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心如
(山東省壽光市第一中學2015級高二24班,山東 濰坊 262700)
數形結合,我的數學解題法寶
梁心如
(山東省壽光市第一中學2015級高二24班,山東 濰坊 262700)
結合高中生平時的解題經驗,概括數形結合方法的應用要注意雙向性、等價性和簡單性等基本原則,通過坐標系、構造、轉化幾種主要途徑作為應用數形結合的突破點.
數形結合;解題方法;變換
縱觀做過的高中數學題,巧妙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問題中,在求函數的值域,最值問題中,在求復數和三角函數問題中,運用數形結合方法,不僅直觀易發現解題途徑,而且能避免復雜的計算與推理,可以大大提高做題的速度與正確率,對選擇題幾乎可以做到秒殺.數形結合的關鍵是“以形助數”.結合本人的解題經驗,概括數形結合方法的應用要注意雙向性、等價性和簡單性等基本原則,通過坐標系、構造、轉化幾種主要途徑作為應用數形結合的突破點.由數變形,由形變數,數形結合,動靜變換.
由數到形在解題過程中一般根據不等式,作出不等式表示的區域,根據圖形得到問題的答案.

例1 已知:x,y∈R,且x2+y2+2y≤0,求證:
x2+y2+6x+8>0.
解析
在直角坐標系中,已知條件可以轉變為:x2+(y+1)2≤1,表示圓心在(0,-1),半徑為1的圓面區域,求證式為:(x+3)2+y2>1,表示半徑為1,圓心為(-3,0)的圓外部.
從圖形可知:圓面x2+(y+1)2≤1上的點在圓(x+3)2+y2=1外部,那么得出:(x+3)3+y2>1,即x2+y2+6x+8>0.
一般應用于求函數值域或某些系數的求解.
例2 已知函數f(x)=ax3+bx2+x(a,b∈R且ab≠0)的圖象如圖,且|x1|>|x2|,則有(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分析由圖知函數f(x)有兩個極值點x1,x2.從而得導函數f′(x)=3ax2+2bx+1的圖象是開口向下、與x軸交于點(x1,0)、(x2,0)的拋物線.又由圖得a<0,從而可以判斷a,b,c的符號.
解由圖象可知:

x(-∞,x1)x1(x1,x2)x2(x2,+∞)f(x)↘極小值↗極大值↘f'(x)-0+0-
∴導函數f′(x)=3ax2+2bx+1的圖象是開口向下、與x軸交于點(x1,0)、(x2,0)的拋物線,
∴a<0,x1+x2=-2b/3a.
由x1<0,x2>0,且|x1|>|x2|知:x1+x2=-2b/3a<0,∴b<0.故選B.
在高中數學解題時,應用數形結合,由形觀察數或由數構造圖,離不開“觀察”、“構造”,需要數形等價進行嚴格邏輯推理,防誤求優.
例3 方程x1/3=2sinx的實根個數是( )
A.3 B.7 C.5 D.9
解析應用圖象法,作函數圖:y=x1/3,y=2sinx.
兩函數為奇函數,只需要繪制x≥0部分就可以.


在高中數學解題時,以動求靜,可以“動”觀點看待“靜”問題,將常數看作是變量的取值,靜止狀態是運動中的“瞬間”,也可以靜制動,用字母表示無限取值,用方程表示動點軌跡,用不等式描述變量極限趨勢,用函數反映事物關系.動靜轉換策略表現為不變量、定值探求、軌跡相交、式子變換、遞推法、局部調整法、交換法等.
例4 一個圓經過點B(5,6),且與已知圓x2+y2-4x-8y+15=0相切于點A(3,6),求圓的方程.
解析化靜為動,將點A(3,6)視為圓(x-3)2+(y-6)2=R2,當R→0的極限值,那么過圓(x-3)2+(y-6)2=R2與已知圓交點的圓方程為:
(x-3)2+(y-6)2-R2+λ(x2+y2-4x-8y+15)=0.

x2+y2-8x-16y+75=0.
上述數形結合是高中數學解題中經常用到的基本思想,在具體解題中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對題目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解題方法才是解題正道,讓數學解題化易,化簡,化熟!
[1]張藝璇.關于高中數學幾何解題技巧之“數”“形”結合策略[J].亞太教育,2015(34).
G632
A
1008-0333(2017)22-0037-02
梁心如,女,山東壽光人,高中在校生.
責任編輯:楊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