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文,褚 婷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
——以太原市酷博羽毛球俱樂部為例
宋思文,褚 婷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發、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整體情況、損傷部位、損傷類型、損傷原因等因素進行分析。
羽毛球;運動損傷;損傷預防
隨著我國全面健身運動的廣泛發展,在閑暇時間更多的群眾選擇體育鍛煉,目前羽毛球運動的社會參與度很高漲。但是,羽毛球是一項對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都要求很高的運動,由于很多羽毛球愛好者缺乏相關的運動規律知識,缺乏完整正確的技術指導,造成了肌肉拉傷,膝關節損傷,甚至骨裂骨折。另外,還缺乏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如果在鍛煉過程中一旦發生運動損傷,會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因此,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研究它的原理和急性損傷的處理,對羽毛球愛好者學習技術的提高,減少運動損傷的危害尤為重要。
以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情況為本次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及內容的需要,通過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整理出了在羽毛球運動時的運動損傷資料37篇,基本了解目前在羽毛球鍛煉過程中運動損傷的現狀和主要發展趨勢,以大眾體育鍛煉的視角為基本點,主要從與羽毛球鍛煉時運動損傷的部位入手。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太原市酷博羽毛球俱樂部參加羽毛球運動的業余愛好者,共發放50份問卷,有效回收50份問卷,有效收回率為100%。
1.2.3 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回來的問卷進行分類處理,將所得數據采用Excel 2013 錄入,最后對可用數據進行常規統計分析。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50人中,有38人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其中男性28人,女性10人,受傷率高達76%;被調查人員中沒有發生明顯損傷的有12人,其中男性7人,女性5人,僅占到被調查人員的24%。 從比例上看,男性損傷率遠大于女性損傷率,其中男性受傷人數有28人,占56%、受傷的女性有10人,占20%,這說明參加羽毛球運動的愛好者,男性較女性來說運動損傷率較高。
2.2.1 運動損傷部位 由表1可知,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過程中最易損傷的部位是膝關節和踝關節,其中膝關節的受損傷最大(16例,占20.78%),其次為踝部損傷(13例,占16.88%)。這主要是因為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對腿部力量要求大,運動的速度快且有力,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另外,在運動損傷部位中,腕關節損傷11例(占14.29%);肘關節損傷8例(占10.39%);腰和肩損傷各6例(各占7.79%)。由此可以推斷出,在參與羽毛球運動鍛煉的人群中,除了膝關節和踝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腰部和肩部都極易損傷。

表1 運動損傷部位統計表
2.2.2 運動損傷類型 由表2可知,各種部位的肌肉拉傷人數最多,有15例,占17.44%,大多數發生在肩部、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其次是膝關節和踝關節的韌帶損傷,有13例,占15.12%;髕骨部位的勞損,有12例,占13.95%。這說明在羽毛球運動時,有大量肌肉參與運動,較容易引起肌肉損傷。按照動作強弱和力度,下肢肌肉群在運動過程中較上肢更容易損傷。當然造成受傷的因素還包括場地、準備活動不充分、動作技術不到位、用力不均勻等問題。

表2 運動損傷類型統計表
本文對太原市酷博羽毛球俱樂部的愛好者調查發現(表3),導致發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有動作技術不太標準、運動量大身體負擔重、運動前的沒有準備活動環節、身體素質差。

表3 運動損傷主要原因統計表
2.3.1 技術動作不規范 羽毛球雖然比較容易上手,但對動作技術要求高,初學者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正確指導下,并且在系統的訓練下,才有可能掌握較規范的技術動作。許多愛好者憑著對羽毛球的興趣和熱愛,并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動作要領,極易錯誤動作習慣化,形成不規范的動作,久而久之就導致身體損傷 。
2.3.2 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不足主要包含2個部分:一是心理準備不足,二是身體準備不足。根據調查得出,大部分人沒有思想準備對運動損傷的防范意識不足,在訓練前根本不做準備活動,上來就直接開打的有10人,占受傷總人數的21.7%,加上心理上準備不足造成損傷的人,比例將更大 。由此可知,準備活動不充分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
2.3.3 運動量過大 在調查中,被調查對象認為運動負荷過大在造成運動損傷原因中排在第二。羽毛球運動負荷過大與該項目本身有很大的關系:首先,羽毛球運動過程中,球的落點不固定,變化極大;然后是羽毛球運動過程中攻防速度快,特別是雙打比賽看得人們眼花繚亂,不僅要合理地運用各種步法進行跳躍、變向、移動,而且還需要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急停、急起、急轉等技術動作,這些技術動作都會很大程度地消耗參與者體力。如果參與者在體能不足的情況下,由于過量的強度和負荷,極易發生各種急性或慢性的損傷。由于重復動作的頻率過多,超出了參與者身體的承受能力,會極易造成運動損傷。因此,在參與羽毛球運動中,首先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合理安排鍛煉和比賽。其次,要控制參與運動的時間,在合理的時間里做出有效的訓練,既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也可有效避免運動損傷問題。
2.3.4 身體素質差 業余愛好者由于沒有完整系統地經過羽毛球的各項素質訓練,如果參加運動者的各種狀態,如心理、身體的再沒有調整到一個適宜運動的狀態,在運動練習或比賽時身體又處于疲勞的狀態,隨之運動能力下降,技術動作發生變形,如果在這樣的狀態下繼續運動,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身體素質提高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除了在平時練習技戰術以外,需要注意加強體能訓練,預防體能差而產生技術動作變形,進而導致運動損傷。
2.3.5 其他原因 羽毛球運動的場地、器材、著裝等外界因素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室內運動場地地板較滑,室外羽毛球場受天氣的影響,運動鞋太硬或過滑,場地有雜物或坑洼等,都有可能引起損傷。其次,器械安裝不牢或安放不當、器械年久失修等,在運動中也會對參與者造成損傷。作為參與主體的運動著裝、鞋襪不符合運動項目要求、缺乏必要的護具、鞋子過大或過小。穿皮鞋進行訓練,也容易引起運動損傷 。
3.1 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過程中,最易損傷的部位是膝關節和踝關節。
3.2 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過程中,按照運動損傷的類型來看,最容易引起下肢肌肉損傷,其次是膝關節和踝關節的韌帶損傷。
3.3 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準備活動不充分、動作技術不到位和發力不均勻的問題。
[ 1 ] 王永建.普通高校業余羽毛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調查預防與分析[ J ].商界論壇,2105(2):273.
[ 2 ] 趙鵬.羽毛球技巧——大眾體育技巧叢書[ 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 3 ] 馬紅霞.當代中醫藥治療運動損傷探討[ J ].陜西中醫,2007,28(3):383-384.
[ 4 ] 任玉衡,田得祥等.優秀運動員的運動創傷流行病學調查[ 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0,19(4):377-386.
G847
A
1674-151X(2017)12-145-02
投稿日期:2017-05-02
2015 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 J2015142)。
宋思文(1987—),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