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寧,鄧文紅
(安順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教師資格證“國考”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究
劉 寧,鄧文紅
(安順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是否符合、是否需要進行改革等,這些都是目前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對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進行了詳細分析,有利于為教育領域培養高素質的體育教育專門人才。
教師資格證;“國考”;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2015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教師廳 〔2015〕3號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定期注冊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教師資格證實行全面改革,全國實行統一考試,且考試內容增加,難度加大。自從2015年開始推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之后,師范類學生和非師范類學生一樣都須參加全國教師資格統一考試才能申辦教師資格證,這必然使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發生一定的轉變,不管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都面臨著改革。而且,原本師范專業中“只要報考師范,畢業就當教師”一說已經被取消,導致體育教育專業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
在目前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存有一定的問題:首先,課程目標不符合。對體育教育專業而言,由于在教師資格證“國考”下課程目標表達過于籠統、定位不清、操作性不足,其課程目標具體情況為:定位大而全,希望通過實際的課程教學來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能力,而且在目標上經常用理解、掌握等詞語,表現過于粗放,這與教師資格證“國考”的要求相違背;其次,課程內容不符合。在教師資格證“國考”《綜合素質》中,主要包括了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科學素養及職業理念等,由于這些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見效比較慢,所以經常被忽視,尤其是教學實踐能力課程實施的內容與實際情況發生了脫離現象,學生無法利用所學內容去解決實際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最后,課程評價不符合。目前的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評價過程中,重知識、輕實踐能力的現象非常嚴重,而且所用的評價手段也非常單一,以筆試為主,這與教師資格證“國考”完全不符合,導致學生無法正視教師資格證“國考”,對學生的教育生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基于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為了提高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能力,務必要實施課程體系改革,全面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突出主干課程和核心作用,并體現多能一專以及師范性的特點。人才創新的培養方案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首先,要重點突出多能一專中的“專”,這個技能是從學生入學時就需開始培養,并要求長期培養的;其次,具有較強的師范性特征,積極與“國考”對接,增加教師教育類課程,設置體育教師教育類必修課程以及選修課程兩個板塊;再次,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的教學觀摩、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最后,改革實踐(實驗)教學,通常都是在教育學、心理學、學校體育學以及體育教材教法等課程的基礎上,充分掌握體育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措施,從而加強培養學生的教師職業素養和教育教學的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了解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并在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的同時具有從事體育科學研究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掌握學校要求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利用現代手段開展教育課程。通過上述方案的改革,對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師資格證“國考”考試大綱對學生的體育課堂教學能力提出較為全面且有具體要求。教師資格證“國考”下,《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考試綜合了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運動訓練學、體育教材教法、田徑、籃球、體操、排球、健美操、足球、武術等科目的教學內容,知識面廣、綜合性強,學生對基礎理論以及各術科專業知識都必須進行全面的學習和掌握才能應對考試。各科教師應積極與“國考”標準對接,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融入“國考”的知識點,選取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整合《體育教材教法》與《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交叉內容,把“國考”面試中的模擬上課和地方招考教師中的“說課”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技能。另外,教師資格證“國考”對學生的要求高、難度加大,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及創新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如可采用案例式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等,打破灌入式教學法、講解式教學法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體育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要想構建完善的實踐(實驗)教學體系,一定要有相應的基礎。以安順學院為例,在2012年對400m塑膠田徑場及配套設施的改造、2016年建成的民族傳統體育實訓室、2017年即將投入使用的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的建設項目——運動生理實驗室及2018年將要建成的體育館建設的基礎上,嚴格遵守自主學習、自主設計、自主實施以及自我訓練的原則,完成實踐(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另外,要注重以人為本、樹立教育理念,走以實踐(實驗)為載體、突出專業特色、注重過程引導以及加強自主訓練的改革之路,在實踐(實驗)項目的基礎上,轉變課程教學,鼓勵學生加強訓練,可以通過實踐(實驗)課程的整合和重組,從而構建出立體交叉式的實踐(實驗)教學體系,將實踐教學、創新教育及實驗教學等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具體如圖1所示。在這個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實踐教學,并不斷完善實驗課程,面向學生開放實驗性課程,實現實踐(實驗)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
