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影
摘 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家基本建設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工程質量監督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工程質量監督領域實現了有法可依,依法執監。同時,伴隨著新版《建筑法》、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標準等國家一系列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的頒布實施及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監督管理法規體系已基本形成,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步入了依法執監的正常軌道。同時,30年來形成的基礎分部、分部主體、竣工驗收三部到位等級核定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的工程質量監督運行方式,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以及社會經濟的調整發展,也出現了諸多的矛盾和問題。
關鍵詞:監督工作;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7-0075-02
1 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社會認識偏差,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被當成工程質量的責任者
原有的GBJ300—88工程質量驗評標準,形成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監督過程中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因而造成執法身份的混亂。工程質量“誰核定,誰負責”,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變相成為工程質量的責任者,而直接參加工程建設的各方責任主體,反而“袖手旁觀”,進而顛倒了市場經濟活動中產品的制造者為產品直接負責的規律。而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職責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的行為在外人看來就是代表著政府行為,所以,只要工程質量上有什么問題,老百姓首先就找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從而連累政府也連帶擔責。而2001年實施的GB50300—2001驗收標準,雖然實現了驗評分離,監督模式也從核驗制轉成了以監督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及抽查實體質量的巡查抽查制,但慣性使然,許多單位在建設過程中仍然依賴監督單位,不認真履行自己的主體責任,造成監督部門背負著沉重的社會及行政責任。
1.2 過分依賴工程實體質量監督,因而出現質量行為的全面監管缺陷
建筑工程工期長、多專業、多工種和材料設備多品種的特點,決定了以往的只注重各分部分項檢驗批實體質量的檢查驗收,把自己等同于監理公司的角色,而忽視了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讓自己代替各方責任主體落實各自的主體責任的監督方式,事實證明是出力不討好的行為,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僅針對實體質量的監督方式,從客觀上只對施工單位生產的產品進行了監督檢查,而沒有對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質量行為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有效監督,沒有將之納入監督范圍,從而造成將所有責任攬到質監站身上,不利于建設整個過程各個環節的有序進行,更不利于質量監督事業的健康發展。
1.3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現有狀況,尚不能保證政府監管的有效性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經過30年的發展,機構隊伍建設、裝備建設、制度建設有了極大的提高,為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但是,目前的現狀仍然不容樂觀。機構編制不健全,人員配備不到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不愿進入這個行業,經費不足,裝備落后等問題仍然得不到有效解決。這將直接制約了監督機構壯大發展,監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 監督事業發展對策
根據新版《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住建部5號令》等一系列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以及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標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根據建筑業不斷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工程普遍實行監理的情況下,認真思考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角色和職能的變化,積極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改革,健全執法運行機制,建立工程質量管理與監督的新模式。
(1)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監督告知及“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提高監督執法的透明度,使權力置于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建設工程從辦理了質量監督注冊手續開始,參建各方責任主體有必要了解監督部門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而監督部門就應該認真研究工程特點,制定詳細的《監督工作計劃》,并在首次進場時召開監督交底會,一次性告之各方責任主體,使之明確各自必須履行的主體責任。例如:我站在工程正式開工前,圖紙會審技術交底的同時,向甲方、乙方、監理方進行《工程質量監督工作計劃》交底,把我站的工作方式、程序、方法、內容、手段等以書面形式告知甲乙雙方及監理方,使之明確各自的責任,更好地為工程服務。
(2)建立依法監督機制,確保監督執法公開透明。在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依法監督機制,是確保監督機構行為合法有效,避免人為因素的重要手續。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一個項目必須委派兩名以上監督人員,并按規定持證上崗。在日常工程質量監督和調查違法違規行為過程中,推行“一人為私,兩人為公”的執法理念。同時規定不同級別的監督文書分別由各科室的監督人員、科長以及站領導按權限范圍簽發,形成嚴格的層級管理體系,保證執法檢查和處罰的嚴肅性和準確性,實現依法執監。
我們保山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自2014年3月新一屆領導班子建立后,按照市住健局黨組及領導班子的要求以及省站關于質監系統培訓會議的精神,認真梳理存在問題,迅速制定了《保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程序及內容》,按照十八大“互聯網+”的要求,開發了“保山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系統”,通過一代二代的開發升級,在2017年1月1日該系統的完整版正式上線運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從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注冊手續開始,到施工過程動態監督,到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整個過程,形成了系統的、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特別是建立了以監督組(2人以上)為基本單位的質量監督工作模式和“互聯網+監督”的創新監管模式,改變了以往落后的監督方式,切實體現了《行政許可法》的宗旨,步入了依法執監的正常軌道。
(3)建立主動的質量監督模式,做到服務與執法有機結合。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針對工程質量監督過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大環節,在做好過程監督和工程各參建方違法違規行為的嚴肅查處的同時,加強工程質量的事前監督,提高監督工作的預見性、服務性。當工程質量出現下降的趨勢或工程施工到難點部位、易出現質量通病的部位時,監督人員應及時到現場提示和指導,以此扭轉滯后監督、被動應對的局面。建立以工程項目為單位的動態監督管理檔案,隨時了解每個受監工程的實時狀態,以便制定有效的措施,杜絕施工質量事故的發生。這時信息化監管系統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endprint
(4)依據《住建部5號令》及《云南省住建廳37號公告》,建立以參建各方行為監督為主導,工程實體質量監督為重點的機制。
工程建設五方責任主體即:建設、施工、勘察、設計、監理,是工程質量主體責任的承擔者,監督機構應按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以及2017年3月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迅速理清思路,調整和彌補短板,圍繞“落實主體責任”和“強化政府監管”兩個重點,堅持質量安全行為與工程實體質量安全并重,嚴格監督管理、嚴格責任落實,真正從運動員變成裁判員。建立施工過程動態監督檔案,以信息化平臺為手段,建立對全過程質量行為和實體質量進行監督的機制。推行各方責任主體及工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并利用信息化平臺及時向社會公布。對參建各方的不良行為予以記錄上報,并與招投標、資質年審、資質升級、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等相結合,各部門互相聯動,齊抓共管,獎優懲劣,才能使工程質量發生質的飛躍,參建各方的管理水平迅速邁上新臺階。
(5)監督機構應不斷加大自身建設力度,努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建立一支業務過硬,思想過關的監督鐵軍。
面對日新月異的建筑市場,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層出不窮的當今時代,如果我們監督人員不刻苦學習,努力汲取新的知識,我們將被這個時代所淘汰。不僅如此,還應不斷完善質量監督手段,增加檢測設備,改變傳統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檢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質量監督的工作水平。加大與兄弟地州及省站的溝通、學習、交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貫徹落實上級領導部門的指示,為工程質量監督模式的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
(6)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不斷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監督制度,嚴格遵循質量監督程序,充分發揮各方責任主體的主導作用,依靠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充分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監督管理工程質量活動,不斷探索和實踐適應新時期要求的質量監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規范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7)質量監督機構還應加強領導干部隊伍的思想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和黨的民主集中制,不斷進行黨的政策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筑起反腐倡廉的堅固防線,純潔自己的社交圈,凈化自己的生活圈,規范自己的工作圈,管住自已的活動圈,始終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風,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專家型”領導。以身作則教育自己的職工,使之保持昂揚的斗志,為我們的質監事業再立新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