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
設計周即將起航,全球逾2000位設計師、機構代表、學術專家將會相聚北京,對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中前沿性、學術性、國際性的話題展開研討,探索文化、藝術、科技、設計的深度跨界融合,這一過程不僅能帶給設計界新的啟發,也會促進了設計思想和理念的社會傳播,通過集聚發展、跨界合作、業態融合、品牌塑造和模式創新,為其他產業注入新的活力。本屆設計周將于9月21日至10月7日在北京舉行。
9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聯合舉辦2017北京國際設計周新聞發布會。市文資辦主任趙磊及活動組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設計周的整體情況和特色亮點。
《時尚北京》對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趙磊。
《時尚北京》:設計周對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作用是?
趙磊:設計周經過八年七屆的累積,已成為北京重要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創意設計活動。設計周的發展定位是國家推進創意設計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是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重要抓手,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的重要支撐。近年來,設計周致力于形成與公眾互動的“展示周”、與專業互動的“交流周”、與產業互動的“交易周”,同時通過重點案例實驗和示范平臺的持續運營,逐步形成設計周服務于首都創新發展的常態化模式。
疏解非首都功能也是設計周的關注重點。在設計周平臺上發展起來的以創意設計帶動的胡同再生、老廠區更新改造、鄉村建設、手作之美、文化遺產再設計、文創社區建設等都已經形成一批經典案例。今年設計周期間,傳統的城市更新項目“大柵欄創意社區”、“青龍胡同創意街區營造”、“白塔寺再生計劃”將繼續展示如何在保持獨具一格的胡同生態和傳統民居居住功能屬性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設計、文創和展覽展示等新元素的引入,營造傳統、創意、時尚相融合的新文化街區。
《時尚北京》對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
《時尚北京》:今年設計周如何推動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陳冬亮:今年,設計周將在觀念和操作兩個層面突出設計在經濟轉型、城市發展、文化傳承的引擎作用。在“設計+”為主題的學術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經營將圍繞“供給側改革與定制設計”和“設計服務與產業融合發展”兩個主題,探討設計如何引領供給提檔升級,以消費品的不斷優化對接社會需求,以及設計在塑造制造業新優勢,促進工業設計向高端綜合設計服務轉變等方面的作用。設計周還將去年的“設計市場”板塊拓展為“設計博覽會”,與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合作,以“定制設計”為主題、以家庭消費為服務對象,通過會展、洽商、設計定制嘉年華等活動方式,順應中國產業脫虛向實之趨勢,銜接起設計產業上下游資源,推動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時尚北京》對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丹陽。
《時尚北京》:今年設計周多了許多新的內容,是不是意味著北京國際設計周外延性效益在不斷擴大?
李丹陽:這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就是設計周內容結構的完善和內容擴容。國際上的設計周大部分是很專題性的,但是北京體現的是大設計,是綜合型的設計周。設計和時裝是高度關聯的,今年增設了時尚北京版塊,這與北京的發展定位,構建高精尖的結構是息息相關的。把時裝周納入設計周的范疇,推動時裝設計。
今年,設計周組委會還面向全球征集“二十四節氣”標識系統設計方案,匯聚國內相關創意設計領域的優質資源、專家及優秀設計人才,將“無形的文化遺產”轉化為一套表達核心文化內涵、符合現代傳播規律的“二十四節氣”文化符號系統,推動“非遺”文化內容在社會公眾層面的傳承、創新與實踐。
明年,我們還將根據國家整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思考發揮創意設計的力量和方法論來促進我們的傳統非遺從保護性的傳承向使用性生產性轉化,增設非遺設計版塊。
《時尚北京》對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副總經理王昱東。
《時尚北京》:一線城市北京設計周的優勢是什么?在拓展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品牌影響力方面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昱東:作為國家首都,也做為國家的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國際設計周有三方面優勢。一方面高端的設計資源聚集,人才優勢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在北京聚集了最好的設計資源。第二從設計產業本身的發展來說,設計是北京當之無愧的支柱型產業。雖然設計從業人口只有25萬左右,但是設計的產值已經達到了2000億。這樣的產業發展給設計周提供了非常好的產業基礎。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北京有最愿意為設計買單的市民,市民消費的基礎是非常好。
而關于北京國際設計周品牌的拓展,我們現在做的一方面是引進來。設計周每年都會有一個特別項目——主賓城市。今年是柏林,主要是借鑒柏林在非遺手工和現代項目結合上的經驗。實際上設計周每年邀請的主賓城市都是從許多國際申請中挑選出來的,希望主賓城市能與北京的設計界發生更多的互動,也能互相借鑒學習交流。通過主賓城市的引進,設計周每年很多的國際機構,甚至是很多的國家都會組團參加設計周。在設計周上舉行一系列的活動,所以說北京設計周國際化已經是他很鮮明的一個特點。第二北京設計周也在通過合作的機構帶領北京設計、中國設計走出去。在國家的許多外宣的活動中也非常支持把北京的設計 宣傳出去。我們通過引進來、走出去這些工作,試圖構建一個國際的在設計互聯互通上的一個城市網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