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鋒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各類企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中小型工業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就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和幫助。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而科技的發展最根本的還是來源于人才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對于企業來說,如何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人才的歸屬意識、確保人才的可持續性發展是當前中小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點。本文,筆者就當前中小型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方面的現狀,分析出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提出改進意見,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希望對當前中小型工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提供一些淺顯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中小型工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發展;核心;人才
一、引言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想要穩定發展的管理內容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關乎企業未來的運營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因此其同樣也是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能否站穩腳跟的法寶。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力度會幫助企業擁有最強的優勢,也會幫助企業擁有更多高素質人才,這對企業來說是提升經濟效益和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想加速中小型工業企業未來的發展、增強其優點,就要對其現有體制進行“創新改革”,使人力資源管理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使我國中小型工業企業得到良好發展。
二、當前中小型企業人才資源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形式相對單一。在我國,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其在用人的規模上相對較少,導致了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不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投入上也相對較少,導致了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和成效相對較低。在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中,甚至都省去了人力資源部這個部門,改由行政部門兼職,進一步降低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成效,造成了企業員工流動率高,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用人成本。
(二)完善的人才培訓與教育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存在一部分中小型工業企業,其在人力資源的管理過程中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訓和教育體系,很多基層的員工甚至就進行了一些簡單的企業熟悉后,就直接上崗操作。出現這樣的情況,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工業型企業本身的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強,企業不愿意在員工身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培訓和教育成本;二是,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本身的規模限制,導致了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和教育體系無從建設和開展。
(三)完備薪酬與福利體系、人才考核與評價體系相對缺乏。存在很多中小型工業企業,缺少完備的薪酬與福利體系,很多企業過度的使用計件或者計時的工資結算方式,不能有效的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在人才的考核與評價體系上缺乏主動性,很多員工都是被動的參與考核與評價。
三、提高中小型企業人才資源管理成效的思考與探究
(一)重視人力資源的成本投入,豐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想要提高中小型工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最重要的就是重視和提高人力資源成本的投入,確定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轉變過去以行政部門兼職管理的模式。通過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推動中小型工業企業的用人效率,為中小型工業企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轉變傳統過程中片面以金錢作為鼓勵的模式,實現貨幣補助、思想教育、人文關懷、股權激勵、崗位競聘、基層選拔等一系列人才管理模式相融合,全面有效的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員工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切實的推動中小工業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與可持續性發展。
(二)加快建設和完善相應的人才管理制度。
企業提高人力資源的管理力度,首先要提高人力資源員工的意識水平,對員工灌輸人力資源管理的必要性,對于人力資源部門資金的投入可以適當加大,選拔人才的時候也要用嚴格的制度要求員工,做到獎罰分明,充分的去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并定期組織培訓,全面提高員工個人素質,以幫助企業更好發展。這就需要立足更為細致和完善的企業人才管理制度,豐富崗位的管理細則、規范員工的個人行為素質、加強生產的流程指導等。
(三)化被動為主動,增強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和存在感。
所謂化被動為主動,就是指在對員工的考核過程中,轉變過去硬性的考核思維,融入更多的“軟件”內容。比如,在過去我們過多的強調對員工參與生產、運行的指標考核,現在我們可以把員工自身的個人綜合素質、參與生產和運行的積極性、員工的創新與思維等等都納入到對員工的考核體系中,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存在感,這有利于穩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加強企業的用工效率。
四、結語
總之,提高中小型工業企業的人才管理成效至關重要。中小型工業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能給為國家創造稅收和價值的同時,增加社會的就業崗位,有利于社會的繁榮和穩定。中小型工業企業應該切實的著眼于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現實情況,以創新的思維、積極主動的管理模式,推動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切實的保障中小型工業企業的用人能夠得到可持續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論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基本特點和借鑒意義[J]. 郭紅玲.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04)
[2]老撾萬象民營企業管理者能力結構與企業效益關系研究[D]. 王樂(Onglaxay Phameuang).廣西師范大學 2016
[3]我國中小企業薪酬管理的現狀及其創新研究[J]. 齊永興. 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 2007(04)
[4]薪酬管理[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美)喬治·T.米爾科維奇(GergeT.Milkovich),(美)杰里·M.紐曼(JerryM.Newman)著, 2002
[5]所有制、治理結構及委托—代理關系———兼評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觀點[J]. 張維迎.經濟研究. 1996(09)
[6]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J]. 吳文蓉,吳國英. 南京經濟學院學報.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