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賽娟
寫作水平的高低能展現出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語言的學習能把文字修飾得更加優美規范,不但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而且深化學生心里對于美的認知和感悟,使他們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使他們充分開發自己的想象力,對于文字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能為學生以后寫作的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初中生對于寫作還存在不知道該如何去構思和沒素材可寫的情況,所以們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總結,探索發現新的教學方針,才能讓學生寫作的教育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
1.挖掘作文素材
想要達到“下筆如有神,文思如泉涌一般”的境界,就得有豐富多彩的寫作素材。怎樣去發現生活素材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并擇其精華保留下來。如果說把生活比喻為源頭的話,那么文章就是河流,只有源頭的水充裕了,河流才不會干涸。所以,學生要注重素材的累積,多讀一些書籍,多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多去思考一些道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素材庫就會得到充實,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高,以前對事物的一些見解也會得到深化,寫作也就沒有那么困難了。
多去留心身邊的生活,你就會發現有很多的素材可以利用。自然方面:神奇曼妙的大自然,每一分每一秒都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大到無邊無際的宇宙,小到微不足道的昆蟲,都會引起人們各種各樣的思考和啟發。大自然給我們奉獻了不計其數的珍貴的寶藏,我們要真正用心去感悟大自然,把思想和自然融入到一起,其寫作水平自然也會提升一個新的層次。社會方面:每個人都是與外界相互聯系的,不可能獨立于社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我們要通過看報紙和網絡等多種途徑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平時才能與同學和親朋好友有共同話題,同時也開拓了自己的眼界,認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加強自己的的閱讀,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因為學生的閱讀量過少,生活乏味,導致沒有足夠的素材利用,寫出的文章自然平淡無味,不能感動他人。另外,在語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不乏有優美有意義的文章,但學生大多知識為了完成學習目標去記住內容和文章創作手法,鮮有人深入思考文章給了自己什么啟發,給自己的寫作能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去賞析文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去學習課文。
2.建立寫作思想
文章的靈魂就是思想,如果一篇文章連思想都沒有,那么這篇文章和沒有生命的人一樣,蒼白無力。所以說,想要創造出有靈魂有意義的作品,就必需得把自己的思想建立起來。在好的文章都會表達出自己的個性和追求表達出來。擁有了思想的生命好比一片生機勃勃的森林,而失去了思想,他只是一片泥潭。通過對生活的不斷思考,感悟,實踐,才能使我們擁有自己明確的思想。
老師要意識到建立起學生屬于自己的個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通過課堂創造一個適合培養他性格特點的情境。首先要保證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和睦的交流溝通,學生能自主思考問題,老師能引導學生性格的發展,激勵學生前進,但最重要的是要學生擁有善于創新,勇于追尋自己個性的特質。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積淀下來。文章能讓人了解到作者的思想和修養,決定作品的好與壞,老師在學生寫作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他們懂得如何去做人,培養出正確的三觀,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才能讓他們的一生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而不是誤入歧途自甘墮落,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
3.修飾寫作語言
一些有美感的事物通過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手觸碰到以后,便能是自己產生審美的愉悅的感覺?!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等詩句,都是通過描述真正存在的自然景色,生動表達出作者無形的情感,借用具體的景色或者事物反生能更加動人的表達出特定的感情,也讓這些詩句幾百年后仍然廣為流傳。所以,在寫作時,要注重描繪具體的畫面,把想要表達的無形的情感或情緒通過有形的事物表達出來,多添加一點具體形象在文章中,文章也能更加生動,層次更豐富,更能感動別人。
例如,在郭沫若的《石榴》中,“五月過了,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燦爛而又熱烈的夏天真正地來到了?!边@一段,對于很多人來說,夏季的炎熱都是一種相當難熬的苦楚,而對樹木,“它的威力”也很可怕,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很多“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斗艷”,在“炎陽的直射”下甘拜下風了。但對作家來說,夏天卻讓他分外高興和“喜歡”。在他看來:“夏天是整個宇宙向上的一個階段,在這時使人的身心解脫盡重重的束縛”。所以很顯然,夏天在作家這里,無疑意味著昂然向上,意味著解放與自由。
學生要學會真正地走進生活,細心地觀察、感受、思考,把情感給予這個世界,達到這個境界,寫作潛力也會得到發掘。當他們讀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時,能把自己融入到該情景中去,產生審美的愉悅感,想作者之所想時,寫出的文章也會文采斐然,每一個字都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展現出自己的思想個性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