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平
摘 要:近年來,我國逐漸增加教育改革力度,教學觀念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也逐漸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體育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化,目前游泳課程也逐漸出現在各大高校的體育課程上,并受到了師生的喜愛。然而游泳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該文以游泳課程安全角度為出發點,分別對我國游泳課程教育現狀以及影響游泳課程安全因素進行論述,最后提出提高游泳課程教育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游泳課程 現狀 影響因素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107-02
游泳是最常見的運動方式,通過適量的游泳不僅可以增加身體素質,提高人體免疫力,還可以緩解心理壓力。此外,游泳還是一門求生技能,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幫助自己以及他人免受人身安全的威脅。目前游泳主要分為:仰泳、蛙泳、自由泳等類型,游泳類型的多樣性豐富了體育教育的內容,在體育課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游泳類型。運動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在體育項目中,游泳給身體帶來的損傷是最小的,但是并沒能說明游泳課程教育就一定是安全的,如果在教學方式不科學,教學場地、設施不完善的前提下,游泳課程教育則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為了保證學生人身安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提高游泳課程安全性勢在必行。
1 我國高校游泳課程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體育教育主要以球類運動、田徑運動為主導,游泳課程普及率不是很高,加之游泳課程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嚴重限制了游泳課程教學的開展,目前,我國高校游泳課程教學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游泳課程缺乏。為了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及學生課后生活,近年來,很多高校增加了體育場館、游泳池等體育設施建設,但是很多高校的游泳場館使用率極低,游泳課程占總體育課程的比例太小,在游泳課程較少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完全掌握游泳技能,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游泳項目的魅力,這樣顯然不利于游泳課程的發展。此外,平時游泳場館并不對外開放,只是在比賽中使用,學生在課余時間也無法進行游泳練習。第二,游泳場館缺乏管理。游泳課程對場地要求很高,很多游泳場館長期缺乏管理,導致很多游泳器材與泳池年久失修,嚴重影響了游泳課程的正常開展。第三,高校之間差距明顯。在游泳課程教育方面,高校間差異明顯,像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依托其強大的經濟實力,教育發展始終走在前沿位置,游泳課程教學普及率很高,游泳配套設施也相對完善,而在西部地區的很多高校缺乏游泳課程設施建設。
2 影響高校游泳課程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學校自身因素
學校是教學主體,對于游泳課程安全方面的研究學校首當其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安全設備配備不完善。高校學生主體大多為18歲以上的青年,但是依然有很多學生沒有游泳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佩帶專業的游泳裝備。然而很多學校對于游泳課程教育缺乏安全意識,此外,對救生衣、救生圈等游泳器材采購數量相對較少,這無疑增加了學生學習游泳的安全隱患。同時,很多學校游泳缺乏管理,泳池用水更換頻率較低,導致水質下降,容易滋生病毒、細菌,影響學生身體健康。(2)學校醫務水平較低。由于多種原因,在課程中很多游泳運動損傷是客觀存在的。在事故發生之后,學校的醫務水平起到關鍵作用,依靠優秀的醫療水平,可以減少游泳課程教學的傷害,第一時間挽救學生生命。但是很多高校醫療條件較低、醫務人員較少、醫療水平不高,面對游泳傷害事故的發生不能及時治療,缺乏應急預案。
2.2 教師原因
體育教師是教學主體,對游泳課程直接負責,然而很多教師的專業知識有待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教學方式不合理。游泳項目對技巧性要求很高,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學生容易出現嗆水情況,造成肺部及其他呼吸道感染。在游泳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缺乏良好的教學方式,針對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沒有進行有效指導,給游泳課程教育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2)教師缺乏安全知識教育。在游泳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過于重視培養學生游泳實踐能力,忽視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當遇到危急情況時,學生沒有自救能力。
2.3 學生原因
在體育項目中游泳給身體帶來的損傷是最小的,但是對學生自身素養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學生從小缺乏鍛煉,身體素質很差,在游泳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因此對游泳運用很不適應。此外,一些患有皮膚病、心臟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腸胃疾病的學生在游泳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癥狀,因此,學生自身原因也是影響游泳課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3 保證游泳課程安全的有效措施
3.1 教學設備管理標準化
為了保證游泳課程的安全開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必須提高教學設備的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救生設備管理。為了保證學生安全,在游泳教育中,每位學生必須佩帶救生衣。同時對救生圈、救生球、救生繩要定期進行檢查,出現質量問題應及時予以更換。在泳池周圍應該設置提示牌,標識出深水區域、淺水區。(2)當游泳池內人群密度過大時,常常因游泳池水質的各項指標尤其是細菌總數嚴重超標,造成游泳后的人腹瀉生病、眼睛紅腫發癢,使游泳者身心受到損害。所以,對于游泳池的水質問題一定要重視,必須每天進行消毒吸塵處理,以保障游泳者的健康。
3.2 建立完善的課堂秩序
體育教師必須擁有專業的游泳技能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每個人的體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群體的學生,體育教師應該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自身必須要有一定的應急救助能力,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開展施救工作。同時要制定完善的課堂秩序,教師提前到達上課場地等候學生。課前嚴格執行點名請假制度,宣布游泳課紀律和要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規定本班上課活動區域課間實行令行禁止,嚴密組織教學,發現險情及時搶救,下課時全體學生出水列隊清點人數,指出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課后需要復習的內容后統一退場,教師再做最后一次離開游泳池前的清查工作。
3.3 加強學生安全知識教育
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一旦學生知道了事故發生的前因后果后,在心理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安全意識。在學習和鍛煉過程中就會自覺按照教師的指示和思路走,避免不安全的情況發生。隨著我國高校的發展、游泳場館的建設,參加游泳鍛煉和學習的人數越來越多,游泳場所的人身安全應作為首要問題來抓。貫徹“安全第一”的原則,預防為主,創造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秩序、安全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學習及鍛煉。
參考文獻
[1] 趙立剛,李朝暉.普通高校游泳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0,12(6):171-173.
[2] 路毅.淺談高校游泳課的安全常識和教學方法[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0,22(4):126-127.
[3] 趙立剛,向召斌.游泳課教學安全問題探析[J].科學之友,2010,21(12):189-191.
[4] 陳雄山.影響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開設的相關因素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7,16(3):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