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波
教學氛圍為保證教學質量提供了一個環境背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充分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讓數學思維調理更加清晰,更具有邏輯性,能夠整合處理各種數學信息,從而形成系統化的數學知識儲備。對于高中生來說,數學課堂的氛圍有利于他們吸收數學知識的養分,有利于在充滿活力的氛圍中展現自我、展現個性,自覺思考問題,自發地與其他學生討論數學問題,驗證數學結論,探究數學過程,實現高中數學知識的自我建構。學生既從外顯的言語交流中縮短了距離感,又從深度融合和個性解讀里實現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鞏固、運用和創新。因此,高中數學教學營造氛圍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的一個環節。
一、教師是營造良好氛圍的主推手
作為高中數學教師來說,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其責無旁貸的任務和職責,教師應該本著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對整個教育事業負責的態度,清楚地認識到環境因素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將如何營造教學氛圍作為設計中的一項,是用平鋪直敘的敘事來做數學課堂教學的引言,還是用帶有疑問、能吸引學生學習欲望的數學問題作為開場白,這無疑都是為了讓數學課堂教學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使教學氛圍從一開始就能夠成功渲染學生的學習心理。
例如,在教學《推理與證明》這一課時,教師向學生展現一些著名的不等式命名來歷,借以向學生講授數學名家的故事,讓學生先了解后認知,創設提高生解題水平和數學能力的氛圍。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要練就與時代同步的敏銳捕捉力,掌握高中生的心理訴求,組織新穎的教學過程,融洽師生、生生關系,拉近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創設一些與現實生活更為貼近的數學實例,引導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從埋頭苦學到暢所欲言,交流解題的心得體會,拓展數學思維,提高靈活的數學運用能力。這樣,營造教學氛圍的藝術性會更為鮮明。
二、學生是凸顯良好數學氛圍的主角
進入高中,面臨著并不遙遠的大學之夢,有的學生能夠一開始便理清思路,設定自我的高考目標,自覺投入高中數學學習之中。但也有學生還未進入狀態,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在學習數學時,一副滿不在意的樣子。因此,教師要精研學情,營造數學教學氛圍,從學生主體出發,選擇適合學生數學認知和發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凸顯主角身份,從而在良好教學氛圍的影響下,提高對高中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自我的認知系統,躍動頭腦,展開思維,對數學問題不再有畏難情緒。
例如,在教學《概率》一課時,教師通過創設具有懸念的開場問題引領學生去了解和認知概率,“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場嗎?想必去過游樂場的同學都玩過打鴨子吧,如果小明打中鴨子的概率是50%,小華也是,那么,兩個人同時打中鴨子的概率是多少?”教師的話音剛落,已有學生脫口而出“100%”,但很快,學生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回答充滿了不可能,心中疑團該如何解開?教師鼓勵學生先相互討論交流,為即將展開的概率教學埋下伏筆。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在緊張中感受活潑,變枯燥為有趣,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角,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會提高,解題的思路會更加開闊,思維不再受到局限,原來苦苦冥想的數學思路或許會在與其他學生交流之中得到啟發,也或許學生敞開心扉接受教師和其他學生的真誠幫助,讓自己學習數學的熱情變得更加高漲。
三、有效形式是良好數學氛圍得以實現的載體
營造良好的高中數學教學氛圍,考驗的是教師的智慧,以往“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現象已經成為禁錮學生思維的呆板僵化模式,教學效率不高,教學質量令人擔憂,甚至會影響高中生的能力,限制他們的視野。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激情逐漸懈怠,機械地“為學而學”,容易使其心理遭受壓力,情緒受到影響,動力不足,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因此,面對現代教育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是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例如,《圓錐曲線定義的運用》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缺少了感性方面的認知,將會給學生帶來理解數學知識的困惑,也會讓學習氣氛顯得枯燥。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把抽象的知識變成生動的知識,讓理性的知識變成感性的認知,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打開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又如,把復雜的數學問題分解展示,簡單表現出來,引領學生進入教學過程之中,從頭至尾先解決每一步驟、每一小問題、小任務,最后系統化地串聯起來,這一過程被教師隱形的教學主線所牽引,最終形成學生的知識建構體系。多種切合實際的教學形式方法,成為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載體。
總之,數學知識最終被學生接納、消化、運用是與高中數學教學氛圍的營造緊密相連的,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才能真正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際價值,真正在有內涵、有深度的氛圍中獲得數學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樂于努力鉆研數學問題,從而靈動思維、開發智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