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進朝+李彥俠



摘要:為了探索金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Jinye)的生根特性,以一年生金葉紫穗槐枝條為研究材料,對其進行了不同濃度生根劑(ABT1號生根粉、ABT2號生根粉、華諾聯邦生根粉)、不同直徑(D≥1.0 cm、0.5 cm 關鍵詞:金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Jinye);水培;生根 中圖分類號:S79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7-328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7.023 Study on the Hydroponic Rooting of Amorpha fruticosa ‘Jinye SHI Jin-chao, LI Yan-xia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44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a fruticosa ‘Jinye,taking the annual branches as test material, the root rate of branches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rooting powder(ABT-1,ABT-2,Huanuolianbang) and different diameter(D≥1.0 cm,0.5 cm Key words: Amorpha fruticosa ‘Jinye; hydroponic; rooting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屬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紫穗槐屬(Amorpha)多年生落葉叢生灌木,高達4 m,枝條直伸,樹皮暗灰色。喜光,耐寒、耐旱、耐貧瘠、耐鹽堿、較耐濕、適應性強,根含有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根系發達,是城鄉綠化、水土保持、防護林帶的好樹種[1-4]。關于植物的水培生根研究,有學者對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5]、糯米香茶(Strobilanthes tonkinensis)[6]、金錢榕(Ficus deltoidea)[7]、湘林楊(‘Xiangling Populus)[8]、紅葉石楠(Photinia xfraseri)[9]、米蘭[10]進行了水培研究,探索出了其適宜的水培生根方法。金葉紫穗槐是2013年在北京地區發現的紫穗槐實生苗變種,為落葉叢生灌木。新梢金黃色,基部黃綠色,一年生冬枝深紫色。春芽金黃色,新展葉金黃色,老葉漸變綠??偁罨ㄐ蝽斏蛑Χ艘干?,花軸密生黃色短柔毛,為北京地區一個良好的鄉土彩色觀賞樹種,目前尚未見金葉紫穗槐水培生根方面的研究報道。為此,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北京地區這一彩色植物新材料,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對金葉紫穗槐進行了水培生根研究,以期找到快速生根的方法,為規模化快速繁殖金葉紫穗槐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一年生充分木質化的金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Jinye)萌條。生根劑3種,分別是ABT1號、ABT2號、華諾聯邦生根粉。ABT1號、ABT2號生根粉購自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華諾聯邦生根粉購自山東華諾聯邦農化有限公司。 1.2 方法 1)枝條的采集。剪取一年生充分木質化的金葉紫穗槐萌條,按不同直徑(D≤0.5 cm,0.5 cm 2)配制生根粉溶液。ABT1號、ABT2號、華諾聯邦3種生根粉濃度分別為100、200、300、400、500 mg/L,以清水處理的作對照(CK)。
3)插穗的處理。將剪好的枝條基部分別在100、200、300、400、500 mg/L的ABT1號、ABT2號、華諾聯邦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 h,取出放入清水中,插穗的浸泡深度為插穗自下第2個側芽上方約3 cm處,以清水處理的作對照,每處理3次重復。然后將燒杯放置到溫度為15~22 ℃的室內觀察,記錄根尖露出所需時間、生根數,統計生根率,以此判斷金葉紫穗槐水培生根的難易程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生根劑處理下水培金葉紫穗槐的生根率
選擇直徑0.5~1.0 cm的金葉紫穗槐插穗,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2 h后金葉紫穗槐插穗的水培生根率見表1。由表1可知,直徑0.5~1.0 cm的金葉紫穗槐插穗經ABT1號、ABT2號生根粉處理2 h后,水培生根率隨ABT1號、ABT2號生根粉濃度的增加而遞減,濃度為100 mg/L處理下的生根率最高,分別為93.1%、90.5%,比對照生根率87.2%、87.5%分別高出5.9、3.0個百分點。華諾聯邦生根粉濃度為200 mg/L時生根率最高,達97.5%,比對照高出9.7個百分點。表明ABT1號、ABT2號生根粉水培處理金葉紫穗槐適宜的濃度為100 mg/L,華諾聯邦生根粉處理的適宜濃度為200 mg/L。ABT1號、ABT2號及華諾聯邦3種生根劑中,華諾聯邦生根粉最適宜做金葉紫穗槐的生根劑,ABT1號生根粉次之,ABT2號生根粉效果最差。
