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美
摘 要:文藝復興運動起源于14世紀的意大利,直到16世紀很快蔓延至歐洲其他國家,它是一場文化啟蒙運動,對于文學、哲學、美學、宗教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然與人是文藝復興美學的對象,這一時期的美學之中心概念就是和諧。
關鍵詞: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西方美學
一、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是指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復興,實際是歐洲市民階級通過復興古典文化的形式,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發動的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封建運動。它醞釀于14世紀,15至16世紀達到高潮。文藝復興的實質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主要歌頌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它主要的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它的發展過程是由意大利傳到西歐;由文學藝術轉向自然科學。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主張,藝術要從人的技藝上升到哲學智慧的高度。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在人與神的對立中發現了人,并將藝術引向了人,但對人的了解還是抽象的,還不了解人本身也是矛盾的對立物,不了解理性與存在、認識與情感、思維與感覺、個人與群體的同一是通過矛盾運動實現的。
二、美學思潮
中世紀美學思想復雜而又矛盾。它既是神學的附庸,又有反神學的東西。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高揚世俗美,高揚人性、人權,為人的解放服務,整個藝術充滿了人文主義美學思想。崇揚人的存在、世俗生活的基礎,注重人的個性解放精神。自然與人是文藝復興美學的對象。這一時期的美學之中心概念就是和諧,即“各部分對整體的平衡”。人文主義美學思潮的主要特征是:重視現實生活的美,崇尚自然美和人的美;為美和藝術辯護;把文藝反映現實生活提到首位。
1.達芬奇的美學思想
達芬奇的繪畫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他提出的口號:誰不尊重生命,誰就不配有生命。經驗論和泛神論是達芬奇美學思想的哲學基礎。達芬奇的美學思想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鏡子說,他認為“畫家的心應該像一面鏡子,永遠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攝進來,前面擺著多少事物,就攝取多少形象”。這是強調真實性是繪畫的審美標準。通過心靈的真實反映表現自然的原始狀態,這就是創造美所要達到的基本要求。第二點是繪畫是最高尚的藝術。他認為繪畫是藝術模仿自然和藝術創造美的結合;繪畫優于詩,繪畫優于音樂,繪畫優于雕塑。
2.米開朗基羅的美學思想
米開朗基羅是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筑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品有《大衛》、《創世紀》。米開朗基羅的美學思想有三點:第一點,藝術是神所創造的作品的反照,神賜予藝術家以天賦。他認為“高尚的藝術,它并非源于塵世,而是上帝的贈品。”“優美的繪畫不是什么別的東西,而是上帝的完美創作的反照,是對上帝的完美創作的生動描寫的仿效”。
第二點,藝術創作的關鍵在于藝術家預設的“美的理念”和“美的形式”。首先,藝術創作必須包含著藝術家預期的目的和預先在頭腦中完成的美的形象,因此藝術構思就是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其次,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就是“去蕪存菁”的、不斷追求作品的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過程,在這一環節中,藝術技巧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件藝術作品是否完美,作品是否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另一方面在于藝術家在創作開始時所構想的形式本身是否完美。
三、人文主義作品中的美學觀點
人文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市民階級的一種社會思潮。就其主流來說,人文主義代表了新型市民階級的利益。它宣揚以人為本,贊美人的力量,謳歌世俗生活,鼓吹個性解放,實質上它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最初表現形式。人文主義發源于14世紀的意大利,繼而傳播到整個歐洲,形成宏大的文化思想運動。
1.喬萬尼·薄伽丘的觀點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杰出代表,人文主義者,“歐洲短片小說之父”。他的代表作《十日談》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十日談》歐洲文學史上第一步現實主義巨著,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貫穿人文主義思想,肯定了現實美和人性美。
他提出的美學思想有兩點:第一點,發現和肯定人性美、自然美,他認為自然美可以陶冶性情,恢復了自然的本來面貌,肯定了自然對人的深刻影響,使自然擺脫了神秘的、惡魔的色彩,表現了人類審美能力的提高。第二點,美學思想核心:為藝術和美辯護。這也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美學的基本方向和特色之一。第三點,詩即寓言:詩把真理隱藏在虛構后面,離不開想象和虛構,在作品里運用了最深刻的思想。
2.但丁的觀點
他在《神曲》中肯定現世生活的意義,認為它不只是來世永生的準備,而且有其本身的價值。詩中顯示出但丁對現世生活、斗爭的興趣。詩中強調人賦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對自己的行為負有道德責任,在生活和斗爭中應遵循理性指導,要象一座堅塔一般。詩中熱烈歌頌古今英雄人物,作為在生活、斗爭中的光輝榜樣。《神曲》還表現了但丁作為文藝復興的先驅,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提倡發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詩中贊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對古典文化推崇備至:稱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家的大師”,荷馬是“詩人之王”,稱維吉爾是“智慧的海洋”、“拉丁人的光榮”;還以贊頌的筆調描寫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奧德修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動,在遠征特洛伊勝利后,堅持航海探險的英勇行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來不是為了像獸一般活著,而是為了追求美德和知識”。
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音樂等藝術領域,這些領域產生的許多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欲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
文藝復興是一個偉大的時期,它的出現不僅僅影響了西方,是影響了全世界。文藝復興美術是意大利美術最高和最輝煌的成就。這個時期各種藝術流派風起云涌,藝術大師層出不窮,為意大利美術乃至整個西方美術的發展,奠定了崇高的地位和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車銘洲,《西歐中世紀哲學概論》第三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2]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凌繼堯,《西方美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