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摘 要:我國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教師應當給予作文教學更多的關注,提高重視程度,因為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也是測試語文水平必不可少的內容,這是對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考查。加強這方面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不斷提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文章主要分析了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重視語言訓練,忽視思維培養
長久以來,學生在作文訓練方面接受較多的是語言能力的訓練,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相對固定的作文框架模式作為示范,要求學生按照這個模式往里面添加內容。這不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使得學生出現思維定勢傾向,因而缺乏一定的創造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需注意的是,教師須重視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合理的評價,因為缺乏合理的評價,也會挫傷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當注意將講解技法、指導練習和合理評價有機結合,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2.學生的作文出現內容空洞的問題
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經驗較少,在課外閱讀方面所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少,因而在寫作時會出現題材缺乏、無從下筆的現象,出現作文內容空泛、失真,情感不夠豐滿,表達也不夠流暢等問題。
二、提高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
1.加強語言與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文的創作在某種程度上是訓練學生語言和思維的過程,為了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需要對學生進行遣詞造句、修辭方式、行文結構等多個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能夠掌握這些創作的基本技巧,并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提高運用這些技巧的能力。教師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時,應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何從題目中獲得有效信息?獲得有效信息之后,該如何謀篇布局?運用什么樣的文體比較適合?經典三段式是否適用?在平常的作文練習中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有助于學生在正規考試中的臨場發揮能力。如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五《滕王閣序》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寫一篇與滕王閣有關的文章,要求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思考,訓練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的能力。
2.開展仿寫訓練,增強學生的仿寫能力
想要提高學生的作文創作能力,光學會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學會借鑒,學會知識的遷移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借鑒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進行仿寫,增強學生的仿寫能力,從借鑒到仿寫,再從仿寫到創新,循序漸進,逐步增強學生的創作能力。
3.鼓勵學生自主創作,自由表達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自主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這表明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應當將個人的獨特感受表現出來,并自由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說真實的話語,表達真實的情感,而這需要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不斷積累語文素材,才可以避免出現題材缺乏、內容空洞的問題,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教師也應當為學生“松綁”,不用傳統的作文模式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獨特的體驗,以特殊的視角,寫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受。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的《表達交流》中,根據話題“美的發現,學習抒情”,學生可以結合生活實例,從生活中獲得靈感,發現生活的美,并以自己獨特的角度,馳騁想象力,將自己發現的“美”描繪出來,突出自己對“美”的獨特感受,完成一篇內容飽滿、情感豐富的文章創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優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增強學生的創作思維能力,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應當做出改變。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打破傳統作文思維模式對學生思想的束縛,讓學生自由發揮。而學生自身也應當注意在平常的學習中積累作文素材,擴大閱讀面,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學會借鑒別人的優秀文章,為我所用,并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
參考文獻:
[1]路娟娟.淺談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2016(3):91.
[2]劉家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