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磊 何文英
摘 要:該文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及比較分析等方法,對武漢市高校輪滑社開展輪滑運動的安全性問題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輪滑社在開展輪滑運動時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普遍偏弱,安全教育開展不足,護具佩戴也相對較少,對受傷后的急救處理方式也知之甚少。
關鍵詞:高校輪滑社 輪滑運動 安全問題 調查研究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174-02
輪滑運動是一項深受國內外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它不僅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健身作用。伴隨著輪滑社在各高校的興起,輪滑愛好者團體越來越多??稍S多的輪滑運動愛好者,卻因為缺乏經驗、未佩戴護具等原因而導致運動損傷。因此,該研究對武漢市高校各輪滑社開展輪滑運動的安全性問題進行分析,剖析其存的問題,并為輪滑社安全開展輪滑運動提出相應的建議。
1 武漢市高校開展輪滑運動的安全性調查
該文以武漢市高校輪滑社開展輪滑運動的安全現狀為研究對象,以武漢市具有代表性的各層次、各類型的高校輪滑社會員為研究對象,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經濟學院、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工商學院、江漢大學文理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軟件工程學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其中以上高校中一二本院校輪滑社會員,基本都是以大一為主,其次有部分大二和研一新生,其他年級人數極少;而三本院校和高職院校則分層更清晰,絕對的主力都是大一新生,包括小部分大二學生,還有就是大三、大四少數幾個負責人。運用專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對輪滑愛好者進行調查,并運用統計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放問卷750份,回收690份,有效問卷680份,有效回收率90.7%。
1.1 輪滑運動在武漢市高校開展基本狀況
相對而言,我國高校輪滑運動發展普遍比較落后,雖然規模較大,但層次不高,然而輪滑社團在高校的大力開展為廣大學生提供了學習和了解輪滑運動的機會。
據對以上高校的輪滑社會員調查發現,武漢市高校中幾乎都有學生輪滑社團組織在開展輪滑運動。在和各高校社團聯負責人和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到,輪滑社在社團聯相對其他社團來說會員量是排在前幾名的,而且開展活動的數量和形式也是最豐富的。輪滑社團的負責人和骨干分子多為這一運動中的佼佼者,他們不僅代表了學校輪滑技術的最高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學生業余輪滑運動的發展趨向。
1.2 輪滑社會員參與輪滑運動的動機
從圖1可看出,輪滑社會員參加輪滑運動動機依次排序為提高技術、發展個性、充實生活、健身、消遣娛樂、交際、其他,所占比例分別是29.6%、22.6%、18.3%、13.9%、7.8%、5.2%、2.6%。從輪滑社會員參與動機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他們參加輪滑運動是豐富多彩的,在輪滑運動中所達到的目的也是多樣化,并且可以看出他們對輪滑運動認識是積極向上的。
1.3 輪滑運動的組織形式
嚴謹的紀律、良好的組織形式是安全的保障。在參與輪滑運動時,應該科學地安排活動的形式以避免出現運動損傷。從調查中表明,武漢市高校輪滑社在開展輪滑運動時的形式有隨意練習、集體練習、競賽練習、教學練習、障礙練習等,不同的學生參與的形式各具風格。
1.4 輪滑運動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分析
經過訪談輪滑社的會員后得知,因場地、器材、著裝問題而導致損傷的占相當一部分。首先,由于沒有專門的輪滑場地,學生只能在廣場或較空曠的場地進行輪滑活動,由于場地不平,很容易引起損傷;其次,部分學生對自己輪滑鞋的護理不夠,也會出現運動損傷;再次,在輪滑練習時大多數學生所用的輔助器械不合理,有時也會因此出現意外受傷情況。此外,還有部分學生因著裝不恰當而出現受傷情況。
