀
我國的森林面積總量和分布范圍都很大,每年開展的林業項目眾多,其中植樹造林項目占據一大半,因此,整個森林行業對種苗的需求量非常大。從全國的統計數據來看,最近幾年的植樹造林面積都是穩重有升,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呈現的人工造林和飛播造林面積足以說明我國林業每年對森林種苗的需求規模。黑龍江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林業大省,現階段的林木儲蓄量和每年的造林面積都位居前列,同時也是森林種苗需求大省和培育大省,研究種苗培育技術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 種苗培育技術核心
森林種苗培育技術一直是林業技術中比較核心的技術,從黑龍江省目前的種苗培育技術發展情況來看,只有規模較大的林場才具備相應的培育基地和技術體系,另外也有市場化經營的苗木基地,種苗技術整體發展不是很均勻。主要是由于技術掌握不夠,要點拿捏不準,從苗木生產實踐來看,森林種苗培育必須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一) 種子處理技術
森林種苗培育的第一步涉及的技術就是種子處理技術,好的種子是優質種苗的基礎。在種子的處理上,如果是自留樹種,則最好在頭年確定采摘種子的林區,從生長優良的成年樹木上獲取符合采摘標準的種子并貯存好備用。如果是從市場上購買種子,則需要從正規的農資機構引進,選擇顆粒飽滿。色澤艷麗的種粒。在播種前應結合樹種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浸泡藥劑和浸泡措施,對種子進行浸泡或者做消毒處理。在處理時應嚴格執行藥劑的用量,按照正確的處理步驟進行。
(二) 胚芽生發技術
樹木種子處理好后接下來就是通過胚苗生發技術進行催芽作業。通常情況下,催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種是通過專門的胚芽生發系統來進行,該系統屬于全自動化控制系統,只需要根據不同的種子設置好參數即可,屬于比較先進的催芽模式;另一種是通過溫室大棚播種的形式來實現種子催芽目標,屬于比較常用,也是比較多見的胚芽生發技術。從黑龍江地區的整體情況來看,大多數的種苗培育基地都是采用溫室大棚的形式通過播種來實現催芽,只有極少數的基地在培育比較名貴的種苗時才采取專門的胚芽生發系統來催芽。
(三) 水肥管理技術
當種子發芽后,種苗的培育工作主要就是苗期管理,其中,水肥管理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想種苗能夠快速、健康的生長,則必須提供科學的水分和肥料,保證幼苗有足夠的養分。澆水一般可以根據地塊的濕度以及樹種的生長習性來確定;施肥則可以通過檢測土壤肥力來制定具體的施肥方案,然后按需用肥。最好是每隔一段時間通過測定苗木鮮重的方式來掌握苗木的增重情況,并以此來確定后續的施肥措施。
三、 森林種苗的發展趨勢
(一) 現階段森林種苗培育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在森林種苗的培育中,從全國到黑龍江地區,普遍存在生產結構不合理的狀況。導致了種苗培育市場難以完全對接上林業發展對種苗的需求。實際情況是,3年以內的速生苗木已經供過于求,而多年生的大規格、大直徑的苗木卻供不應求。而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必須通過調整苗木培育結構來實現。一方面可以從政策上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可以從國營林場進行試點,然后逐步擴大影響。此外,現階段的森林種苗培育技術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下的問題。大部分的育苗基地還在沿襲著傳統的播種、扦插等育苗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成活率不理想。還需要進一步鼓勵森林種苗培育中的技術創新,比如可以通過組織培養、嫁接、容器苗等新型技術應用來推動育苗水平整體提升。最后,現階段的種苗培育技術還沒有完全轉化成現代化生產力,也就是種苗培育行業的產業化程度還不夠,亟需建立一批高標準的現代化種苗生產基地,發揮區域性的示范帶頭作用,從而整體改善森林種苗培育產業化不夠的局面。
(二) 未來種苗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增加,共創青山綠水已經成了人類社會的共識。在新時期的植樹造林過程中,不但會增加森林種苗的使用數量,還會提高對種苗的需求標準。在未來的種苗培育中,高科技含量的技術將會不斷的出現并運用到育苗實踐中,全國的種苗培育結構也會逐步發生轉變,容器苗、大規格苗、標準化培育基地將是我國種苗的改革方向和發展趨勢。黑龍江地區森林資源豐富,林業經濟占據了社會經濟的很大一部分,發展好森林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影響,作為森林種苗的大市場,我們亟需提高苗木培育的技術,改善種苗培育環境,為以后的林業建設提供可靠的苗木技術支持,也為我國的林業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單位:152400黑龍江省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