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劉方波
【摘要】 目的 探討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路徑中的應用意義。方法 12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0例。實驗組患者在護理路徑中實施風險管理,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路徑, 比較兩種護理模式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患者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綜合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住院時間為(31.0±3.8)d, 住院費用為(26317.00±683.14)元, 均優于對照組的(39.0±5.1)d、(31896.00±588.67)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風險管理應用于胸外科護理路徑中, 對提高患者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綜合素質、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 風險管理;胸外科;護理路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9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pathway of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20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ursing pathway of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pathway.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igher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comprehensive score for nursing staff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31.0±3.8) d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as (26317.00±683.14) yuan,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39.0±5.1) d and (31896.00±588.67) yu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pathway of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shows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overall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 Nursing pathway
隨著公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 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服務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何提升醫護質量, 有效、安全地執行專科護理路徑已經成為同仁廣泛關注的問題。本院地處城鄉結合部且為交通要道, 胸外科所收治的病種一般較危重, 如胸部創傷、胸腔積液、氣胸、肺癌、食管癌、肺大泡修補等, 大多數患者需經手術治療, 此類手術創傷較大易引發術后并發癥。因此風險管理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尤為重要[1], 現將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臨床護理路徑中的應用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 其中男84例, 女36例;病理分類:胸部創傷44例, 食管癌根治術36例, 肺癌根治術28例, 肺大泡修補術1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0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路徑。實驗組患者在胸外科護理路徑中實施了風險管理。
1. 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人員綜合評分、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質量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素質比較 實驗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患者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綜合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比較 實驗組住院時間為(31.0±3.8)d, 住院費用為(26317.00±683.14)元, 均優于對照組的(39.0±5.1)d、(31896.00±588.67)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endprint
3 討論
風險管理是護理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是對患者、醫務人員、探視者等可能造成傷害的潛在因素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正確方式規避的過程。由于特殊地理位置所致, 本組病例收治的44例胸部創傷患者中有26例為交通事故所致, 12例為各種工傷所致, 針對此類病例, 將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方式貫穿于整個專科護理路徑, 對于保證醫療安全, 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 防止護患糾紛發生有著切實的臨床意義[2]。
3. 1 建立風險意識 護理風險管理指的是護理工作人員對護理工作中存在或潛在的不安因素進行識別、判斷以及處理[3]。建立風險意識能減少或者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并通過采取相關措施減少醫院的經濟損失及醫療糾紛, 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
3. 1. 1 制度缺陷風險意識 制度缺陷可分為制度流程制定缺陷與制度執行缺陷。在護理流程的制定上, 醫院分級管理方法中雖然有了明確規定, 但在細節上往往存在不確定的風險因素, 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在日常行為中善于觀察、發現、了解、掌握新出現的風險隱患, 以期完善專科護理流程[5]。在制度執行中, 針對胸外科術后患者應用治療藥物多、輸液量大的特點,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以防出現護理缺陷風險。針對術后可能出現的護理并發癥風險,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針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 嚴格執行分級護理管理制度[6]。
3. 1. 2 護理記錄風險意識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規定, 患者享有知情權, 享有復制病歷資料的權利, 護理工作者應建立護理記錄中的法律風險意識, 嚴格執行醫衛發[2010]11號《病歷書寫基本規范》, 避免字跡不清、涂改、漏記、錯記、漏填、記錄不全等引發的醫患糾紛風險[7]。
3. 1. 3 醫患溝通風險意識 此類風險涵蓋操作風險告知, 其中又分為患者告知義務與患者家屬告知義務, 患者風險告知可得到患者配合治療, 患者家屬風險告知可使家屬充分理解治療過程中的各種操作, 使操作風險糾紛降低到最低限度;再者為醫患情感溝通風險, 其中既有患者及家屬因經濟、情感方面產生的風險, 也有臨床護理工作者因宣教、溝通簡單造成的醫患沖突風險。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應以風險意識思維掌握溝通技巧, 理解與掌握患者及家屬的心理, 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 以期杜絕此類風險[8]。
3. 2 風險意識管理
3. 2. 1 風險機制管理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定期了解、掌握、識別、分析、評估潛在的護理風險。完善護理制度與流程, 明確風險防范措施, 以《臨床護理應急預案與程序》為基礎, 建立胸外科各種臨床護理應急預案, 強化臨床護理關鍵環節質量管理程序培訓[9]。
3. 2. 2 綜合素質管理 強化以風險意識為核心的護理綜合素質培訓, 定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業護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定期考核胸外科危重患者搶救流程、護理風險應急處理流程, 在履行法定職責的前提下, 增強風險防范的綜合素質[10]。
3. 2. 3 風險管控管理 制定醫療糾紛中護理缺陷分析制度, 定期請專業人士講解、分析典型案例;定期檢討分析在臨床護理行為中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制定護理操作示范、培訓、考核制度, 提高護理技術技能;制定護理記錄表格、形式、格式規范制度, 指導護士從法律的角度真實、客觀地書寫各種護理文書, 護士長對護理病歷定期檢查把關簽字, 發現問題及時修正[11]。
通過在胸外科實施風險管理, 增強了臨床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及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使臨床護理人員能主動查找護理安全隱患, 查找現有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積極采取對策, 護患關系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從而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 同時加強了溝通, 促進了護患關系的融洽[12]。護理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工作, 需不斷地培訓護士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不斷地健全護理管理機制, 有效地推進科學化、系統化、制度化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 真正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序、優質的護理服務, 是風險管理貫穿于專科臨床護理路徑的具體表現[13]。
綜上所述, 風險管理應用于胸外科護理路徑中, 對提高患者滿意度及護理人員綜合素質、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均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吳云梅.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3(6):544-545.
[2] 李瓊, 田玉鳳, 姜先進, 等. 護理缺陷和經驗分享制在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0, 16(5):577-578.
[3] 鈕林霞. 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胸外科圍手術期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0):249-250.
[4] 李小寒. 基礎護理學. 第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180-181.
[5] 田艷.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漫談. 藥物與人, 2014, 27(8):224-225.
[6] 吳瓊, 李秋潔, 洪素, 等. 護理人員護理風險管理能力培養現狀. 中國護理管理, 2014, 14(8):855-857.
[7] 孫蓉芬. 加強護理風險管理 提高護理質量. 當代護士旬刊, 2006(9):98-99.
[8] 沈潔芳, 惠華. 對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實施風險管理的探討.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11):979-982.
[9] 劉春寧. 行為科學管理在胸外科護理風險防范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33):94-95.
[10] 孫寶利, 閏繼霞, 崔學芳. 心胸外科護理糾紛的防范. 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8):268-269.
[11] 王羽. 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2, 3(24):120-121.
[12] 楊雪玲, 陸啟林. 淺談心胸外科護理安全隱患與細節管理. 當代醫學, 2011, 17(2):199-120.
[13] 閔照勤. 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實用醫刊, 2015, 42(20):119-120.
[收稿日期:2017-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