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兵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在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人們開始注重對身心健康的發展,從而將目光投入到體育運動上。針對社會上運動群體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對高層次體育人才培養的方法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適應社會運動群體的需求。
關鍵詞:高層次;體育人才;社會需求;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7-0116-02
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的空間不斷膨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不斷沖擊著人們的身心。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體育運動狀況,對高層次體育人才進行有目的的培養,使人們的運動效果不斷提高。
一、社會體育發展現狀
1.缺乏體育運動認知。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工作逐漸發生轉型,開始從體力勞動轉為腦力勞動。人們日常工作中花費的時間逐漸減少,使人們擁有更多的時間支配自己的生活。為了提高身體素質和釋放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許多人將目光投向體育運動并付諸行動。由此,社會上聚集了很多的體育運動團體。然而由于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對體育運動沒有系統的認知,雖然從事了體育運動,卻是事倍功半,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
2.缺乏明確的運動目標。由于體育運動的逐漸盛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體育運動。這些人群中有些是盲目跟從,沒有明確的運動目標。在運動過程中比較散漫或者比較自由,雖然進行的是體育運動,但卻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3.運動目標的區分。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包含了各個年齡段,有孩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像年輕力壯的,一般都會進行運動量比較大的體育運動,孩童、少年一般選擇的都是一些散打或者跆拳道等比較系統的體育運動,老年人選擇的體育運動一般都是一些養生的包括太極、廣場舞等能夠愉悅身心的體育運動。
4.運動集散現狀。社會發展雖然十分快速,但各地區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運動人群的多寡也存在著區別。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從事運動的人群可能會比較多。因為發達區域的人群接受良好教育的比重較多,在身體健康方面的關注較多,容易形成龐大的運動群體。而一些經濟發展相對靠后的城市,雖然也有一部分人群從事體育運動,但運動的規模較小,比較離散。因為這部分城市的經濟還在上升階段,多數人的目光都關注在如何發展經濟上,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運動[1]。
二、高層次體育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
高校在培養體育人才方面,一般都是以管理和經營這兩個方面為主。高校在教導學生體育運動的時候,缺乏對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培養,有關高校體育運動學科方面的教程也比較少,缺乏對學生體育文化的傳承和認知。當學生從高校畢業之后,由于缺乏對體育運動知識的認知,無法對社會上的人群進行技能方面的指導。對運動人群提出的一些要求無法滿足,導致人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逐漸缺失。
社會需要的是能夠引導體育運動群體從事體育運動的人才,在運動的過程中,既能夠鍛煉身體,又能夠愉悅身心,幫助人們增強體質的同時,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以正確的眼光看待這個社會。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模式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在如何帶動社會運動人群運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2]。
三、培養高層次體育人才的方法
針對當前社會運動人群體育運動現狀,對高層次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整,使培養出來的高層次體育人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
1.高校方面。高校體育發展的狀況,會對社會上運動群體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很多從事體育運動的學生畢業之后一般都會進行體育教學,而教授的群體大部分都是社會上的人群。因此,高校方面在高層次體育人才培養方面,應該引起重視。(1)加強對學生體育知識的傳播。想要培養出高層次體育人才,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學生體育知識的傳播。學生只有明白了體育發展的歷程、發展的后果,才能對體育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高校可以在學生課程中安排一些體育教科知識,同時為了方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對人體的作用,還應該加入部分醫學知識,使學生對運動的原理和發揮的作用有個認知。(2)注重精細化培養。高校在培養高層次體育人才方面,應該從體育運動的目的進行考慮。將體育運動分為多個模塊,針對社會上不同人群對體育的需求,對學生的體育技能進行專門的培養。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擁有一門或者多門比較精通的體育技能,以應對社會上不同運動群體。(3)擴大培養規模。高校在培養學生體育運動方面,應該加強對體育學科的教育,加大對體育學科的支持力度。可以從體育建材、體育教學、體育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高層次體育人才培養。通過大力投入,引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從而有更多的學生加入到體育課程中。高校再擇優選取,對一些擁有體育運動天賦的學生進行專業的培養。體育高校進行大批量高層次體育人才培養,其他專業的高校走精英路線,培養出專業的高層次體育人才。如此,才能夠滿足社會對高層次體育人才的需求。
2.相關部門及團體方面。一些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體育運動的宣傳力度,使各大高校能夠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從而加大對高層次體育人才的培養力度。相關部門可以進行一些體育運動宣傳,開展一些體育運動,促進各高校體育運動之間的交流。通過體育比賽,使各大高校的體育運動良性發展,培養出來的高層次體育人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一些喜歡體育運動的群體可以成立體育社團,以各項體育項目為社團命名,明確體育運動項目。通過社團對高層次體育人才進行招募,或者社團自己也可以對體育人才進行培養,使培養出來的體育人才具備豐富的體育知識和專業的體育技能,即高層次體育人才,能夠滿足社團的需求[3]。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體育運動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體育運動。由于從事體育運動的人群對體育運動的了解深淺不一,因此需要高層次體育人才對社會體育群體進行引導。這需要有關部門和高校對高層次體育人才的培養引起重視,使培養出來的高層次體育人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4]。
參考文獻:
[1] 米力.基于“校企合作”的體育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20).
[2] 于樓成.休閑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4,(7).
[3] 高峰.向體育強國邁進下我國體育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12).
[4] 陳偉斌,鄭志榮.“五位一體”功能視角下檔案館建筑設計研究[J].山西檔案,2016,(6).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