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裴艷明
摘 要:該文通過問卷調查、實驗分析等方法對遼寧省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的大學生利用課外業余時間參加除高校必修課以外的體育運動對其心理健康的各個組成因子的影響程度進行研究對比與分析。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心理健康受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參加課外體育的次數會影響心理健康各影響因子的得分。
關鍵詞:高校課外體育活動 大學生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137-02
高校課外體育活動作為高校大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在社會范圍的延伸,它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生理上的影響都體現出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強健大學生的體魄,使大學生心理素質得到完善,而且還有助于大學生良性的社會關系的形成,形成良好和諧的社會關系。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沈陽藥科大學300名在校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其中有男生111名,剩下為女生,189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沈陽藥科大學30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00份,總有效率為100 %。測試采用無記名的方式,并且在發放時,對于被測試的學生都采用統一的語言提示和指導,并且在測試學生填寫完當場及時回收問卷。在第一輪問卷回收之后,從測試的學生中隨機抽取了50名試驗者進行重測,得出問卷的平均信度為0.93。
1.2.2 數理統計法
研究的回收問卷各個心理健康的影響因子均通過SPSS 11.5軟件進行結果分析。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遼寧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現狀分析
2.1.1 普通高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
任何形式的活動如果缺少必要的組織和指導,那么就很難發揮活動的真正價值。從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35%的高校能夠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日常管理體系中并且加以指導。而其他剩下的65%的學校內的課外體育活動,要不就是缺乏具體的管理制度,要不就是缺乏組織,沒有有經驗的人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必然會大大影響在校的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群體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2.1.2 影響普通高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
眾所周知,體育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手段,在從事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避免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這樣對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正常的社會關系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由于缺乏科學的組織和管理,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另外再加上有部分同學對于體育的認識還沒有重視起來,因此導致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2.2 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2.1 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率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通過表3可以看出,參加課外活動頻繁的運動組在心理健康各個因子的得分明顯低于極少參加甚至不參加課外體育運動的不運動組。并且兩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P <0.05)。
2.2.2 普通高校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運動特點與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間的關系
通過表4可以看出,參加課外體育運動時選擇集體項目組的學生心理健康各項影響因子的得分均比選擇個人項目組的心理健康各影響因子得分低,各個因子之間的比較都具有顯著的差異(P <0.05)。
3 結論
(1)高校開展的課外體育活動應該受到有高校領導層的高度重視,在宏觀上對于高校課外體育有管理層次的領導,在微觀上有不定期地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以此來滿足不同性別、不同興趣愛好的大學生來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中去。
(2)經常參加課外活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各項影響因子的得分均低于極少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各項指標更加趨于合理化、健康化、平穩化。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心理疾病的產生。
(3)參加集體項目組的心理健康各項影響因子的得分都要低于參加個人項目組的得分。各個因子之間的比較都具有顯著的差異,其中人際關系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3個項目的得分比較具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參考文獻
[1] 陳耕春.我國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監測指標優化及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19(1):107.
[2] 高力翔,張玉秀,孫飆,等.大學生應激應對方式與體質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6):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