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阿吉日古·阿不都克力木
摘要: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這就要求教育方面需要加強素質教育,才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當前在初中數學教育方面,人們越來越注重提升初中數學教育的質量,并且注重尋找各種新的教學方式以求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問題引導就是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一種,其能夠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顯著的提升,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達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所以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方式效果顯著。本文研究分析問題引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落實問題引導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達到更好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引導
預設問題是課堂教學中一個關鍵的環節,也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數學課堂的問題引導尤為重要,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的過程,是訓練其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的過程。有效的問題可以促進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強教與學的有效互動,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技能。通過調查一定量的初中數學教師發現,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普遍認為課堂預設問題非常重要,但是在課前準備方面稍有欠缺;從對學生的訪談中發現,數學比較枯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師上課沒有激情和吸引力,教師的課堂問題引導不夠科學有效。本文首先提出了問題引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然后對初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問題引導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進行了研究。
一、問題引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數學作為一門必修學科,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學習該學科除了需要透徹掌握其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能夠在生活中靈活應用所學到的知識,逐漸使學生養成在生活中發現、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在此過程中將所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實際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預設的問題,數學教師將數學教學內容導入,這個問題本身與學生的生活密切關聯,所以學生的興趣能夠得到顯著的激發,并且主動應用自己所學數學知識尋找答案。所以對于初中數學教育而言,引入問題引導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在課堂中,教師扮演者踐行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對于教學的優化是有義務和責任的,作為數學教師,除了需要對教案進行深入的研究解讀之外,還需要課堂教學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避免出現“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確保課堂的中心是學生,以此來幫助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通過應用問題引導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全身心的進入問題情境中,進而能夠深入的研究分析問題,并且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體驗感,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并且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感覺,提高其學習的興趣,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問題引導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
(一)確保所設置的問題科學有效。
開展問題引導教學模式,其核心之一就是設計問題,所以作為數學教師需要對問題設計予以足夠的重視。在涉及相關性教學問題方面,教師需要充分的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和具體情況,參照學生自身對于知識接受的能力和學習能力確定最適的教學問題,在教訓問題的設計方面還需要確保有足夠的針對性,如此才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教學內容中存在的問題和重點,然后確定對應的教學目標,以此幫助學生學習數學。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將實際問題通過適當的情境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以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書中的內容。問題引導教學模式中,問題的設置可以按照實際內容的不同予以轉化,而且需要確保所設置的問題都存在思維意義。
(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問題引導教學模式中,設置了問題后,需要學生積極的思考研究,才能夠起到設置問題的意義,并且這也是該教學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教師需要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深入的研究分析該問題。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清楚的認識所設置的問題,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在上課之間做好對應課程的預習工作,實現了解所準備學習的數學知識。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對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需要將問題和所學知識之間的關系采取合適的方式提示給學生,進而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而讓學生尋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在思考完教學問題之后,對于問題的求解過程,學生要自己完成,以達到對課堂教學的知識進行鞏固的目的。
(三)對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
在應用問題引導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內容后,教師需要采取鞏固教學內容的方式,使用課后的習題考核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情況。所以教師需要從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教學習題,并且要求學生在不借助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完成習題的解答,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習題完成情況,確定學生在本堂課中的學習效果,并且了解學生在本堂課中的難點,針對性的加強教學,達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對于引導工作要予以足夠重視。
初中數學教學對于問題引導模式的應用,其核心之處就是引導工作。在問題引導教學中,其過程就是對問題的提出、思考和解決,在此過程中,思考問題是最為關鍵的環節,在此環節,教師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思考問題,并且從中掌握諸多新的知識,培養自身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開展初中數學的正、余弦教學時候,在引導問題的設置方面,可以設置為“小明從一個土堆下面往上走,走了28米后,相對其起始點位置,上升了12米,如果不改變方向繼續前行12米,則相對起始點上升多少米?相對起始點水平距離多少米?”通過這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當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一角后,如何確定銳角的斜邊和對邊的比值,臨邊以及斜邊的比值,從而按照此確定直角三角形銳角的正、余弦值。
整體而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引導的教學模式是其中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作為初中數學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針對問題引導教學模式予以不斷的探究分析,確定最適的問題引導教學方式,達到不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桑明杰.合作學習模式在出汗總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赤子.2015(14)
[2]嚴虹,吳立寶,康玥媛.中沒初中數學課程的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5(02)
[3]楊棟.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