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學校的社會職能包括通過教學培養專門人才、通過科研發展科學、利用科技優勢直接為社會提供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其中,培養人才職能是現代高等學校最基本的職能。在目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社會背景下,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決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教學能力的含義,著重探究如何提高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能力
一、教學能力的含義
教師的教學能力就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核心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僅包含教師的基本素養和基本技能,還包括了教師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所習得的學科知識結構、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學科具體內容教學時的情景設置、問題設計及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
二、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
高等教育是最高層次的教育類型,高等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高級專門人才。高校教師作為培養人才任務的肩負者、承擔者,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主要包括:課程開發能力;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認知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組織、控制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等。
三、提高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主要措施
課堂教學能力包括教學基本技能和課程實施技能兩個部分,具體來說,包括:教學語言、教態、板書、講授、演示、互動等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探究如何提高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也就是探究高校教師在這些教學環節中應該如何做的問題。
1.提高高校教師的語言魅力,用語言藝術架起“教”與“學”的橋梁。
夸美紐斯說過:“一個能夠動聽地、明晰地教學的教師,它的聲音便像油一樣浸入學生的心里,把知識一起帶進去。”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應具有的最基本的課堂教學能力,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要提高高校教師的語言魅力,應該做到:
(1)語言具有科學性。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語言準確、嚴謹,合乎語法和邏輯,富有啟發性。
(2)語言具有藝術性。高校教師應該用帶有情感的語調抑揚頓挫地表達教學內容,讓自己的語言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方能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3)語言具有趣味性。高校教師在講授時應該能設疑激趣、扣人心弦,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有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培養良好的教態,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態,是教育教學狀態的簡稱,是在教學過程中所有對教育教學效果有影響的動態因素的總稱,是教師內在教育素質和教學風格的外在表現。教態屬于非言語行為,它具有外顯性、穩定性、多樣性等特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端莊而優雅的形象、恰到好處的手勢、親切而自信的目光、豐富明快的眼神都能很好地把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陶醉于教師的教學,同時,可以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這必將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3.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研究課堂管理方法,不斷提高教學組織、控制能力。
課堂組織能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管理課秩序,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來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行為方式。課堂組織能力以課前準備為基礎,課前準備越充分,越有利于高校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游刃有余的組織、控制。具體方法包括:
(1)認真備課,編寫高質量的教案;
(2)靈活選擇符合教情、學情的教學方法,做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3)擅于研究課堂管理方法,能夠運用管理藝術掌控課堂;
(4)不斷豐富自己與學生的溝通技巧;
(5)加強教學實踐環節,引入科研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掌握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
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課堂成為主流教學形式。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借助文本、聲音、圖片、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與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又稱多媒體組合教學或電化教學。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效果,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也方便教師創設情境,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高校教師,應不斷更新理念,學習課件制作技術,制作高質量的教學課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課件制作時,應注意:保持簡潔、文字清晰、使用高質量的教學圖片、根據教學需要使用動畫效果等等。
5.高校教師應該掌握提問技巧,增強教學互動。
提問技能是教師提出問題及對學生回答反應的方式,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能力的一類教學行為。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師的提問是一門藝術,問題問的好,學生才能在解決問題、回答問題中理解了知識、運用了知識。大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效的提問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懷疑批判精神,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提高提問技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把握提問時間,抓住提問的最佳時機;
(2)利用在重難點處或易錯點、思考點上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
(3)利用提問促進學生完成新舊知識的遷移,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
(4)利用節課時機提問,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反思。
6.善于采用新型教學評價方法。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作出客觀的衡量和價值判斷的過程。高校教師應大膽摒棄傳統的作業、測驗、調查等教學評價方法,樹立現代教學評價觀念,結合任教課程開發新型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胡爽,趙昆,馮冰. 淺談新進高校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能力[J]. 科技經濟導刊,2016(02).
[2]鄢恒珍,陳向陽. 提高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初探[J]. 科技資訊,2015(22).
[3]李漢才. 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高的方法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04).
[4]張楚廷. 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技能[M]. 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楊潔穎,女,1982年3月生,漢族,籍貫河北唐山,畢業于石家莊經濟學院,大學本科學歷,現工作于唐山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區域物流管理、高等教育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