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增
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班班通”資源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符合他們思維發展的直觀性,讓原本靜態的教學課堂變得形象生動,更深層次地實現對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加直觀。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借助“班班通”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下內容就是借助“班班通”資源打造卓越課堂的具體策略。
1.借助“班班通”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在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數學課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教學中很多優秀的學生都是因為對教學課堂感興趣,愿意花精力去學習,只有有了學習的動機,學生才會更好地學習??墒莻鹘y的小學數學教學比較枯燥,主要是教師只進行單純的知識講解,而利用“班班通”可以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它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生動直觀的音樂展示或者投影的運用形式,改善枯燥的課堂教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充分地展示了數學教學知識。比如,在教學小學數學“長度單位”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投影儀,把教學的主題展示到大屏幕上,并標出重、難點,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直觀的教學畫面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便能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2.利用“班班通”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遇到新鮮的事物都想要探索和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教學知識更好地被學生吸收,可以應用“班班通”設備進行輔助教學,讓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集形、聲、色于一體,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會比較好。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認識時間”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制圖軟件,在大屏幕上制作鐘表,利用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鐘表的認識和理解,同時讓他們感受時針、分針、秒針的區別,從而更好地認識時間。在正式開始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對計算機進行操作,讓制作的時鐘可以走動,并且清晰地聽到秒針走動的聲音,滴答滴答的聲音把學生帶入固定的情景中,秒針轉動一圈就是一分鐘,從而加深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用大屏幕展示不同的時間點,引導學生認識時間,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知道時間一分一秒在流逝,使他們建立時間觀念,讓學生對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學資源豐富的情況下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其對數學更好的學習,并從教師的教學設計中懂得另一層的教學意義,讓數學課堂不僅僅停留在課本中。
3.利用“班班通”資源,解決數學教學的重、難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的表現形式很多,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實現對教學的具體形象展現,讓教學更加直觀,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對這些概念和公式進行背誦,在習題的練習中對這些公式進行生搬硬套,可是這樣的教學只是暫時的,學生沒有真正領悟公式和概念的意義,時間久了也記不起來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難以靈活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班班通”,利用多媒體技術讓數學學習具象化,使學生對數學公式和數學概念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能真正地吸收這些知識,在遇到教學難點時,會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另外,由于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還未成熟,對課本知識很難快速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把教學重、難點更清晰和直觀地展現出來,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重、難點的理解。
4.利用“班班通”資源,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都以教師為中心,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與教學要求是相互矛盾的,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而借助“班班通”可以優化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電子資源開展教學,可以更好地分析教學重、難點,整個教學設計都圍繞學生,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這樣不僅優化了教學模式,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班班通”資源,對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其實“班班通”并不是讓信息技術完全取代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它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相互存在、相互補充的,能實現數學課堂的高效率。但是在運用“班班通”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必須不斷思考,讓它與教學實踐更完美地融合,最終把更優質的教學資源有效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真正打造數學的卓越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