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一定要按照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成長規律,為學生建立包括專業思想教育、教學觀摩、教育見習、教學技能訓練、綜合實踐以及從教理想教育在內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階段式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在大學4年的學習中實踐能力逐年提升,并完成規定的教學實踐體系,通過實踐與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的要求相適應,從容應對各種各樣的考試,成為符合實際需求的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為今后從事教育行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課外教學訓練競賽及社會實踐等活動的組織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主,可以根據省、市以及地方所開展的活動,組織學生積極訓練去參加各級各類的體育競賽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如全國、全省運動會以及各單項的比賽、參與各級各類比賽的裁判工作等,而且還可以通過一些體育社團或健身俱樂部,如籃球、武術、健美操、跆拳道等社團或健身俱樂部組織開展的各種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另外,可以組織學生到地方參與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與貴州鎮寧黃果樹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國格凸國際攀巖節、市級運動會以及地方各行各業的比賽等,可讓學生參加裁判及志愿者的工作,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其良好的教育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一支高素質的教學隊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對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展開有效教學,使其充分符合“國考”的需求。以安順學院體育學院為例,為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下,可詳細制定《安順學院體育學院工作人員管理辦法》《安順學院體育學院教師績效管理辦法》及《安順學院體育學院青年教師培養制度》等文件。同時,也采取引進人才的措施,為教學隊伍引進學歷高、素質高、水平高的教師,并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專業結構以及年齡結構等,使其擁有一個科學合理結構層次的教學隊伍。除此之外,還應鼓勵年輕教師不斷充實自己,報考研究生或博士,實現繼續培訓和再教育,從而實現教育人員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在政策和待遇方面,也應以教師的利益為主,進而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形成一支高水平、較為穩定的教學隊伍,促進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

圖1 實踐(實驗)教學體系的立體交叉式框架示意圖
為了使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與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的需求相適應,并實現教學體系的創新,以安順學院體育學院為例,針對上述問題可專門出臺《安順學院體育學院院級課題申報制度》《安順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課外訓練競賽管理辦法》及《安順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課外學術科研課題管理辦法》等文件,在此基礎上實現校級開放實踐(實驗)項目、創新實踐(實驗)項目體系以及創新性實踐(實驗)計劃項目的建設和完善。在政策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新活動,并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予以獎勵和肯定,從而實現教學組織體系的優化和完善。
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建立網上選課、掛牌上課制度,并形成一人多課、一課多人、考教分離、教學互查的模式;教學管理部門應每天進行教學情況的檢查,并定期開展查課、研究課、示范課等活動,進行教學比武;在每學期末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考試大綱、教案及教學大綱等內容的檢查評比;對學生畢業論文的題目進行規范,加強教育實習和實踐管理。
為了符合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的實際需求,教材內容也要進行改革,要加強教學資源的開發。同時,采用專題教學、討論等形式,使各專業學科知識點融入到教材和實踐教學中,從而加強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學術性、專業化的培養。鼓勵學科專業人員以及學院骨干教師積極參與到國家和省部級教材的編制中,開發出與“國考”相適應的教材,實現學生針對性的教學。
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專業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加強在教學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專業、專項結構為基礎,對基礎課程、專業主干課程、教師教育類課程以及選修課等課程進行完善,進而形成精品課程。另外,還可以開放網絡課程,將《田徑》《運動生理學》等眾多課程歸納到網絡課程領域,構建一個網絡化的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及時傳達,加強學生的有效教育。
體育教育專業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國家和社會提供綜合型、符合時代發展的體育師資力量。因此,在教師資格證“國考”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一定要順應其政策規定,不斷進行課程改革,從而培養出更多、更具創新精神的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1 ] 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擴大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與定期注冊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 Z ].2015.
[ 2 ] 何丹.“國考”背景下教師教育專業教師資格課程改革探究[ J ].中國成人教育,2016(7):104-107.
G807.4
A
1674-151X(2017)15-07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5.039
投稿日期:2017-06-20
2016年度貴州省教育廳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立項項目:轉型背景下地方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項目編號:2016SJJG006)。
劉寧(1971—),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