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鴻
【摘 要】伴隨科技的迅猛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孕育而生,機電一體化是在傳統機械的基礎上,融合電氣知識、計算機控制技術而實現的對于設備的智能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實現了機械制造行業的一次突破,帶來了機械領域的一場革命。有鑒于此,文章討論分析了部分機電一體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有助于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自動化;計算機技術
當前,中國的機電一體化尚不成熟,還處于發展階段,如果在機械領域引入機電一體化理論,不但能夠優化機械生產效率,同時也將帶來機械制造行業經濟利潤的增長。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電一體化一般來說被這樣定義,它是一門融合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等多項技術于一體的科學技術。考慮到它涉及了諸多領域,因此由數個部門進行組合而成,這也就意味著機電一體化的產品是科學的、系統的、完整的[1]。在這個綜合部門里,各項技術密切配合取長補短,嚴格把控協作關系,使得機械一體化更加成熟,向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邁進,同時機電一體化也擁有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在機電一體化領域中,產品和系統擁有下列特征:
1.重量輕、體積小。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革新,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等技術孕育而生,他們的使用極大地減輕了設備的重量,當然,在形體方面也變得越來越小巧,設備裝置逐漸向更輕、更小的方向發展。
2.精度高,速度快。同樣也是集成電路的運用,使得裝置的響應速度和處理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就更加符合用戶的實際需求了。
3.較高的可靠性。電磁和激光等高新科技也被用于機電一體化領域,它實現了控制器和傳感器的革新,最典型的就是將傳統的接觸式改革成了更加先進高效的非接觸式,這就解決了之前經常發生的由接觸引起的斷裂、磨損等問題,讓裝置變得更加可靠。
4.較好的柔韌性。機電一體化系統也充分發揮了計算機的優勢,它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模擬出最高效的運動路線,還可以隨時增加新的運動算例,如果沒有較強的擴展性顯然是無法實現的[2]。
二、應用機電一體化優勢所在
(一)提高性能。機電一體化技術就是提高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利用控制技術和數字顯示技術控制設備,借助按鈕完成相應操作,體系內的技術融合簡化了操作的復雜度,讓操作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即以智能化實現“傻瓜式”操作。
(二)方便對機械調試和保養。在機械制造領域,機電一體化的優勢在于可以完成對設備的合理控制,只要在控制端輸入相應的命令,生產流程就會做出對應的改變。另外,在實現機電一體化的同時還要將自動報警系統運用進來,通過它來檢測出機械設備中的故障,然后參照相應的維修手冊進行故障處理,進而確保機電一體化設備運行的更加合理高效[3]。
(三)提高設備安全性。機電一體化就是在一個系統內,將生產、維修、監控、報警等功能融合在一起,顯然,這與傳統機械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就意味著如果機電一體化設備即使在運行中出錯,它也可以自行修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設備的安全性。
(四)增加了使用范圍。對于傳統的機械設備,它能生產的產品太過單一,然而機電一體化卻可以實現產品的多樣性。多樣性的實現就擴大了機械設備的使用范圍,這對機械行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機電一體化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措施
(一)監控系統。上文提到了機電一體化系統已然運用了自動報警系統,同時隨著發展又增加了故障診治系統,這就能更加有效地對工程機械中的液壓系統、傳統系統等功能部分進行監控了。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系統就會自行診斷,找出故障源并進行定位,當然,也會在診斷的同時發出警報通知操作人員。顯而易見,一旦將機電一體化技術運用到機械領域,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益,而且也能使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得到優化,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機械設備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將維修時間控制在最短,同時也延長了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進而實現生產收益最大化。
(二)控制柴油機。在機電一體化設備中,油門系統也在總的控制系統之中,將溫度調節系統和電子調速器組成的控制系統裝備在柴油機上,就可以實現柴油機的自動化控制,繼而將機械設備的經濟性、安全性發揮到最佳。
(三)降低能耗,提高生產率。對于傳統的工程機械而言,它不但消耗了更多的能量,而且還沒有達到應有的生產效率。在將機電一體化技術運用在機械領域之后,耗能高、生產率低的不合理現狀現象得到了極大地改觀。例如,傳統工程機械中,液壓機對能量的使用實際上是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與此同時液壓機還有著極低的生產率,但在我們運用機電一體化技術之后,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將電子監控系統移植在了液壓挖掘機之后,經過試驗測試可以看出,設備相較以往幾乎節省了三分之一的能源,同時生產率也上升了近百分之二十,同理,電子調速器如果裝備在了柴油機上,在柴油機進行適配調節之后,即可實現對柴油機能耗的控制,這也就相應提升了采油機的工作效率。
(四)把握機電一體化應用的基礎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包含多門學科,涉及內容廣泛而深刻,由于篇幅有限,下面就重點介紹以下三點:①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在技術層面來看,CIMS巧妙的融合了工作人員、生產管理以及自動化控制,實現在原料、設計、生產、出貨整個過程的全局控制。②現場總線,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負責設備、儀表的數字化通信。實踐證明傳統模式的信號傳輸技術是不能滿足現代生產的要求了,故而就應該借助現場總線技術進行技術革新。③交流傳動,在機械設備中傳動系統就是整個機器的核心系統,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交流調速技術的進步。因為在實際生產中交流傳動技術比直流傳動更有優勢,因此交流傳動技術取代直流傳動技術也是大勢所趨。
四、機電一體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一)數字化。微控制器所取得的技術上的進步,加快了機電產品向數字化領域邁進的步伐,而真正奠定機電一體化向數字化過渡的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突破,機電一體化中的軟件產品如要達成數字化就必須滿足一些條件,它需要一定的穩定性、易操作性、自我診斷能力等優勢。
(二)網絡化。局域網技術的應用,再加上現場總線技術的融入,使得家用電器網絡化成為了現實。在家庭中,我們可以將所有電器設備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物聯網,享受技術發展帶來的便利。有鑒于此,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應該向網絡化靠近。
(三)智能化。生產實際中的機電產品要想發揮最大效益,就必須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它需要對產生的問題進行判定,根據內部存入的數據為依據進行決策。例如,在CNC數控機床上加入人機對話等。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產生,對機械制造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伴隨著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軟件技術的發展,機電一體化技術也變得愈加成熟。機電一體化技術也正逐漸的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并終將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 劉尚林.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現代工程機械中的應用[J]. 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 2016(9):126-127.
[2] 席忠, 牛翠英, 王佐. 剖析鋼鐵制造業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使用[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4(23):117-117.
[3] 許葳葳.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分析[J]. 時代農機, 2017(4):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