2.2 不同直徑金葉紫穗槐插穗的水培生根率
為了探索金葉紫穗槐直徑與水培生根率的關系,選擇直徑D≤0.5 cm、0.5 cm 2.3 金葉紫穗槐水培生根位置 對金葉紫穗槐水培后產生不定根的位置進行了研究。選擇直徑0.5~1.0 cm的金葉紫穗槐插穗,用200 mg/L華諾聯邦生根粉處理2 h后放入清水容器中,觀測不定根的產生位置,按照側芽基部生根、愈傷組織生根、節間生根3個不定根產生部位,進行生根率統計,結果見表3、圖2、圖3。 表3為金葉紫穗槐不定根的產生位置,圖2為側芽基部生根,圖3為愈傷組織生根。由表3可知,金葉紫穗槐經200 mg/L華諾聯邦生根粉處理2 h后,水培生根位置中,側芽基部生根占100%,愈傷組織生根占66.8%,節間不生根;對照的生根位置也是側芽基部(占100%)及愈傷組織(占63.2%)。連續水培30 d,處理與對照均未見節間生根現象。可見,金葉紫穗槐的生根類型為側芽基部生根型及愈傷組織生根型2種。這就要求在進行金葉紫穗槐插穗剪切時,下剪口要在芽的下方1 cm處,方能較快生根。 2.4 金葉紫穗槐水培生根時間 金葉紫穗槐插穗經水培后所需生根時間反映該樹種生根的難易程度。金葉紫穗槐不同直徑插穗經200 mg/L華諾聯邦生根粉處理2 h后水培生根時間見表4。表4顯示,D≤0.5 cm、0.5 cm 3 小結與討論 綜上分析,金葉紫穗槐水培生根時,選用100 mg/L的ABT1號、ABT2號及200 mg/L的華諾聯邦生根粉處理直徑0.5~1.0 cm金葉紫穗槐插穗后,能夠獲得93.1%、90.5%、97.5%的生根率,華諾聯邦生根粉最適宜做金葉紫穗槐的生根劑,ABT1號生根粉次之,ABT2號生根粉最差。選用D≥1.0 cm的一年生金葉紫穗槐萌枝,最快在第8天露出生根點。一年生的枝條,直徑越大生根率越高,在進行金葉紫穗槐扦插時,選用一年生枝條的中下部為宜。金葉紫穗槐水培較易生根。 金葉紫穗槐也可以播種方法進行繁育。播種繁育的問題有兩個。其一,由于其種子堅硬,需要進行播前催芽處理,即便如此,也會出現發芽率、發芽勢不高,發芽不整齊的現象;其二,由于授粉父本混雜,無法控制,通過播種方法繁育會產生變異現象,造成金葉紫穗槐品質不純。因此,需要通過無性方法繁育金葉紫穗槐,方能保持其優良性狀。本研究找到了快速繁育金葉紫穗槐的方法,為在短期內規模化大面積繁育北京地區這一鄉土彩葉樹種提供了依據。 關于水培環境條件,溫度、光照、換水次數對生根有顯著影響。試驗中發現,把水培容器放置在暖屋(20~23 ℃)及涼屋(10~15 ℃)時,暖屋比涼屋生根快。換水次數直接影響生根的質量,一天中至少要換水2次,早晚各1次,才能夠保障水的新鮮,生根健壯,插穗腐爛率低甚至不發生腐爛現象。一天換水1次或2 d 1次,插穗很容易腐爛,新生的根點易回縮,幼根易老化變褐色。因此,勤換水(每天2~3次)能夠加速生根,提高根的健壯度。光照方面對生根的影響,從插穗上不定根的生出部位(陰陽面)即可反映出來。試驗中把水培容器放置在陽光直射處,看到生根點先是從金葉紫穗槐陰面側芽基部露出,而后才是陽面長出不定根,表明陰暗有利于生根。關于水培生根位置,試驗中金葉紫穗槐的生根部位為側芽基部及愈傷組織,把帶有生根點的金葉紫穗槐插入花盆中10余天后取出觀測,在節間韌皮射線處也會生出不定根來,可見,金葉紫穗槐的生根類型應有3種,即側芽基部分生組織生根型、愈傷組織生根型及韌皮射線生根型??赡苁遣逅肷?,側芽萌發,自我制造營養物質與生根素,刺激了韌皮射線生根,促進了成活。這與許多植物如金葉女貞、木槿、大葉黃楊等扦插生根有類似的現象,表明植物生根與發芽是一個相互促進的互補關系。 參考文獻: [1] 賀士元,邢其華,尹祖棠.北京植物志[M].修訂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438. [2] 崔 迪,王力剛,張迎新,等.紫穗槐在公路邊坡上的應用技術模式[J].防護林科技,2013(5):80-81. [3] 紀明山,劉 暢,李修偉,等.紫穗槐種子殺蚜活性初探[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2):208-210. [4] 王印川.紫穗槐及其經濟利用價值[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4(1):21-23. [5] 李琳玲,曹曉娟,程 華,等.豆腐柴枝條水培生根的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1):123-126. [6] 張翠玲,譚樂和,陳 鵬,等.MS培養基和IBA對糯米香茶水培生根的影響[J].熱帶農業科學,2012,32(12):23-25,32. [7] 陳常理,韋茂兔,朱開元,等.生長調節劑對4種觀葉植物水培生根的效果比較[J].農業科技通訊,2008(8):69-70. [8] 吳 敏,吳立勛,徐世鳳.湘林黑楊新無性系不同部位水培生根性狀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08,35(5):23-26,32. [9] 朱玉球,童再康,黃華宏,等.紅葉石楠硬枝水培生根試驗[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21(1):28-32. [10] 翟書華,郭麗紅,陳子牛.不同植物激素與培養液對米蘭插條水培生根的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7,26(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