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寧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開展現狀與趨勢做出研究,以促進全國啦啦操的開展。
【關鍵詞】遼寧??;中小學;啦啦操;現狀
一、前言
啦啦操運動是在音樂的襯托下,通過隊員身體動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體現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并追求團隊榮譽的最高境界。啦啦隊運動始創于1880年的美國校園,最早出現的形式是觀眾為本隊加油吶喊。啦啦操充滿激情激情,時尚的表演,極強的感染力,團隊意識的完美闡釋,使其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青少年,發展迅速,風靡全球。2001年引入我國,仍屬于新興運動,隨著2004年大體協組織編排了“水晶級、黃金級、白金級、鉆石級”規定啦啦操套路,對啦啦操運動相關理論和技術進行了系統科學的推廣培訓,制訂了裁判員等級資格制度,啦啦操成為一項正式的體育運動項目。2009年全國啦啦操錦標賽、系列賽和冠軍賽成功舉辦,啦啦操成為國家體育總局發展最迅速的一級官方賽事。
目前,啦啦操在遼寧省中小學的發展較好,隨著近年來啦啦操錦標賽比賽在沈陽市的順利舉辦,推動了項目在全省的開展。但對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發展現狀的研究較少,是制約我省中小學啦啦操項目發展的主要原因。對遼寧省啦啦操項目開展現狀研究分析其趨勢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項目開展現狀與發展趨勢作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中國期刊優秀碩博論文數據庫、中國知網數據庫、讀秀學術搜索,搜集了關于啦啦操項目開展現狀的相關文獻資料,并對其進行了梳理和思考。2011-2016年全國,省市啦啦操比賽秩序冊進行分析整理,全面了解與本研究相關的內容,認真閱讀后進行邏輯分析,為論文的撰寫提供合理的理論依據和開闊的研究思路。
2.訪談法
對遼寧省啦啦操項目相關專家、參賽隊教練員及裁判員、運動員就目前“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開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訪談,了解開展現狀、遇到的問題、解決的對策,為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3.問卷調查法
制定《遼寧省中小學生啦啦操開展現狀與制約因素調查問卷》,學生,教師設置不同的問卷,調查對象為遼寧省十二所中小學生校啦啦操項目開展中的學生和教練員。問卷共發放300份,全部回收,可信度高。問卷就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開展現狀與趨勢進行全面的調查。
4.數理統計法
本研究運用多指標綜合評價法等統計學的方法對問卷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運用Excel軟件對調查和統計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分類和統計,得出論文所需要的結論依據。并利用spss軟件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測。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學校對啦啦操項目開展的重視情況
遼寧省中小學在開展“大課間”活動中,十二所中小學有六所把新興的啦啦操項目引入。啦啦操以其豐富多彩的動作元素,活力四射,熱情奔放的表演形式,極強的感染力被中小學生所喜愛。校領導看到了啦啦操呈現的這種特色,比較重視。
(二)學校經費投入的基本情況
啦啦操項目在服裝和花球上需要投入資金,目前經費主要來源是學校撥款,遼寧省教委和學校對學生課外活動重視;有專項大課間撥款,這是主要的經費來源。學校撥款加自費的列居第二。有個別學校找到贊助商撥款與學校撥款,加學生自費相結合的形式籌集資金位居第三位。資金是否充分滿足啦啦操開展需要,是制約該項目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場地設施基本情況
目前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項目開展中場地設施基本能滿足運動發展的需要。大部分的訓練場地是學校室內簡單場館和學校綜合性訓練館進行,少數學校場地設施投入不足,場地受限,只能在空地進行練習。僅有幾所硬件條件較好的中小學有專業舞蹈或健美操場館。場地目前基本滿足需求但器材缺乏,很多場館存在場地維修不到位,有安全隱患,需要重視。
(四)中小學生對啦啦操項目的認識情況
遼寧省中小學生對啦啦操項目非常了解的占總人數的15%,對啦啦操項目比較了解的占總人數27%,所占比重較少。對啦啦操項目一般,不太了解的占總人數58%。目前遼寧省中小學對啦啦操項目宣傳推廣中存在欠缺,學生對項目了解不足,制約啦啦操深入開展。
遼寧省中小學生了解啦啦操項目的途徑主要是學校的宣傳板,體育教師講授,所占比例為62%;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了解啦啦操項目占第二位,所占比例為27%;其他方式所占比例較少。目前學校宣傳欄,網絡資源,體育教師的宣傳推廣,教學是學生了解啦啦操的主要途徑。
