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麗春 鄭丹萍 陳波
質控管理體系在壓瘡管理中的應用
童麗春 鄭丹萍 陳波
目的 探討質量管理體系在壓瘡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積極采用責任三級質控體系進行壓瘡管理,統計管理期間壓瘡發生率,觀察壓瘡質控管理體系的實施效果。結果三級質控壓瘡管理期間,2015年、2016年壓瘡發生率分別為0.06‰和0.18‰,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質控管理體系用于壓瘡管理中具有良好的預防、監督效果,可有效控制壓瘡發生,期間應重點關注高危、極高危患者的壓瘡管理,以進一步降低壓瘡發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質量。
壓瘡;管理;三級質控體系
壓瘡(褥瘡)是骨隆突處等局部皮膚或皮下組織長期受壓力作用出現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部潰爛、壞死性損傷,會影響患者預后及早期康復,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患者生命[1]。因此,臨床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住院患者的壓瘡護理工作,并將其作為評價醫院綜合護理質量的重要標準[2]。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年采用三級質控體系加強對壓瘡護理工作的管理取得初步成效,現報道如下。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人民醫院護理部,江蘇 溧陽 213300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全部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2015年患者總數36 086例,2016年患者總數39 373例,共計75 459例。
我院壓瘡護理管理工作引入三級質控體系,開始實施層級管理,基本流程見圖1。
(1)一級管理:由醫院護理部直接負責。管理要點:①制定完善壓瘡管理制度、壓瘡質控標準及壓瘡管理整體實施流程;②評估全院壓瘡防治效果,組織全院科室壓瘡質控組會診,改進并完善壓瘡管理措施;③安排壓瘡質控小組對上報的壓瘡高風險患者進行檢查和反饋;④定期對全院住院患者進行全覆蓋“地毯式”壓瘡護理質量檢查;⑤完善壓瘡上報、會診及處理制度;⑥壓瘡預防及治療效果跟蹤;⑦建立壓瘡(風險)信息數據庫,定期分析反饋,持續質量改進;⑧組織全院壓瘡培訓與學習,包括舉辦學習班、開設講座、開創壓瘡課題研究等。
(2)二級管理:由我院傷口、造口師擔任組長,選拔院內理論基礎扎實、技能熟練、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8名護士組成壓瘡專科小組,負責壓瘡日常管理。管理要點:①認真執行上級管理制度及標準,加強監管,強化其在病區的全面貫徹落實;②評估病區護士壓瘡防治知識水平,了解病區護士的實踐經驗與能力,組織小組培訓與學習并定期進行考核,提高病區護理人員知識技能;③掌握病區壓瘡高危患者有關資料,予以高危患者護理干預及風險評估;④負責壓瘡會診及處理,定期跟蹤壓瘡患者病情轉歸情況,督查壓瘡交班報告、壓瘡的相關記錄情況;⑤審核病區壓瘡相關資料、定期總結病區壓瘡管理效果及上報、參與全院壓瘡管理討論工作,對有難度的壓瘡護理,征求護理部意見;⑥監督病區壓瘡預防護理流程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和處理。
(3)三級管理:由病區護士長、質控護士和責任護士組成。管理要點:①全面評估入院患者原發病、全身情況、營養狀況等;②制定壓瘡防治計劃,高危、極高危及院前壓瘡患者上報護士長;③根據患者壓瘡風險分級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如填寫壓瘡風險告知書、壓瘡風險預警單等;④予以患者及家屬健康教育管理;⑤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及時予以心理疏導;⑥質控員上報壓瘡表、檢查壓瘡護理質量及防治措施的落實,指導和糾正壓瘡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問題[3]。

圖1 壓瘡監控體系基本流程
以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我院采用質控管理體系進行壓瘡管理期間,2015年36 086例住院患者中發生壓瘡2例,總發生率0.06‰,2016年39 373例住院患者中發生壓瘡7例,總發生率0.1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016年住院患者中3 521例患者存在壓瘡風險,壓瘡風險程度與壓瘡發生率見表1。統計顯示,高危、極高危風險的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明顯高于低危、中危壓瘡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壓瘡是患者住院期間的重點預防項目,壓瘡管理已經成為現代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4]。三級質控體系是護理部、專科小組、病區三級監控管理體系,各級職責明確,是實現壓瘡管理流程規范化的重要保障[5]。其中,一級質控管理發揮統籌、規劃的作用,是壓瘡質控管理體系的核心,通過進一步完善壓瘡管理制度、充分明確各級人員職責等,一級質控管理能夠為壓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實現壓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6]。而二級、三級質控管理主要負責壓瘡管理制度的落實,從專科小組到病區,管理工作逐漸細化,最終形成蛛網樣覆蓋面廣且覆蓋完善的壓瘡管理體系[7],有助于壓瘡護理工作的高效落實,降低壓瘡發生風險。
本研究中,我院以質控管理體系進行壓瘡管理期間,2015年壓瘡發生率0.06‰,與2016年壓瘡發生率0.1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處于較低水平,表明質控管理體系用于壓瘡管理中具有良好的預防、監督效果,可有效控制壓瘡發生。但2016年壓瘡發生率高于2015年,考慮與2016年患者住院總數增加、高危及以上壓瘡風險患者數增加等因素有關。此外,2016年住院患者中高危和極高危風險的壓瘡患者所占比例為13%,但83%的壓瘡出現于該類患者。可見,應將高危、極高危風險的壓瘡患者作為壓瘡管理重點關注對象,日常進行連續壓瘡風險監測,并積極通過強環境護理、開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護士主動性等措施提高管理效果[8-9],以進一步降低壓瘡發生率,提高患者住院質量。

表1 2016年壓瘡風險患者構成比及壓瘡發生率(n,%)
[1]晉翠琴.護理質控對實施預防壓瘡報表的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3):36-37.
[2]談艷玲,李紅玉.壓瘡質控管理體系的構建和應用[J].甘肅科技,2015,31(22):118-120,124.
[3]許麗敏,郎云琴,詹才勝,等.壓瘡防范措施的改進及效果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7):621-623.
[4]農月稠,傅桂芬,譚小燕,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壓瘡高危病人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4):426-429.
[5]付曉,全麗芳,吳寶鳳.壓瘡質控小組在預防壓瘡護理管理中的作用 [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4,20(1):97-98.
[6]邵培雙,邵培艷,陳麗麗,等.三級質量控制體系在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1):801-802.
[7]蘭艷,梁娟銘,陳小珍.壓瘡質控流程管理在神經外科患者壓瘡防治中的作用 [J].醫學信息,2015,28(36):372.
[8]封海霞,鞠昌萍,芮冶昊,等.護理人員Braden壓瘡評估準確性的要因分析及質量控制[J].護理學雜志,2014,29(24):50-52.
[9]吳春芳.壓瘡護理小組在老年病科壓瘡護理干預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4):231-233.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in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TONG Lichun ZHENG Danping CHEN Bo Nursing Department, Liyang People's Hospital, Liyang Jiangsu 2133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bedsore management.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our hospital actively adopted the responsibility three leve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tatistical management was observed,and the effect of pressure ulcer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was observed.ResultsDuring the three grade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sores in 2015 and 2016 was 0.06‰ and 0.18‰,P > 0.05, the di ff 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has good prevention and supervision effect in bedsore management,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 during the perio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pressure sores in high-risk and extremely high-risk patients,so as to furth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stay.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three leve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R473
A
1674-9308(2017)20-0251-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