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要:教育事業關系到整個民族的發展和國家未來,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于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講話中明確了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目標定位、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對指導工作具有綱領性文件的作用,并且回答了事關高校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把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作為重中之重的要求,這對于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要和深刻的意義。辦好高校、發展高校關乎黨的前途命運、國家長治久安和整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意識形態工作起到了引領社會、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強大作用,因此,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關鍵詞:講話;高校;思想工作;重要性
一、習近平講話精神的實質內涵
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作為教育者,就是要多做把民族整體素養往上提升的事情并且要做好做精,高校更是傳播正能量的地方,同時也是提升整體風氣進而影響整個社會層面素養的地方,因此,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弘揚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
(一)要有責任擔當。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肩負如此重任,挑起重擔才是首當其沖,更要敢于面對困難挑戰。如何通過堅持正確導向、強化陣地意識、加強正面宣傳來把握主動性,如何在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輿論導向作用,是下步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戰線上的大課題。
(二)要強化核心意識。高校培養著國家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所以作為教育者,肩負著培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光榮使命,高校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不斷加強黨的領導,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不斷推動高等教育向更好更優更強發展。
(三)要圍繞實現“中國夢”教書育人。教育興則人才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今天,要從人口大國邁向人才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黨中央決定召開這次重要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走好我國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
二、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
社會主義國家推崇思想和輿論自由,這就給了西方敵對勢力可乘之機,再加上社會上的誘惑陷阱的腐蝕,給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產生極大沖擊。因此,搞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強化政治意識,保持思想定力,不被西方鼓吹的糖衣炮彈所腐蝕,不危害我們的社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時期更要著重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提升公民整體素質,具體來講有三個重要環節。
(一)加強愛國教育。要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用革命先烈的“憂國憂民”情懷和“視死如歸”精神感染廣大學生;要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讓大家為我國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而自豪,激發出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動力,以優良作風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要培養憂患意識,讓大家認識到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只有全國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加強社會教育。首先,推動社會教育就是把思想道德建設融入社會學中,通過政策教育、文明禮儀宣傳教育等多種方式方法,確立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人們培養堅定的信念,共同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理想,構建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次就是把思想道德建設融入各項文化服務活動中。用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文藝作品等,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思想道德,使大學生在豐富精彩的文化活動中既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更受到鼓舞和啟迪,從而把思想道德建設融入社會環境建設中。
(三)加強家庭基礎教育。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習慣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伴隨一生的終身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點點滴滴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且影響終身。現在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學習也應該從家庭開始,不只是孩子,家長也一同學習進步,共同提升我們的思想素質。
三、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一)加強考核的嚴肅性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大學的課程相對高中略顯輕松,一是考核的力度減弱,二是突出專業的加強,思想政治課程幾乎是從小學就開設的學科,從泛泛涉及到術業專攻再到提升思想素質,但是明顯大學里作為必修課的思想政治課卻成了學生的自習課、睡覺課,更有甚者是頭疼課和比逃課,感覺課程枯燥乏味,上課聽不進、考試帶小抄成為思想類課程的真實寫照,這樣的現狀著實讓思想工作者心痛,祖先留下的寶貴思想和精神財富這樣被輕視和踐踏,值得教育者反思,為什么高考以前的政治課被重視?是因為高考成績的需要還是課程的趣味性,答案必然是前者。所以,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不僅應該使課程輕松化趣味化,而且考試也要嚴肅化和高門檻化,提高思想政治課程的學分,提高師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同時加大考核力度,以硬性指標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思想政治覺悟,在潛移默化中轉變思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對于社會上紛紛擾擾誘惑的抵抗力,做好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接班人。
(二)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只要提起思想政治課程就離不開枯燥的感覺,這類課程難傳授、實效性低,課堂死氣沉沉,成為老師們最頭疼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課程一般是學校基礎課程,幾個班一起上課,老師無暇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與接受情況,久而久之,導致學生提不起興趣,課堂枯燥。說到底就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沒有興趣的學習大多碌碌無為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因此,要提高學習興趣就要摒棄多年來的純理論說教方式,將思想聯系實際,把知識串起來,豐富方式方法,不是一味的說教,讓學生感覺到學以致用。比如某學校開展的暑期紅色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參與起來,了解紅色文化,或者是把常態化的紅色文化放在主題比賽活動中,不只是專業之間相互攀比的平臺,更是在過程中體驗出寶貴精神價值,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以更加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入眼、入腦、入心。
(三)加強黨組織建設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有一支優秀的思想教育工作團隊是打造一流校風、學風和一流隊伍的必要條件,團隊離不開黨的領導和有力的思想引領,更離不開優秀黨員的示范帶動。首先,一流校風的樹立,需要高等院校根據我們獨特的國情及我國高校發展現狀,積極開拓思路,以黨建為引領,明確辦學理念,理清辦學思路,確定發展方向,并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立人樹德為目的,堅持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樹立良好校訓校規,并積極發揮校訓校規在高校教育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積極推動高校教育良好發展,為高校一流校風的樹立起到組織領導作用。其次,一流學風的養成,需要高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和發展平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合理配置教學資源,不斷創新載體,積極謀劃,合理組織,在整個高校教育中組織有益于學生素質發展的活動,形成良好發展機制,獎優罰劣,帶動整個學校一流學風的養成。最后,一流隊伍的建成,需要高校建立良好的教職工激勵辦法,形成良好的考核評比機制,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中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局面,更需要高校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不斷加強學習,勤于思考,提高自身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為高校一流隊伍的建成提供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胡振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論》.第1版.北京,學習出版社,2005年.
[2]陳成文.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十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3]石華玲.“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2):1 16.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