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慶
摘 要:專業化是基礎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發展的一個核心領域。農村受限于經濟條件的限制,與城鎮教師專業化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提高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成為當下農村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實意義出發,結合激勵農村小學教師教研相長,完善教師資格認定體系,拓展教師學習培訓渠道,優化教師復合知識結構四方面,對農村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實意義
教師專業化是指經過專門職業的培訓和學習,不斷追趕先進,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發展,在社會分工中逐步成為一種專業職業的過程。調查研究表明,當下我國小學教師約有數百萬人,但需要承擔近三億人的教學任務,教學任務沉重,教師隊伍只能基本滿足低水平教育要求。小學教師團隊專業化水平不高,受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存在“平庸化”的現象,具體表現在:教師教學有詳盡的指導用書,現成的教案設計、作業設置等,導致了部分老師“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缺乏教學創新能力及靈活運用教材的能力。因此,發展教師專業化,實現我國小學教師團隊從量的滿足到質的提高這一轉變,是小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師職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農村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幾點對策
1.激勵農村小學教師教研相長
長期以來,由于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強,專業能力不突出,專業自主權不強,自身的專業標準尚未建立,造成了教師沒有被當作專業人才看待,導致了教師的聲音和訴求沒有被人們傾聽。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就明確指出,教師不應只是傳統的“知識傳遞者”,更不是“知識權威的代表者”,教師應參與到教育研究中來,通過學習、討論和研究等一系列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學術層級,使其成為不可代替的專業崗位。因此,結合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應該進一步強化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長期性開展科研活動,將科研活動制度化、常規化,營造人人有課題、個個搞研究的學習氛圍,創建學習研究性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研相長,助力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完善教師資格認定體系
教師資格認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保證教學質量水平的有效舉措。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現行的教師認定體系過于單一,尤其是對于小學教師而言,其認定標準相對較低,與我國教育蓬勃發展的態勢背道而馳。現行我國教師資格認定體系不健全,僅僅包含資格申請者面試、試講等環節,就如何促進學生進步,如何優化教學管理,如何提高專業技能等尚處于空白領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因此,完善教師資格認定體系勢在必行,拿小學教師認定來說,要結合我國基本國情,融入政治思想、職業操守、知識能力和專業技能等考核內容,提高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
3.拓展教師學習培訓渠道
培訓是提高教師素質修養、增強專業技能的有效途徑,培訓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應伴隨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如,對于剛入職的新進人員,可以組織召開崗前培訓;對于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可以組織展開專業技能培訓,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培訓的類型多種多樣,既可以委以具有經驗的培訓機構,又可以依托于本校資源,發揮學校資源優勢、特色開展培訓,還可以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優勢,開展遠程培訓。教育部曾啟動實施“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利用網絡資源優勢,開展遠程培訓。對于農村地區小學而言,應盡可能地建立網絡基礎設施,加入到區域網絡聯盟中來,讓教師不脫產、不離崗就可以享受到優質培訓學習機會,進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4.優化教師復合知識結構
豐富知識儲量、完善知識結構是提高老師專業技能,促使老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前提。新課程教學改革就教師知識結構提出明確要求:“教師應當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加強人文知識修養,具有跨學科的知識結構。”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小學教師知識結構狀況不盡如人意,大部分老師知識結構存在明顯的缺陷,如知識結構單一、教育知識理論貧乏。部分老師教學嚴重依賴于自己的教學技能和原有的知識儲備,缺乏知識更新、理論指導等自覺意識。雖然部分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并形成了一些成功、先進的教學經驗,但由于其理論水平、總結能力及其交流技巧的欠缺,導致教學經驗、知識理念得不到大范圍的傳播。因此,在農村小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知識結構的優化,構建多元知識體系,促使專業化得到發展。
總之,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其教學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其專業化水平影響著教學成效高低,關系著學校未來發展狀況。提高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要緊密結合農村小學的自身特點,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培訓學習,強化制度建設,完善資格認定體系,加強知識結構建設,打造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化新型教師。
參考文獻:
[1]李宏文.農村小學教師幸福指數提升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
[2]王坤.農村小學教師身份認同困境與干預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13(5).
[3]劉娟娟,張翔.農村小學教師隱性流失與規避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59(32).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農村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效途徑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6]GHB0827。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