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摘要】文章是關于R&D投入和企業績效關系研究的文獻綜述,文章從國外和國內兩個角度總結和分析了R&D投入和企業績效關系研究現狀。結論發現:國外的文獻綜述得出了比較一致的結論就是R&D投入同企業的經濟績效總體是正相關的關系;而國內相關文獻的研究由于國內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不規范造成樣本的選擇和企業所屬行業和規模等影響因素的選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使得具體行業的R&D投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并沒有取得一致的結論,并分析了主要存在的三種不同的觀點。
【關鍵詞】R&D投入 企業績效 研究現狀
一、引言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活動是高新技術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優勢、取得持續的發展都在不斷的加大對R&D的投入[1]。2015年,全國R&D經費支出14220億元,比2014年增長9.3%,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10%,同比2104年提高0.05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研發投入強度已經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截至到2015年底,我國有效發明專利為147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87.2萬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3件。專利數量只是R&D的中間產出,R&D的最終產出應該是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有大量的文獻研究R&D投入和企業經營績效的關系,而在本文中將從國內和國外的文獻研究兩個角度來分析R&D投入和企業經營績效關系。
二、國外研究現狀分析
早在20世紀60年代,R&D和績效的關系就受到了國外學者的重視,并認為R&D對于企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通過文獻整理發現,國外對R&D和績效的關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家、產業及企業的層次上。
在國家層次上,Mansfield(1972)分析了R&D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認為R&D對國家經的增長具有正向的推動作用。在產業層次,Mairesse和Mohnen(2004)比較了不同產業R&D對創新的影響。關于企業層次的研究文獻比較多,Goto和Suzuki(1989)使用企業層面的數據,測算了日本制造業中R&D活動對企業績效增長的貢獻,測算結果表明,R&D的投資回報率在40%左右。
Lappalainen(2013)使用2005~2011年17個歐盟成員國的773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財務和R&D數據,建立了多元回歸方程模型分析了R&D支出與未來收入的增及盈利能力(息稅前利潤率和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企業的R&D支出與企業未來的增長呈正相關的關系,但是與未來的盈利呈負相關的關系。Rafiq,Salim,Smyth(2015)研究了R&D投入對中國和美國采礦企業盈利能力和銷售額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R&D投入對美國和中國礦業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平均而言,從事R&D活動的公司銷售額增長了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一,利潤比不從事R&D的公司增長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三。然而,成立時間較晚的中國礦業公司,R&D的投入和利潤及銷售額是負相關的關系,R&D活動有負面影響轉為積極影響的轉折點需要22~37年。
除了研究R&D投入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外,還有學者研究R&D投入、經營效率和企業績效這三者之間內生動態的關系。 Riesenkampff,Karna(2013)采用1990~2012年724家非金融公司的數據,使用面向對象自回歸(P-VAR)的方法,來研究R&D投入、效率和企業績效之間的內生動態性的關系。結果表明:R&D的投入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和效率,而經營績效良好的公司會更多地進行R&D的投入,而企業的經營效率可能又會影響公司資本市場的表現,良好的經營績效又會提高公司的效率。而R&D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比資本市場對R&D的影響要更加顯著和直接,但是并沒有提供在R&D投入和企業經營效率之間的權衡的證據,但文章的研究結果仍然支持了R&D投入可以從業務層面和資本市場上來提升公司業績的觀點。
三、國內研究現狀分析
國內的學者關于R&D和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同國外相比起步較晚。目前,關于R&D和企業績效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行業分析的角度,關于企業的分析相對比較少,而且大多研究的是R&D投入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經過文獻梳理,發現國內關于R&D和企業績效的關系主要有這四大不同的觀點:
(一)R&D投入和企業績效之間的相關性不顯著
朱衛平、倫蕊(2004)發現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資金、人力資源投入與企業績效之間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李映照、潘昕(2005)采用截面回歸分析的研究方法,對所收集的1999年上市公司R&D支出比率數據作截面回歸分析,驗證R&D支出與這些上市公司2001年的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結論發現:電子行業的R&D支出比率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間呈現正相關關系,但是醫藥行業的R&D支出與企業經營績效之間的相關性并不顯著[2]。