防護裝備的使用目前是輪滑初學者比較容易忽視的問題,調查發現約有62.61%的被調查者在進行速度輪滑運動時,沒有佩戴任何防護裝備,只有4.35%的人戴頭盔保護頭部,11.30%的人佩戴護掌,54.78%的練習者使用護肘,48.70%的人使用護膝(見表1) 。
1.5 掌握輪滑技術程度與運動損傷的分析
動作技術錯誤往往違背人體運動的力學原理,如果不及時給予指導或糾正,會不可避免地造成運動損傷和意外事故[1]。經過調查后得知,大部分的學生在練習輪滑彎道技術時,很容易出現“倒踝”現象,這很可能造成踝關節損傷和摔倒等意外事故。多數學生都是在大學才開始接觸輪滑運動,很少有學生參加正規的培訓,因此他們輪滑基礎技術知識儲備不多,參加理論學習也比較少,所以在平常的訓練活動中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1.6 武漢市高校開展輪滑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與損傷部位
從統計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輪滑運動中出現損傷的種類主要包括擦傷、扭傷、拉傷、骨折、關節脫臼等,出現損傷最多的是擦傷占總人數的21.79%,其次是扭傷14.71%和拉傷11.76%,最為嚴重的關節脫臼和骨折比較少占1.47%。損傷的部位最多的是手腕、足踝,手肘和臀部損傷的發生率也比較高,而其他部位損傷的發生率較低(見圖2)。
2 輪滑運動安全防范的對策及建議
2.1 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安全防護方法
在輪滑運動時,要學會在摔跤時做自我保護,運動時就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加強思想建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如何應對與預防損傷。在身體快跌倒時,要充分利用肌肉拉緊,防止身體直接撞擊地面;當身體向前或向側摔倒時,采用屈膝同時上手撐住地面緩沖,降低甩向地面的撞擊力;當身體要向后摔倒時,將自己的身體成團型,采取迅速屈膝,降低身體的重心,同時盡量讓臀部著地,避免自己頭部著地;在已經倒時,雙手要放下,并撐住自身的身體,避免手指受傷及肘關節骨折;摔倒后不能盲目地站起來, 要先調整身體的位置,一條腿跪在地面上,另一只腳收回到身體的下部,腳尖向外,相繼采用外八字踩正輪滑鞋方式并借助手臂的力量雙腿站起[2],在自我保護意識的情況下,加以正確的動作才可以避免安全事故。
2.2 注意運動前準備活動的練習以及運動后放松練習
學生必須明確準備活動的作用,并能獨立做準備活動,不要認為做準備活動是在浪費體力,因為急于參加運動而受到損傷[3]。因此在參加輪滑運動前,做一些關于輪滑運動的基礎練習性的準備活動是必需的。穿鞋后也需要做一些專門性適應練習,以提升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興奮性,確保運動中協調平衡的能力,可有效減少缺氧性、失衡性損傷[4]。
2.3 加強場地、器材保養以及管理
在參與輪滑運動前應該做好輪滑場地以及器材等準備工作。輪滑運動絕對禁止在有油、砂子、水的地面上進行。在每次練習前,認真檢查輪滑鞋以及輪滑的輪子是否有損壞或者螺絲是否有松動等現象,這樣可以避免因輪滑鞋出現故障而造成的傷害事故。
2.4 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學校的相關部門應該針對體育社團,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給輪滑運動愛好者一個良好的練習環境。高??梢蚤_設關于輪滑相關的理論和實踐課程,普及輪滑運動。加強社團監管,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同時也可以通過資助、介入等形式促進輪滑社團發展。
3 結語
輪滑運動作為一項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體育運動,其普及程度和熱愛度極廣,學校作為開展這項運動的載體之一,在推廣和開展上應加大投入,不僅如此,在實施過程中還應加強安全教育和宣傳,讓這項運動能真正有序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巖.高職輪滑運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4):62-63.
[2] 孫顯墀,孫一.對國內外速度輪滑運動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分析[J].冰雪運動,2006(1):33-35.
[3] 趙樂峰,黃元汛.輪滑運動中損傷的預防[J].科技資訊·學術論壇,2008(14):193.
[4] 盧彥嶺,孫慶民,姜海兵.我國輪滑鞋質量現狀及分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