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謝華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腳步的加快,為了加快城市綠化進度,生態園林建設成為了城市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生態園林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植物群體,有良好的穩定性。由于植物在生態園林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對其進行設計配置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現代生態園林建設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著重分析了現代生態園林面對的情況以及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對生態園林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加快城市綠化進度。
【關鍵詞】:生態園林;植物;設計配置
【前言】:隨著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成為了城市環保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生態園林的建設成為改善環境的一個關鍵途徑。生態園林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景觀的構建、改造等美化環境,使環境更加親近自然,將綠色植物引進到城市建設中,實現植物的凈化作用,同時使環境和人們的生存達到高度和諧。因此如何進行生態園林中的植物設計配置成為當今人們在乎的一個重大問題。本文從生態園林的概念出發,分析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和配置方式,從而引出目前生態園林設計配置的發展狀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從不同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促進生態園林建設的發展。
1.對生態園林概念的解釋
1.1什么是生態園林
生態園林是在繼承和發展原有園林經驗的基礎上,以生態學原理為準則,建設科學的、合理的、多功能的生物群落,達到生態環境和社會同步發展,實現自然資源的循環利用,建造一個清潔、優美、環保的社會環境。從一般來說,生態園林包含三方面內涵:一是眾所周知的美化環境。生態園林通過對綠色植物的使用,將綠色植物放到城市建設當中去,使城市建設增添了更多自然地美感,使人們有更加自然舒適的感覺,將現代化與自然結合在一起,符合人們內心深處對自認的渴望,提高了城市的觀賞水平和居民的居住舒適度。二是改善環境。將植物應用到城市建設中去,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同時運用植物特有的吸附污染物等功能,吸收汽車尾氣等有害氣體,凈化空氣。三是科學的配置。依據科學的配置原理和方法,建立一個空間、時間、營養結構都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自然、舒適。
1.2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
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主要有四個,分別是藝術性、景觀性、生態位以及生物多樣性原則。藝術性即生態園林設計不是簡單地植物的堆積疊加,而是有規律的在藝術審美的基礎上的植物配置。在生態園林設計中,運用的植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同一種設計觀念,運用不同的植物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同樣,這些植物的差異也是設計中可以利用的一個方面,因為在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的各個方面要有一定的變化,顯示多樣性,但在大體上卻要統一,因此合理利用植物間的差異性顯得尤為重要。合理安排不同植物之間的距離、位置,讓它們相互配合與聯系,營造出一個高審美度的園林景觀。景觀性即通過掌握不同植物的觀賞特性和對景觀的影響,將不同植物根據四季的景象變化進行配置,營造出一個符合季節景觀的植物群落,提高生態園林的觀賞價值。生態位即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避免種群競爭,形成合理的群落結構,同時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環境選擇不同植物。例如,高山選擇抗旱的植物,濕地選擇喜濕的植物,靠近工廠的地方選擇可以凈化污水的植物,而路旁則要選擇能夠吸收煙塵、易成活且枝葉茂盛的植物。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植物的死亡率,還可以使當地的環境得到更好地保護與發展。生物多樣性即在以上原則的基礎上,保證生物種類多樣性,增強生物群落的穩定性,防止外來物種入侵,同時形成滿足不同需求的,多重審美的生態園林景觀,構建一個穩定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生態園林滿足以上原則,在滿足生態原則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優美文明的生態環境。
1.3生態園林的配置方式
生態園林的配置方式包括自然式配置和規則式配置。其中自然式的樹木配置又包括孤植、叢植和群植。孤植是指在一個生態環境中將一棵樹獨立種植,體現單棵植物的美感;叢植是利用幾株相同或者不同的樹,種植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群體,既能表現單棵樹的美,又能夠將整體的美發揮出來,符合生態環境的配置;群植則是指將幾株兩種或兩種以內的數目種植在一起,樹木種類相對于叢植比較少。自然式配置根據城市自然景觀的需要,將不同種類、不同形態的數目進行不規則的種植,形成不規則的自然美。規則式配置是指按照規定的形狀和區域種植樹木,將樹木的優勢達到最大化,對城市的綠化產生積極影響。
2.當前生態園林的發展狀況
2.1生態園林設計配置中遇到的問題
生態園林建設過程中因植物自身、環境情況等因素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的闡述。首先是植物群落的問題,生態園林是一個由植物組成的群落,群落需要有各個層次以及不同的植物類型,這樣才可以保證群落的穩定性。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尤其是像生態園林這種人造的生態環境,往往會出現各種物種的問題,像競爭問題和共生問題。要處理好這些問題,根據物種間的關系安排植物的種類,建造穩定的生態園林環境。同時,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注意符合當地的特色,且符合當地的發展。同時要注意植物的安排符合季節的變化,合理安排季節在生長期不同的植物,避免在某一季節出現植物全部休眠的狀況,符合生態園林的審美。
2.2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提到的生態園林的問題,需要人們樹立起現代城市園林設計理念,尤其是城市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只有樹立起現代城市園林設計理念才能跳出原有的園林設計框架,真正將園林設計和社會發展融合到一起去,真正做到將生態融合到實際應用中去。同時要建立完備的生態園林綠化體系,對城市進行整體的綠化規劃,進行合理的綠化方式和管理方法,讓城市綠化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更加順利。最后,要注意生態效益和環境相適應,因地制宜。在工廠附近種植易成活且可以凈化環境的樹木,在湖邊、濕地等地種植不怕濕的植物,同時根據季節的變換種植不同的植被,防止在一個季節出現植被全部枯萎的現象,不符合審美的要求。只有做到這幾點,才能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使得生態園林建設更加科學。
2.3生態園林產生的效益
生態環境建設產生的效應主要有觀賞效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應。觀賞效應指生態園林帶給人們的觀賞方面的感受。通過生態園林建設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親近自然,更加優美、舒適,使城市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充滿生機,符合當代發展生態的要求。同時生態環境建設使得綠化更加整體化,富有美感,使城市化更加環保自然。生態效應是指運用植物的凈化作用,通過植物對灰塵、污染物質的吸收,達到凈化環境的作用。社會效應是指生態園林對人們及社會產生的影響,例如通過對居民環境進行環境建造,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加優美自然,會增加人們的滿意度,提高人們的社會認同感,增強社會凝聚力,讓人們感受到自然地生命力,自發的保護環境。
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園林建設成為城市進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生態園林概念的分析讓人們從根本上看到生態園林的不足,從而找到影響生態園林發展的根本。本文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透析,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希望能對生態園林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進程起到推動作用,使人們更加親近自然,明白大自然的珍貴性,喚起全社會對大自然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王浙吉.淺析園林景觀工程植物配置設計[J].中華民居,2013:7.
[2]歐靜.生態園林的植物配置[J].山東農業生物學報,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