王玉春,郭媛嫣(2008)以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利用上市公司公開發布的財務數據和有關信息,對上市公司R&D投入與產出效果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上市公司R&D財力投入與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與成長能力具有相關性;上市公司R&D人力投入與盈利能力不是正相關,與成長能力不具有相關性;上市公司R&D財力投入產出效果具有滯后性和累積效果[3]。
(二)R&D投入和企業的績效正相關
周亞虹、許玲麗(2004)詳細討論中國民營企業R&D投入強度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利用浙江省桐鄉市21家民營企業14個季度的面板數據進行計量分析。結論發現浙江省桐鄉市民營企業的R&D投入在其投入后(不包括投入當期)一年之內對企業業績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呈現一個倒U型,倒U型的最大值出現在R&D投入后(不包括投入當期)的第三個季度[4]。李濤、黃曉蓓(2008)以信息業和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利用面板數據建立多元回歸方程模型,考察科研投入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結果表明:企業科研投入與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并不明顯,但對企業成長能力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孫維峰、黃祖輝(2013)通過中國上市公司樣本的實證研究發現,R&D支出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
(三)R&D對企業的績效的影響具有滯后效應,并且正相關
王維剛,王奕俊(2006)通過協整分析發現,醫藥企業的R&D投入成本與產業價值增長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關系。董靜,茍燕楠(2010)使用2003~2007年上交所上市的機械設備儀器制造業和醫藥生物制品企業為樣本,對R&D投入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和比較分析。研究發現,R&D人員投入與機械設備企業業績的相關性程度和持續性遠遠大于生物醫藥企業;生物醫藥企業的業績對R&D資金投入的敏感性較強;R&D資金投入對企業業績作用的滯后性在生物醫藥行業比較明顯[6]。
張鐵山,鄧新策(2017)則以2011~2013上市大數據企業的數據為樣本,企業經營績效經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進行經營績效與研發投入強度的實證檢驗。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大數據企業的經營績效與其當期、前一期的研發投入強度均沒有顯著相關關系,成長能力與其前兩期的研發投入強度存在顯著正向相關性[7]。
四、總結
通過以上關于R&D和經營績效關系的相關研究的文獻綜述可以發現:國外關于R&D和經營績效的分析主要都是集中在R&D要素投入或者是R&D支出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并且得出了比較一致的結論就是R&D投入同企業的經濟績效總體是正相關的關系。國內的關于R&D和經營績效關系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R&D要素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或者R&D支出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但是由于國內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的不規范造成樣本的選擇和企業所屬行業和規模等影響因素的選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使得具體行業的R&D投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并沒有取得一致的結論。
參考文獻
[1]梁萊歆,張煥鳳.基于DEA的我國電子信息業上市公司R&D;績效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60-63.
[2]李映照,潘昕.高科技企業R&D支出與經營績效的關系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綜合版,2005(2):47-48.
[3]王玉春,郭媛嫣.上市公司R&D投入與產出效果的實證分析[J].產業經濟研究,2008(6):44-52.
[4]周亞虹,許玲麗.民營企業R&D投入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對浙江省桐鄉市民營企業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07,33(7):102-112.
[5]王維剛,王奕俊,唐新貴.我國醫藥企業R&D投入的產出績效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12):37-38.
[6]董靜,茍燕楠.R&D投入與上市公司業績——基于機械設備業和生物醫藥業的比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7(20):56-60.
[7]張鐵山,鄧新策.基于上市大數據企業的經營績效與研發投入關系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6,35(9):77-84.
[8]Mansfield E.Contribution of r&d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J].Science,1972,175(4021):477-86.
[9]Mairesse J,Mohnen P.The Importance of R&D for Innovation:A Reassessment Using French Survey Data[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4,30(1-2):183-197.
[10]Lappalainen L.The impact of R&D expenditures on future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urope[J].2013.
[11]Rafiq S,Salim R,Smyth R.The moderating role of firm a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expenditur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ese and US mining firms ☆[J].Economic Modelling,2015,56:122-132.
[12]朱衛平,倫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投入與績效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