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蘭
摘 要:隨著我國形勢的改進與發展,在稅制改革中提出了“營改增”的策略,“營改增”其實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具體是指將以前的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而在增值稅中只對產品項目或者是服務類進行增值納稅,減少重復納稅的項目環節,這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我國的經濟轉型提供比較有力的支撐,并且在以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中,這種政策對企業的經營也有一定的好處,所以,企業應該加強適應“營改增”這種策略,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影響
“營改增”從2011年起就開始在上海進行試點改革,通過近兩年的觀察與發展,在2013年我國開始進行全國范圍的試點改革,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這種政策的提出,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與穩固,并且加強了產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營改增”有效降低了我國企業的繳稅壓力,有效完善了我國的稅后體制,那么,本文就對“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做一定的討論與分析。
一、“營改增”政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1.“營改增”政策對稅務管理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稅務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對企業的計稅基數以及稅款的計算方法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營業額是營業稅的計稅基數,增值額是增值稅的計稅基數,這也會使得企業在稅款的計算上與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還要注意營業稅是價內稅對應的營業額都是含稅的,增值稅是價外稅用于計算銷項和進項的營業額是不含稅的,營改增這一政策推行之后,相關的計算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營改增”政策對財務管理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推行之后,對于財務管理這一方面發生的變化是營業稅的處理方法發生了變化,之前的營業稅的核算方法是比較簡單的,對于收入和成本據實記賬即可,現在的核算方法是收入需要扣除相應的增值稅銷項,支出的時候也應該扣除相應的增值稅,進項后才能列支成本費用,不僅如此,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還應該在應交稅費部門中設立專門的科目來進行核算,“營改增”政策的推行使得企業的賬務管理應該做出一些相對應的調整,對財務處理的復雜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稅負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企業的稅負有一定程度的減少,數據統計,試點企業的稅負都有所下降,占試點企業七成的納稅人受“營改增”政策的影響程度比較大,原因是“營改增”政策推行后這種企業得稅率降低了百分之二,在加上一系列的因素影響,大幅度的減輕了企業的稅負,但不是所有的企業稅負都是減輕的,也有一些企業的稅負是上升的,主要是因為稅前可扣除的成本費用以及流轉稅減少造成的,固定資產的計稅基數發生變化也是主要的原因。
4.“營改增”政策對發票管理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推行后,企業統一使用了增值稅發票,對于一般的納稅人企業來說,增值稅發票無論是領用還是退票、作廢處理等各方面都與營業稅發票有著很大的不同,不僅如此,還多了一項增值專用發票的認證環節,稅務機關對增值稅發票的要求也更加的嚴格,這就說明企業要重視對增值稅的發票管理,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來保證增值稅的發票不會出現問題。
5.“營改增”政策對財務人員素質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相關的法律政策,還要對增值稅發票的使用方法熟悉掌握,能夠正確的使用以及保管發票,這就需要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進行進一步的提高,使得財務人員能夠滿足公司的發展需求。
二、企業財務管理對“營改增”政策推行的應對方法
1.對企業稅收籌劃管理工作進行加強
國家推行了“營改增”政策之后,對企業的稅收方面有巨大的影響,所以企業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就要建立起稅收籌劃管理部門,這個部門的員工需要的是原來的財務部門管理人員,同時還應該多聘請一些這方面的專家,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指導,是的他們盡快的適應這項政策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作用,了解這項政策的內涵,有任何情況時,能夠積極應對,免得手足無措,可以利用“營改增”來調節自身的業務,來達到降低企業稅負的能力,對于一些試點來說,“營改增”政策還會給企業帶來一些壓力,作為試點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要根據政策的要求和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對稅收籌劃工作做出一定的優化,通過企業流通這一環節,可以達到轉移稅負,這是一些企業管理人員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可以減少企業需要上交的納稅值。
2.對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進行改進
面對著“營改增”政策的推行,企業必須要對傳統的會計核算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進,首先是財務人員一定要完全了解新政策的相關規定,并且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會計核算方法進行改進,對企業的記賬方式也要做出完善,比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該設定一些應繳稅值與應交增值稅值得賬戶,還要對一些賬目進行明確標志,還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按照正確的方式將各項金額填寫在賬目之中,稅務有關的部門檢查時將會很方便,還有一點是,營業稅和增值稅不是同一種稅務項目,這樣就會使得現在的計算方法與之前的核算方法產生較大的差異,最后一點是企業相關人員在編寫財務報告時,應該注重編寫的方式,企業還應該保證工作的完善性,來應對“營改增”政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3.對業務的培訓和交流進行加強
隨著“營改增”政策的推行,企業的稅務核算方法變得困難,讓我們認識到,只有加強對“營改增”政策的法律認知,把握新政策,才能應對將要面臨的事情,才能做好相關的任務,企業還應該與稅務機關做到良好的溝通,對營改增政策要掌握最新的變化,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與稅收機關加強聯系,更好的學習與稅收相關的政策。
4.制定合理的企業經營策劃案
企業實施營改增的政策后,在會計與管理方法等方面產生了不小的變革,對于當下的新形勢,財務部門應該及時調整財務的管理制度,將企業預算與經營規劃的制度相符合,來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發展戰略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并逐漸形成有效的體系,“營改增”政策推行一段時間,但是還有一些問題仍然存在著爭議,例如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針對這一情況,企業要與稅務機關多進行溝通,對政策的相關信息以及變化的地方深入了解,對于仍然存在爭議的地方,應該及時向稅務管理人員反映情況,與政府方面應該加強聯系,來獲得政府機構的支持,用稅負來增加一部分的補貼,這樣對于企業的虧損將會減少。
5.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加強
財務人員是企業事務管理的主要執行人員以及負責人員,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對財務管理的質量有著最為直觀的影響,“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財務管理部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需要企業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來適應稅收制度的變化,財務人員也應該跟緊企業的改革步伐,做出相對應的變化,提高自身的技能,來適應企業的變化,同時企業還應該對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加強,樹立職業道德以及社會責任感,確保相關的財務人員能夠正確使用增值稅的專用發票,企業還應該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將相關的政策以及注意事項傳達下去,平時督促財務人員對其加強練習,盡快熟悉,提高發票的利用率以及正確率,還要對企業的員工加強國家的相關法律,對稅收政策深入研究,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并將相關內容落實到工作中。
三、結語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不僅關系到試點企業自身的利益,對其他相關的企業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處,減輕了企業的稅負,對市場有很大的利益,對我國的經濟結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優化,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不僅如此,還能夠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但是相對的,營改增政策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針對這一政策做出一系列的改變,只有這樣才能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才能使我國的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智斌,趙艷麗.淺析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314+316.
[2]張宏梅.淺析“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現代國企研究,2016,(22):19.
[3]吳麗霞.“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完善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6,(24):118-119.
[4]李浩,閔雪.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體會[J].品牌,2015,(12):212+214.
[5]楊全明.淺析“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0):48-49.
[6]王敏.淺析“營改增”對廣電網絡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新西部(理論版),2014,(19):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