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
三穗縣人民醫院 貴州三穗 556500
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
王光明
三穗縣人民醫院 貴州三穗 556500
目的:研究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9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術前GCS評分9~11分,出血量 35~87 mL,均行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術后觀察患者恢復情況,復查頭顱CT作為腫清除量指標,統計患者GCS評分、GOS評分。結果:術后3d,29例患者中血腫清除70%22例,血腫清除80%-90%6例,血腫清除95%以上1例,術后4周29例患者血腫全部吸收;術后3d、2~4周,29例患者GCS評分分別為12~15分、14~15分;術后4周,GOSⅡ級18例,GOSⅢ級11例,3個月的康復訓練后,Ⅱ級25例,Ⅲ級4例;29例患者未出現一例死亡或是植物生存。結論: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效果顯著,創傷小、神經功能恢復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療效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是由高血壓病癥導致一種腦室內出血或是實質內和出血癥狀,具體來說即為出血卒中或者是腦溢血,中老年是此項疾病的易發人群。根據相關研究資料可知,自發性腦出血病中,高血壓腦出血疾病所占據的比重已經超過了1/2,發病率、死亡率均相對較高,已經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迅速發展,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逐漸成為神經外科中較為常用的一種術式。本文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9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探討了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9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為對象,患者年齡5O~8O歲,平均年齡(64.23±5.72)歲。術前GCS評分9~11分,出血量 35~87 m L,平均出血量(42.28±7.23)mL,出血部位:基底節區15 例,腦葉14例,其中破入腦室、并腦室鑄型各1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本組所有患者均行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具體操作如下:通過顱腦 CT檢查,明確血腫大小、位置,找出血腫最大層面,將出血面積最大、與顱骨最接近的 CT層面作為中心點,并以此為手術入點。作一長約5cm的頭皮直切口,顱骨鉆孔,擴大成直徑3~4cm的骨窗,呈星狀將硬腦膜切開,沿著腦溝/非功能區將皮質分開,以到達血腫腔,直視下使用低負壓小吸引器探查、吸除血腫。術后,以明膠海綿貼敷創面,留置引流管。
術后觀察患者恢復情況,術后3d、2~4周復查顱腦CT作為血腫清除量指標,統計患者GCS評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法)、GOS評分(格拉斯哥預后評分法)。
術后3d,所有患者均復查顱腦CT作為血腫清除量指標,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本組29例患者中,血腫清除70%共22例,占比75.86%;血腫清除80%-90%共6例,占比20.69%;血腫清除95%以上1例,占比3.45%。術后2~4周,所有患者繼續復查顱腦CT顯示,4周后29例患者血腫全部吸收。見表1。

表1 術后患者顱腦CT復查情況
術后3d、2~4周,所有患者均再次進行GCS評分,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本組29例患者術后3dGCS評分恢復至12~15分、術后2~4周GCS評分恢復至14~15分。
術后4周,所有患者均進行GOS評分,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本組29例患者中,GOSⅡ級18例,存在中度殘疾,尚可獨立生活;GOSⅢ級11例,存在重度殘疾,處于清醒狀態,但是生活無法自理。通過3個月的康復訓練,所有患者再次進行GOS評分顯示,Ⅱ級25例,Ⅲ級4例。
本組29例患者術前嚴格控制手術適應證、術后開展早期康復訓練,未出現一例死亡或是植物生存患者。
高血壓腦出血的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均相對較高,臨床預后也較差。近年來,高血壓腦出血病癥的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發病率逐年提升[2]。一旦發生腦出血疾病,會直接損害患者的神經細胞,且隨著血腫的不斷擴大,周圍的組織會受到了越來越重的壓力,導致腦組織損傷增加。而血液的毒性成分的毒性作用還會導致血腫周圍的組織出現水腫的情況,提高患者的顱內壓力,嚴重時還會誘發小腦幕切跡疝。所以,在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疾病時,需要盡早解除血腫占位效應,阻斷腦組織繼發性損害進程,手術是目前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及時清除血腫減壓,保護尚未失活的腦組織,另一方面則是可有效清除出血后內源性有毒物質,減輕繼發性細胞毒性腦水腫。
開顱血腫清除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應用廣泛,其能夠充分暴露并徹底清除血腫,解除腦組織局部壓迫,緩解血腫分解產物對于神經元的毒性作用,降低顱內壓[3]。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手術方法[4],手術創傷小,采用直切口,操作相對簡單,可在直視下對血腫腔進行操作,快速、準確清除血腫,手術持續時間短,可有效減輕繼發性腦損害,有利于患者后期恢復[5]。
本研究29例患者均行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根據觀察統計結果顯示:術后3d,22例患者中血腫清除70%,6例患者血腫清除80%-90%,1例患者血腫清除95%以上,術后4周29例患者血腫全部吸收;術后3d、2~4周,29例患者GCS評分分別為12~15分、14~15分;術后4周,GOSⅡ級18例,GOSⅢ級11例,3個月的康復訓練后,Ⅱ級25例,Ⅲ級4例;29例患者未出現一例死亡或是植物生存。由此可知,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可有效解決血腫占位對腦組織的壓迫,患者術后恢復快,致殘率相對較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司東明,劉獻志.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新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77-79.
[2]馬興才.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現狀及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02(7):77-78.
[3]余大超,黃鳴.早期微創穿刺與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4,14(2):195-198.
[4]白亮,劉寶華.小骨窗開顱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8):37-40.
[5]王彥.CT定位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46例高血壓腦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4):78-79
R473.5
A
1672-5018(2017)03-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