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檢察官文化修養是檢察官在個人生活環境和檢察工作環境中,通過學習和吸收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檢察職業道德知識、法律文化知識以及其它科學文化知識,并不斷提煉、反思,最終形成用于指導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一種能力和素養。如何加強檢察官文化修養,不論是對檢察官自身能力建設,還是對法治事業進程,都有著重大影響。本文立足檢察官文化修養的主要內容及特點,從思想政治、法律素養和職業道德建設三個維度出發,對如何加強檢察官文化修養進行探討,期待能對理論及實務界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檢察官 思想政治 信仰 職業道德
作者簡介:傅櫪驥,天津市寶坻區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
中圖分類號:D926.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318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布局的提出和實施,肩負著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機關,在能否更好履行檢察職責,捍衛社會公平正義上面臨新的挑戰。對于檢察官而言,全面提升自身素質,適應新時期下司法實踐的需要,成為當務之急。
古人云,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檢察官如何全面提升自身素質,首先應該在文化修養上下功夫。加強檢察官文化修養,既是對檢察官提出的要求,更是對檢察機關參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提出的要求。本文中,筆者將從檢察官思想政治、法律素養和職業道德建設三個方面展開,探討加強檢察官文化修養的根本舉措,以期對檢察隊伍建設有所裨益。
一、抓牢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理論素養是檢察官文化修養的根本。必須緊抓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將思想政治學習始終作為檢察官“安身立命”的生命線。檢察機關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司法機關,不僅擔負著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責,而且擔負著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捍衛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使命,能否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關系到檢察事業的興衰成敗 。因此,無論在檢察事業發展的任何時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須常抓不放、不容松懈。當前,新一輪的司法體制改革已經鋪開,一些檢察人員因為對改革理解的不夠深入,導致存有“或得或失”的“迷茫”心態,這更加突出了當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頂層設計是基礎,創新教育方式是關鍵,自我學習是根本。
(一)以頂層設計為基礎
司改大幕之下,除了應當聚焦于人員分類管理、辦案責任制改革等具體改革舉措,更應該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方向及指導思想,明確司改的總目標是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基于此,在司法改革的頂層設計中,應該更加突出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機制,保障政工工作的人財物來源,建設更加具有戰斗力的政工隊伍。
(二)努力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方式
目前在有些地區,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方式方法單一,缺乏說服力、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應當做到“以人為本”、“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即必須首先服務好廣大干警,了解干警需求,然后結合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盲點,用系統科學的教育內容、鮮活的人物和事跡以及最符合干警特點的教育方式來開展,例如現今最受歡迎的“互聯網+”模式,積極營造“想學”、“會學”、“學好”的學習氣氛。
(三)檢察官應當重視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和一種生活方式
頂層設計再發達、教育方式再先進,只有檢察官真正做到自覺將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作為自身修養的重心,思想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實效。新時期下,廣大檢察干警必須自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毛澤東思想,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真正將學習做到入腦入心學深學透,提高自身政治素養。
二、堅定法律信仰,優化檢察官專業知識結構
檢察官區別于其他職業的根本特征在于,檢察官是具備相當法律專業素養、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在大多數法治國家,檢察官都是從作為“社會精英”的法律從業人員中優中選優而來,能被選任為檢察官意味著其在法律學術或實務造詣上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認可。因此,作為檢察官而言,必須加強法律及其他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的學習,在法律及其他專業文化素養上打通“任督二脈”。
(一)加強檢察官法律信仰建設
檢察官文化修養的主要內容在于法律文化素養,法律文化素養的提升關鍵在于法律信仰的培育。法律必須被信仰, 否則它將形同虛設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檢察官也將形同虛設,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對法律缺乏信仰的檢察官,如何利用法律向世人傳播公平正義。因此,加強檢察官的法律文化素養,必須首先在檢察官內心根植法律信仰,這種信仰建立在對憲法和法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信仰之基礎上。
(二)加強法律文化素養,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的檢察隊伍
檢察官履行檢察職責,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使命,其手握的司法權力具有高度權威性,再加上法學這門科學本身就很龐雜,作為法律而言又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專業性,因而,檢察官必須具備專業的法律素養 。作為檢察官必須不斷加強自身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加強對法律精神內涵以及新修訂法律法規的學習。
(三)重視對其他專業知識的學習,豐富并優化檢察官知識結構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更新與變化,檢察官面臨的執法環境紛繁復雜,因此,除了法律專業素養之外,檢察官還必須重視對其他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最高人民檢察院最新印發的《檢察機關崗位素能基本標準(試行)》在“通用能力”上明確要求檢察官應當具備學習創新能力:通過學習檢察業務及其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不斷自我完善,提升綜合素質、工作水平和創新發展能力。我國臺灣地區2012年新頒發的檢察官實體規范——“檢察官倫理”第七條也明確規定: 檢察官應精研法令,隨時保持其專業知能,積極進修充實職務上所需知識技能,并體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與國際潮流,以充分發揮其職能 。只有將法律專業素養與職務相關其他專業素養兼容并修、百花齊放,才能真正實現檢察官隊伍向專業化、職業化轉變。
三、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
檢察職業道德素養是檢察官文化修養的生命。必須牢牢培育檢察職業道德文化根基,強調自我約束的同時重視體制約束,守住“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縱觀目前整個檢察理論與實務領域,針對檢察官職業道德建設的討論與建議最多,此處筆者重點對文化育德和體制約束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和建議。
(一)以文化育德
古語云:文化而潤其內,養德以固其本。文化對為人養德的作用是深入骨髓、連筋牽脈的,因此,加強檢察職業道德修養必須培育好檢察職業道德文化。在積極倡導繁榮檢察文化的大背景下,應當出臺培育檢察職業道德文化的政策規劃,將檢察職業道德文化建設成果作為基層院考核指標;建設檢察職業道德文化生態系統,將檢察職業道德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打造文化交流和宣傳平臺,促進優秀道德文化的傳播、繼承,讓職業道德文化建設接地氣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用制度管人
除了培育職業道德文化之外,加強檢察官職業道德修養,還必須加強約束機制建設。鄧小平同志曾說,好的制度能使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能使好人變壞。可見,加強道德建設,不能僅僅強調自制,還必須特別強調制度約束的作用。如我國臺灣地區針對檢察官道德規范專門由法務部出臺了《檢察官倫理規范》,分四個章節共30條條文,詳細具體的規定了檢察官執行職務行為和執行職務外行為的制度規范,該規范頒發執行后,有效遏止了自2001年起島內陸續出現的檢察官違反風紀之風,使檢察官形象大幅改善 ,制度規范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
檢察官文化修養是檢察官塑造檢察人格、職業品性的核心,也是保證司法公正文明的根本。新時期,唯有加強檢察官文化修養,培育思想政治過硬、專業素養扎實、職業道德鑒定的人民檢察官,才能真正保證檢察職能得到有效發揮,切實保證司法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法治中國夢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注釋:
孟建柱. 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可靠、執法為民、務實進取、公正廉潔的高素質檢察隊伍.人民檢察. 2013 (10).
昂格爾. 現代社會中的法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
陳嘉偉. 淺談檢察官的素養.法制與經濟. 2010 (12).
何祖舜. 論臺灣檢察官倫理.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