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鵬
摘要:自古以來中國就是農業大國,利用農業獲取溫飽的同時也依靠其獲取經濟收益,因此發展好農業十分重要。然而近年來人們發現,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水資源浪費的問題,該問題主要是由于灌溉方式不正確引起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農業發展有關部門必須采用高效節水的灌溉技術。本文就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進行探究,了解當前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從中總結經驗尋求解決方法,希望能夠為中國農業水利做出貢獻。
關鍵詞: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問題;措施
在傳統的農業發展過程當中存在水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水資源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只有少部分水被使用在農田中,農業發展停滯不前。在新形勢下,想要發展農業需要考慮到節約水資源的問題,而做好農業水利高效節水灌溉可以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在盡可能少使用水資源的情況下保證農作物得到澆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因此實現灌溉技術的改進措施刻不容緩。
一、節水灌溉技術
當前中國農業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是滴灌式節水技術雨水儲蓄式節水技術以及渠道防滲技術三大部分組成:
(一)滴灌式
滴灌式技術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小塑料管,通過小塑料管將水源輸送到需要灌溉植物的根部,這是一種精密灌溉的方式,能夠做到需要水的地方得到灌溉,避免水資源浪費現象的出現。使用該方法能夠保證農作物在生長過程當中都能夠吸收充足的水分,并且該技術的使用不會受到季節變化的局限,有利于作物生長。然而該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在灌溉的過程當中會出現水流過小,出水口被堵住的問題,水流不暢的現象,這就要求專業人員在使用技術的時候做好塑料管的清潔與過濾工作[1]。
(二)雨水蓄積式
現階段使用雨水蓄積式與農業發展當中是很少見的,該方法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比較適合適用于水資源比較貧乏,干旱或者半干旱的地區[2]。
(三)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節水灌溉技術是廣泛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其優勢在于能夠減輕人工勞作的壓力,降低人力成本。但其劣勢在于使用過程中常會出現渠道泄露的現象,造成部分水資源的流失,對于水資源的保護作用不夠完善,因此對渠道進行進一步鞏固與強化,做好防滲漏的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有關部門正在推動農業灌溉技術的改良與創新,然而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上仍然存在灌溉方式欠缺、灌溉設施不足以及灌溉管理不清的問題,對農業的發展造成阻礙。
(一)灌溉方式欠缺
雖然當前在提倡使用精細灌溉技術,然而中國農業產業大多還是用挖渠引水或者鑿井飲水的方式實施灌溉,除此之外還利用周邊的水壩、河流的資源實施漫灌,除了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以外,沒有顧及不同位置的農作物對于水分各不相同的需求,導致部分農作物水澇而死、部分農作物水分不足無法茁壯成長。灌溉方式的欠缺是阻礙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二)灌溉設施不足
在進行灌溉時需要引進一些設備來完成工作,而引起灌溉設施不足的原因除了農戶不愿花費經濟成本購買先進設施之外,還有專業人員沒有對原有的灌溉設施進行強化與加固。例如由于灌溉方式的欠缺,在使用渠道引水灌溉的過程當中水資源會被土壤吸收,灌溉率無法提升。
(三)灌溉管理不清
農業灌溉工程比較龐大,因此會牽扯出較多的利益糾紛,在進行渠道建設的過程當中會因為管理人員管理疏忽而造成渠道質量不佳引起水資源流失的問題。同時,即便渠道質量達到標準,在人員進行管理時也可能因為疏于管理造成水資源浪費的現象。
設施維修管理不到位也屬于灌溉管理不清的問題,在設施建成投入使用以后也不能掉以輕心,部分地區由于資金不足的原因就忽視設施的維修與檢查工作,沒有定期的維修與檢查就無法發現設施存在的問題或者暗藏的隱患,一旦爆發就有可能造成農業被損害,經濟效益降低、人員受傷的情況。
三、相應措施
為了解決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存在問題,就需要從政策、技術以及人員入手,全面具體地解決問題,實現提高灌溉率、提升水資源使用率等目標。
(一)完善政策
首先需要出臺政策支持精確灌溉技術,加大對該技術的宣傳力度,使其優勢得到人們的認可,人們才會有意識地了解與使用該技術,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節水技術的使用。其次是出臺原有的灌溉措施的保護與管理政策,盡可能地減少在使用原有措施進行灌溉時水資源流失的可能性。再者是國家需要對經濟落后、發展緩慢的地區提供經濟支持或者設備支持,偏遠地區農業的發展;對于經濟發達地區推行鼓勵與優惠政策,支持農民購買高效節水設備[3]。
(二)應用先進技術
在使用先進技術的時候需要考慮各個地區環境以及地理位置、土質的差異,做到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先進技術的優勢,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引進技術的時候要考慮到引進新的設備,例如小塑料管、節能型水龍頭、輸水管道等,利用配套設備結合技術使用,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同時可以采取多種節水灌溉技術組合使用的方式,利用將渠道引流灌溉法、雨水蓄積法與滴灌法結合使用,全面促進高效節水。
(三)強化管理
強化灌溉管理一方面需要做好管道、設施的維修檢查管理,無論是使用先進的設備還是沿用原有的設施進行灌溉,都需要保證設備、設施能夠正常操作,定期進行檢查能夠排除安全隱患,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4]。另一方面需要做好人員管理,提高管理人員或是農戶的素質,無論是在操作灌溉技術的時候還是在進行設施管理的時候都要注意流程順暢、操作正確。
四、結束語
農業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部分,而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結合更是推動祖國發展的動力,因此要做好農業發展與經濟發展兼顧。水資源浪費是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使用節水灌溉技術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該技術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還需要有關部門從細節入手,直面問題、分析問題,才能夠尋求合理的解決措施,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翁愛民.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9):179-180.
[2]馬會玲.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農業與技術,2015,35(15):60-61.
[3]段琳.淺談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C]//企業科技創新與管理學術研討會.2016:78.
[4]張惠蓮.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32-33.
(作者單位:達華節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