(五)中小學生練習啦啦操的動機分析
調查顯示學生學習啦啦操的動機只要是:啦啦操表演性強的占20%,認為啦啦操富有感染力的占29%,其所占比例最高,認為具有團隊精神的占30%,表現力、創新性、培養綜合能力分別占10%、6%、5%,其他因素占。不難看出啦啦操在中小學生心中非常有吸引力,鍛煉身體,培養團隊精神,極強的表演性,感染力也是項目吸引人的重要方面。
(六)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教練員情況
從啦啦操教練員性別比例,男教練僅占28%,女教練所占為72%,男女比例差距較大,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教練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教練員年齡25-35歲的有42人,占84%,36-46歲的有8人,占16%,這些教練員帶隊和比賽經驗方面有待提高但對于新事物的學習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些教練員剛畢業不久或是在讀大學生,年輕且充滿活力,教學特點新穎獨特,能很好地與學生融合在一起,但在;結果顯示青年教師比重較大,年輕有活力,教學新穎獨特,教學氛圍好,但帶隊和比賽經驗方面有待提高;中年教師較少,但他們教學經驗豐富,其他項目的帶隊和比賽經驗豐富,但對拉拉操項目了解還有待提高。endprint
調查顯示62%的教練員參與過啦啦操專業培訓,有38%的教練員并沒有參加過啦啦操的專業培訓,說明加大中小學啦啦操教練員的專業培訓力度有待提高,且教練員對自身素質要求也更應該提高,參加專業培訓是對教練員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的有效方式。從啦啦操教練員學習啦啦操途徑調查統計,34%的教練員是通過網絡自主培訓的,26%的教練員是在大學及研究生期間跟隨教練所學習的啦啦操。而接受協會組織的培訓比例占22%。雖然啦啦操開展風風火火但教練員自身需要努力提高項目專業水平,參加各類省市級啦啦操培訓班,提升自己對項目的了解和啦啦操最新的規則與發展趨勢,更好的推動啦啦操的開展。
(七)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開展的趨勢
隨著2011年6月-2016年6月,全國啦啦操聯賽在沈陽順利舉辦,賽事的成功舉辦推動了啦啦操在遼寧省中小學的開展。啦啦操的健身魅力,展現學生熱情,陽光,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極強的感染著學生參與其中,愛上這項運動?,F在開展大課間活動的中小學選擇的項目中啦啦操的比重逐年提高。啦啦操極強的感染力,舞臺表演的觀賞性,讓它充滿了生命力,極大的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F在很多培訓學校,健身會所都有了它的身影,啦啦操開展的迅速和有生命力。
四、結論與建議
(一)加強啦啦操項目的宣傳推廣,促進啦啦操在遼寧省中小學的可持續發展。
遼寧省中小學啦啦操在開展過程中,師生獲得相關理論與發展趨勢的途徑單一,在宣傳,推廣上應該更加多元化。通過展板,黑板報,網絡媒體,演講比賽等形式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啦啦操內涵,推動啦啦操項目的開展。
(二)啦啦操項目培養機制建設不合理,需要重視培訓,提升機制的完備性。
學校所聘請的教練員大多來自高校的在校大學生,本校老師進修后擔任的較少,對啦啦操的理論知識、訓練方法手段、比賽知識掌握較少,遼寧省中小學絕大部分學校開展了啦啦操項目,沒有組建起固定的啦啦操隊,或者是有但不能夠保證長期、有計劃的訓練,是目前啦啦操在遼寧省中小學開展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加強推廣,促進啦啦操項目的長足發展。
遼寧省目前存在中小學教練員參加培訓少參與人群少對啦啦操理論知識、訓練方法和技巧,了解的少,無法把握啦啦操項目變化特征,對項目理解不夠深刻啦啦操教練員應該堅持系統理論學習與技能學習并重,以理論做指導,使訓練更有針對性,提高訓練效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啦啦操隊伍。學校是啦啦操發展的主陣地,啦啦操進校園以及在校園內的發展與領導的關心和重視程度有很大關系。大多數學校領導對啦啦操的重視程度一般,沒有把啦啦操擺到與其他體育類項目同等重要的置,這是影響啦啦操在校園內開展的一個不利因素,針對這種現象希望各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引起各學校校領導對啦啦操項目的重視,開展多種多樣的校內外體育活動,做到百鳥爭鳴、百花齊放,校園活動更加豐富精彩。
【參考文獻】
[1]孫丹.全國啦啦操聯賽現狀與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2]廖怡芳.中學啦啦操與校園文化建設[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8):26-27.
[3]馬敏.啦啦操文化與校園文化互動效應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
[4]高銀華.中小學開展啦啦操的可行性[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308-3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