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兆珩
摘要:高校創新創業是當下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不斷的發展中迎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挑戰。眾創空間的出現,為大學生創業提高的新的思維模式與內容,給予了不同領域的新設想。眾創空間與高校創新創業緊密結合,賦予了大學生創業新的內涵,推動了大學生創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眾創空間;高校創新創業;生態影響分析
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成為了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在政策上面給予了一定的鼓勵和支持。相關發展眾創空間指導意見的推出,迅速掀起了創新創業的新熱潮,尤其大學生在眾創空間戰略實施中成了非常大的受益者,迎來了良好的創業契機。眾創空間是與互聯網密切結合的,有著新興的技術水平與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實現夢想與人生價值的舞臺。以下就對眾創空間發展與高校創新創業進行分析,從現狀開始探究問題的發生,最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眾創空間與創新創業生態的內涵和現狀
1.眾創空間的內涵。
眾創空間是以網絡時代的發展為基礎的,是整個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產物,滿足了當下對于創新創業的需求,運行與服務更加的專業化與多元,市場的運作在成本上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是一個更加便利與開放的創業服務平臺。在當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支持,發展方向逐漸變得多元額深入。
2.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被李克強總理提出,自此以來,全國創業熱潮濃烈,創業是一個行動的過程,它主要來源于內心的驅動,通過對機會的捕捉,機遇的掌控,將自身能力與外部資源相結合,創造出新穎的服務或者產品,最終實現價值。在整個政策理念的支持與推動下,創業的內涵變得更加的廣泛與多元。隨著整個時代的發展,創新創業的理念也在不斷的更新與進步,最終與當下的發展相融合,帶動創業進程的發展。
3.基于眾創空間建設的高校創業教育現狀。
在目前眾創空間新形勢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發展空間,高校創業教育機制也有了新的內涵。與眾創空間有關的項目也變得更加的專業,之前沒有實施的活動也有了新的起色,大部分學校都有了創業實踐基地。就當下,高校創業教學模式的進程發展,專業的創業課程已經得到了確立,提供了新的創業交流平臺與活動場,營造了相對較好的創業文化氛圍。同時也為大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項目基金服務,也有專門的部門為學生解決創業的問題。但是從整體出發,師資力量還是有所欠缺,實踐經驗嚴重匱乏,創業課程在創新上面不夠,整個范圍的營造還有待加強,所以以下就結合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二、眾創空間與高校創業教育聯動模式思考
1.加強大學生創業分類指導,探索創業教育課程與眾創空間的聯動。
創業分類指導應該符合兩個要求:全覆蓋和個性化。全覆蓋指的是在前期啟蒙全體學生,再在過程中找尋對創業有興趣并且有意愿開展行動的學生,在后期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分類整合專業教育。之后,再對創業并小有成就的人進行繼續教育。至于高校大學生,針對這一群體的創業分類指導教育,需要根據不同人群所學學科的需求進行層次、課程的分類。根據創業指導的四個進程(即對創業的認知、創業的準備、孵化創業以及企業的成長),結合創業實際進程進行有效的實質性指導教育,致力于提高在校大學生在創業中所需能力的提升以及相應素質的提高。關于這四個階段,我們應把目光主要放在后兩個上,在實踐中進行“一對一”有效教學指導,針對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教學,對于培養創業能力十分有利。
2.探索創業孵化激勵機制與眾創空間的聯動。
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阻力一方面來自學校,一方面來自家庭。學校的必修學科的學習,學分的累積以及家長的不支持,覺得過于冒進,風險太大。所以,為了加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學校應增加創業學分,實行彈性學制,放寬大學生創業者休學條件,加大修業年限,給創業者足夠的時間,并在其他方面給予最大的支持。而眾創空間則是大學生創業者們最好的創業舞臺之一,對于優秀到足以進駐眾創空間的創業項目,是需要嘉獎和鼓勵的。學校或許可以設立關于創業的獎學金,在創業項目在眾創空間的考察、答辯都通過審核后,給予創業者這份榮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補貼,使得創業項目進展更為順利。通過一系列的宣傳,使得創新創業不再高風險化,讓大多數有此意愿的同學更為順利的踏出第一步。
3.注重創新創業再生課堂與眾創空間的拓展聯動。
創新創業有關的活動,必須以專業為前提,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從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出發,這樣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維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專業的特色更加的顯著,將創業項目與社會現實相結合,這樣會更加的有突入點,進行更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對于學生的想法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最大限度將想法構成方案,向創業項目轉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注重培養專業的創業團隊。為他們開展有效的競賽活動,豐富他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提供給他們參加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將整個創新創業活動復制到眾創空間中去,讓激勵體制更加的完善,保持整個項目的穩定發展。大學生創業初期,在意識形態上的構建還不夠成熟與穩定,只有進行多次的實踐,與眾創空間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獲得經驗,帶動整個創業項目的發展與進步。
三、結語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眾創空間的發展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相結合,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好的服務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創業初期的環境障礙,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大學是創業初期遇到的難題,創業成功的幾率也隨之提升;新理念的出現,有利于大學生開發自己的思維,得出更多的創新想法,并將它們付諸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了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存活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廣等.依托眾創空間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6(12).
[2]浙江省團校課題組.眾創空間視域下的大學生創業發展路徑[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7(1).
[3]胡麗莉.發展眾創空間 促進大眾創新創業[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6,0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