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彧?
摘 要:高職院校全面依法治校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高職院?,F行管理中存在管理行政化,缺乏法治化;辦學缺少法治保障,辦學與社會脫節;法治觀念淡薄,依法辦學不實等問題。高職院校依法治校應加強制度建設,體現法治精神;依法辦學,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加強法治教育,落實依法治校。
關鍵詞:高職院校;依法治校;存在問題;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D9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9-0026-02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各類高校的發展環境、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和發展定位發生了深刻變化,積極構建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大學制度,是實現依法治國和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障。2012年國家頒布的《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為各類高校依法辦學做出了總體部署,也對高職院校依法治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院校全面實行依法治校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
一、高職院校推進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一)依法治校是高職院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國高職教育改變粗放式發展模式,突出內涵式發展,積極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體系和實訓體系,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健全教育教學評價規范體系,突出高職教育特色,注重因材施教和以人為本,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迫切需要高職院校全面推進依法治校。
(二)依法治校是高職院校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
高職院校推進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克服行政化傾向和依法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戰,不斷積累教育教學和高校治理經驗,提高高職院校依法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破除原有制度、體制和機制障礙,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實現高職教育教學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推進高職院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和科學化,迫切需要高職院校全面推進依法治校。
(三)依法治校是高職院校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高職院校主動推進教育現代化,提高高職院校管理水平與辦學效益,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激發高職教育活力,切實維護學校、教師、學生各方合法權益,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崇尚教育民主和學術自由,實現高職院??茖W決策、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現實需要。因此,實現教育現代化高職院校責無旁貸、刻不容緩。
(四)依法治校是高職院校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
維護高職院校校園安全穩定,完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優化校園安全運行機制,構建和諧安全穩定校園環境,必須依法規范高職院校辦學行為,建立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提高師生抵御和防范各種不良信息影響的自覺性與能力,預防和化解校園糾紛,防止校園暴力案件發生。全面有效治理好高職院校校園周邊環境,防止社會不法分子對師生進行滋
擾和侵害、干擾正常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活動始終離不開法
治的保障。
二、高職院?,F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管理行政化,缺乏法治化
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政府主管部門和高職院校管理者習慣于運用行政手段實施教育管理,管理的依據主要是各級政府和學校內部的制度文件,重視對學校的權利賦予,輕視對學生的權利救濟,制度取代法律、權力取代法律的現象極為突出,管理方式、手段行政化色彩濃厚[1]。政府對高職院校學科、專業、教學、人才培養的過程和方式等管得太多,對學校人事、財務、辦學規模、招生計劃管得太死,高職院校還未真正得到《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所規定的辦學自主權;管理者主觀臆斷,決策缺乏科學論證和合法性審查,教職工參與程度和知曉程度低,不民主,不公開、不透明現象普遍存在;管理者官本位思想和家長制作風嚴重,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簡單、粗放,不顧及他人感受,不尊重下級和職工以及學生人格等現象時有發生。
(二)高職院校辦學缺少法治保障,辦學與社會脫節
為全面發展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我國先后頒布了《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暫行)等教育法規,由于現行法規缺乏科學性、適應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及高職院校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落后,教育法規應有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高職院校辦學依然僅憑自己的力量單打獨斗,還未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法治合力。高職院校辦學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行政式管理和統一模式要求,導致高職院校千校一面,缺乏鮮明特色;專業設置、就業去向與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行業和企業參與教學不夠,缺乏接收和安置頂崗實習學生的主動性;高校教學受周邊餐飲、住宿等商業活動和娛樂場所等以及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和干擾大。
(三)高職院校法治觀念淡薄,依法辦學不實
《高等教育法》規定了高等學校依法自主確定的辦學規模,招生方案、招生比例、學科和專業設置、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等內容,但高職院校依法自主辦學的權利遠未落實,內部機構設置、干部選拔任用、人員、財務、專業設置等均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學校缺乏自主權?!墩鲁獭肥歉呗氃盒i_展各項活動和依法治校的基本準則[2]。高職院校普遍還未制定《章程》并按其辦事,存在著管理者的權限和職責不明確,決策缺乏民主,具有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內部機構臃腫、設置趨于行政化;教職員工的主人翁作用不強,民主參與、民主監督力度不夠;受教育者缺乏遵紀守法觀念,自律意識不強,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傊呗氃盒V袔熒鷨T工大都習慣于行政化管理,法律意識不強,法治觀念淡薄。“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觀念和環境遠未形成。
三、高職院校依法治校的實施策略endprint
(一)加強制度建設,體現法治精神
依法治校既是高職院校管理變革的必然趨勢,也是高職院校完善現代大學制度的內在要求[3]。高職院校要切實貫徹教育法律法規,加強院校黨委班子法治建設,做好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要健全完善科學決策、民主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法制化管理體制、機制。要科學制定并嚴格執行學?!墩鲁獭罚鞔_管理者和內部機構的權力界限,規范辦學行為。要依照教育法律法規和《章程》制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內部管理制度,使各項工作依法有序進行,真正做到高校辦學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依法辦學,主動適應社會需求
高職院校依法辦學,全面提高適應社會需求能力和水平,需要不斷加強和提升辦學基礎能力、“雙師”隊伍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學生發展和社會服務能力。高職院校必須主動行使《教育法》所賦予的辦學自主權,嚴格依據教育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制定章程、優化專業設置、加強社會監督、完善評估機制,深化考試改革,保障學術自由,體現社會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要根據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在堅持辦好國家必須的弱勢專業和長線專業的同時,要及時、合理、靈活地設置并調整短線專業,面向社會培養人才,以科學的辦學理念、準確的辦學定位、明晰的辦學思路、鮮明的辦學特色辦好大學。
(三)加強法治教育,落實依法治校
高職院校要通過政治學習例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結合法律講座、報告和學生社團活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方式進行系統的普法教育,營造學法、守法、依法辦事的校園氛圍,要樹立法制觀念,加強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師生員工的法律修養和水平,形成全員育人、全員普法、全員遵法、全員守法的局面,從而真正實現廣大師生員工學會并習慣于“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依據高?!墩鲁獭忿k事,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權限,自覺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和“法定職責必須為”;教職工要自覺依法開展教學、科研、學生教育和服務,教學和服務工作要以人為本,尊重師生人格,體現人權保障原則,要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發揮主人翁作用,關心學校建設和發展,積極行使學校事務參與權和監督權;廣大學生要樹立公民意識,發揮主體作用,關心支持學校建設發展,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習慣,依法行使和維護自身權利,依法自覺履行接受高等教育、遵守學校紀律、遵守學生行為規范、遵守學校管理制度、繳納學費等法定義務。
參考文獻:
[1] 包金偉,袁煥玲,溫俊軼.廊坊市高職院校依法治校的問題與策略[J].知識經濟,2015(17):17-18.
[2] 謝財良.論高職院校依法治校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市場,2016
(23):211-212.
[3] 劉彥博,祝非凡.全面推進高校依法治校的著力點[N].光明日報,2016-09-14.
[責任編輯:艾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