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靜
摘要:目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比之其他能力方面相對滯后,學生寫作能力也不盡人意。鑒于此,本文著力于英語課堂改革,討論依托于小組合作的英語寫作新方法,以期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水平和進行更加有效的寫作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小組合作;學生主體
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語言能力的綜合表現形式。然而,寫作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學生寫作水平也普遍較低。因此,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寫作教學,讓寫作課生動有趣又卓有成效,如何讓初中生真正學會寫作,更快地提高寫作能力;是廣大教師一直在探索的課題[1]。
同時,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對學生激活靈感、激發興趣、整理思路、組織素材、規劃結構、遣詞造句等基本寫作技能的培養,使他們能表達事實、觀點、情感和想象力,交流信息,培養規范的寫作習慣(教育部,2004)。新課程標準把對寫作的要求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面,更加突出了對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情感表達的要求,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基于此,我校在開展新一輪課改中就如何進行有效寫作,提高質量方面做了相關論證,最終確定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英語寫作教學。
二、小組合作式過程寫作教學的步驟
1、構思。(1)教師公布話題,學生搜集信息。教師布置寫作話題,讓學生明確寫作的任務和要求,并在體裁和格式等方面給與必要的指導。把學生分成若干4人小組,運用頭腦風暴法讓學生自由想象,廣泛搜集與寫作話題相關的信息、資料等。(2)小組自由討論,列出寫作提綱。小組成員圍繞話題進行自由討論,列出寫作要點,并商討如何表達要點,要用到哪些詞匯和句型。(3)班內小組交流,完善小組提綱。各個小組在班內交流小組寫作提綱,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圍繞各小組的提綱進一步討論和補充,各個小組在此基礎上再次對本組寫作提綱作適當修改,使之更加完善[2]。
2、起草。各小組成員在修改好小組寫作提綱之后,迅速獨立進行草稿的撰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從造句、組段及謀篇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寫作知識指導。
3、修改。各小組在成員完成草稿后逐一對本組每一篇作文共同進行修改。大家共同從有無拼寫錯誤、標點誤用、語法錯誤等基本方面對本小組作文進行認真地修改,同時對組段、謀篇等方面各抒己見,共同討論修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多討論,多提意見,有分歧時可以請老師來當“仲裁”。修改的過程不但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和與別人溝通交流能力的過程。
4、上交。學生修改之后上交作文。
5、評改。(1)教師評改,示范引導。為了指導學生批改作文,教師應先通覽全班作文,以把握本次作文的共同性傾向。教師可以找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中上等習作,從詞、句、篇等方面進行修改,恰當評論,然后將批改的作文投影或印發給學生,為學生互評提供示范。(2)小組討論,評改作文。教師先講解本次作文訓練的側重點及批改原則,然后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按照本次作文的要求逐項對每一篇作文從語言表達、思想內容、篇章結構等方面進行討論和修改,最后由組長執筆將作文失誤和顯著特色寫入總評中。(3)教師檢查,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評價。小組評改結束后,教師選出2-3組向全班介紹本組評改作文的基本情況、主要評價內容和修改意見。對于小組評改的每一篇作文,教師還需要仔細檢查,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評價,并選出優秀習作印發給學生,以實現在更大的范圍內交流。
小組合作式英語過程寫作教學把寫作教學活動看作一個動態發展的、教與學相統一的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合作的過程。按照語言生成規律,英語寫作的次序應該是:詞—句—篇。
三、教學反思
1、小組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學習過程是一個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富有個性化創造的過程。“集思廣益”,相互之間的交流往往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時,為了使自己的學習成果得到認可,學生會努力挖掘自己的英語潛能,為自己創設自主學習的機會,使合作活動進行得更順暢,提高自己在小組合作活動中的地位。所以,小組合作活動也是一個自我激勵、自我監控、自我完善的過程。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說是,寫作是較難完成的一項任務,小組合作為那些學生提供了一個氣氛融洽的空間,他能從同伴中獲得幫助,緩解焦慮感[3]。
2、合作學習模式的合理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成功運用的前提是每位參與的學生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來獨立思考,也就是應遵循Individualwork---Pairwork---Groupwork---Classwork的過程。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使人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可能,使輸出的信息有討論分析的價值,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否則,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被剝奪“話語權”,成為小組活動中的旁觀者。
3、教師正確的觀念對寫作教學的作用。這種寫作教學的模式與傳統寫作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傳統的寫作教學可以使教師很好地控制課堂,牢牢地把握學生。而在這種寫作教學中,學生自主性較強。但是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本身就不是一個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不是管理者而是引導者。所以只要我們明確每個大階段和小階段的活動目的,就能做到收放自如。在這樣一個以學生的智慧勞動為主體的課堂上,學生就能調動他們所有的積極因素為英語學習服務。學生寫作中的弊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只要教師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成功感。
4、適當的寫作材料對寫作教學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材料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它首先必須符合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但同時材料應具備時效性、想象性和趣味性。鮮明的時代感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學習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能激起學生的共鳴;想象性和趣味性能給予學生語言拓展的機會,促使學生產生啟動心智活動的需要。例如本堂課提供的材料話題是學生很熟悉的,如果三幅圖同時呈現的話,就沒有任何懸念,而把最后一幅圖去掉改成問號,賦予了學生想象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創智活動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 孫鳴.英語學習與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 高文.維果茨基心理發展理論與社會建構主義[J].外國教育資料,19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