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寧曉水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這對目前教育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由于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采取的教學方式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和質量,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也應及時進行轉變和創新,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質量。文章簡要探討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該如何轉變和創新教學方式,望能夠為教育相關人士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學;教學方式轉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一、以往高中生物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學中,采用的是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收聽和記錄的教學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使用這種教學模式。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是將知識任務式地講授給學生聽,卻忽視了學生自身對知識內涵的理解和吸收,致使學生在課堂上被灌輸很多知識,然而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學得快忘得也快。教師作為課堂的核心和主體,學生圍繞教師來開展學習,致使學生養成了死記硬背的不良學習方法和習慣,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知識時不會靈活運用,解決問題能力弱。
2.教學手段陳舊,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導位置,課堂教學以知識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特別是生物這門學科內容比較繁雜、抽象,采用這種教學形式會導致課堂氛圍沉悶,久而久之,學生會對生物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較差。由于教師采取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過于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而沒有將教育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沒有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因此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
3.忽視了實驗教學重要性和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從眼下的實踐教學現狀來看,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以及課程內容和教學任務的增加,會大大壓縮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課時,就算開展生物實驗課,在課程設置方面仍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教師只簡單講解一下實驗過程,然后讓學生按照教材步驟進行操作。此種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對學生熟悉實驗步驟和教學管理和控制課堂比較有利,但是卻嚴重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二、轉變現階段生物教學方式有效策略分析
1.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等重視起來
在實際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通常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試驗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在進行生物課程教學時,教師首先應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生物實驗實踐操作,逐漸上升到理解的高度,使學生經過感性認知、動手操作再到深入理解吸收的過程,使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并且能夠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2.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有效激發學生生物學習積極性
(1)在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使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索,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斷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學知識內容。
(2)在生物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法并依據課堂教學內容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類似環境中更好地體會知識內容,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及時引入和運用多媒體教學。由于生物這門學科知識點較多,體系龐大,并且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想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存在較大難度。如果學習方法過于單一和枯燥,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教師可以在實踐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運用其多種功能使抽象的生物知識內容形象化和具體化,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亞娜.淺談高中生物創新教學方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2]陳秀娟.廣東省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實施現狀調查與分析[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