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江晟
摘要: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戶外運動成為了一種新的運動熱潮,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我國地形地貌的多樣性、復雜性,為戶外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該文分析了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與鄉村旅游、城鄉旅游、城際旅游結合發展,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法律法規等對策,為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提供合理建議。
關鍵詞:戶外運動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205-02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康養產業逐漸成為朝陽產業,而戶外運動是朝陽產業中最熱門、最流行和最便捷的新興運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地形地貌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民族文化特點各異,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民族特色為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和人文條件。戶外運動因其環境的良好和強度的多樣而被熱衷,據統計,徒步、深度游、登山、觀光等項目因方便快捷而被人們喜愛,潛水、漂流、滑翔等小眾戶外運動的參與者也在不斷增加,戶外出行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戶外安全受到高度重視,戶外運動產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產業的運營規模較小、相關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也在不斷凸顯。
1 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現狀
1.1 戶外運動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近幾年戶外運動成為一種新的健身項目,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相對于傳統的球類運動、游泳、跑步等健身方式,具有一定挑戰性和專業性的戶外運動更受到他們的青睞。對于中年人來說,戶外運動的良好環境和群體性樂趣也使得參與的人不斷增多。因此,戶外運動產業因市場需求的增加而不斷發展。參與人數的增多使得戶外運動項目變得多樣和復雜,相應帶動了戶外用品業的發展,從而擴大了戶外運動產業的規模。根據COCA(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戶外用品分會)每年發布的中國戶外用品年度報告的數據來看,我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從2000年的1.48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21.9億元,戶外品牌商和零售商均取得了長足穩健的快速發展,這對產業規模的擴大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1.2 戶外運動產業的競爭加劇
雖然戶外運動產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但增速有所放緩,這受到了消費疲軟與行業競爭加大的影響。對于戶外用品業來說,戶外用品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已經購買完整戶外裝備的客戶對產品的消費量很少,因此產品銷售量的提升需要開發新的消費資源。對于戶外運動整體行業來說,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相對安全和輕松的旅游業相比具有客觀的弱勢,與農家樂等休閑娛樂業和室內健身運動相比不夠規范。2015年,我國旅游業平穩較快發展,國內旅游人數40億人次,收入3.42萬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0.5%和13.0%,因此,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對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有不利影響,戶外運動產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
1.3 戶外運動產業的運營規模較小
戶外活動和各種賽事是戶外產業的主要內容之一,但我國每年的戶外活動和賽事數量較少,運營規模較小,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據統計,美國的露營地有1.65萬處,歐洲有2.5萬個,日本的露營地為1300家,韓國目前露營地100多家,相比之下,我國汽車露營地不足百家,才剛剛起步,戶外運動產業的運營規模還有待擴大。
1.4 戶外運動產業的規范性不強
在戶外運動被越來越多的人熱衷的同時,每年的戶外遇險或失蹤事故也在不斷增多。根據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研討小組的不完全統計,2015 年共發生189起登山戶外運動事故,事故總人數為845 人,與2014年相比,事故總人數增加156 人,增長率為22.6%。較高的事故增長率凸顯出我國戶外運動的安全性不高,產業的規范性不強。
2 戶外運動產業現存問題及成因分析
2.1 戶外運動產業缺乏一定的保障
一方面,近幾年戶外運動的事故發生率在不斷上升,事故發生后的救援措施和賠償糾紛不到位,這從側面說明了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不夠規范,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沒有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使戶外運動的開展沒有法律的保障;另一方面,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這體現在:戶外運動的開展需要資金費用、戶外用品的價格并不便宜、戶外運動為提高安全保障在開展前可能需支付保險費用等等。因此戶外運動產業需要一定的法律保障和資金保障。
2.2 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模式較粗曠,產品缺乏創新
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運營規模較小,活動和賽事的舉辦次數不多,主要原因是戶外運動市場的經營模式較單一粗獷且產品缺乏創新。長期以來,我國的戶外運動產業的經營模式主要是“線下俱樂部+線上俱樂部”、純“線上俱樂部”和群眾自發組織3種,缺乏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和細致的產業鏈結構,特別是非專業化的群眾自發組織模式,對產業沒有盈利作用,不能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不利于產業運營規模的擴大。并且戶外用品因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而缺乏創新和特色,很難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2.3 戶外運動產業的專業性有待提高
戶外運動產業與旅游業、休閑娛樂業相比,對專業性的要求更高。進行戶外運動需要具備專業的裝備和一定的專業知識,政府對戶外運動產業經營者、俱樂部負責人的從業標準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監管,也沒有定期進行測試和評級,自發進行戶外運動的群眾可能因自身安全意識和專業知識水平的欠缺而導致戶外事故的發生。因此,戶外運動產業的專業性還有待提高。
3 促進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3.1 對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做出規劃并加強監管
戶外運動產業在我國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政府應對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規劃,加大扶持力度和監管力度,倡導廣大群眾參與其中。政府應對戶外運動產業的經營者實施一定的政策優惠,幫助其運營規模的擴大,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結構,鼓勵戶外運動的創業。同時加強對其的監管力度,如對戶外運動俱樂部的注冊標準嚴格審查、對俱樂部經營者及領隊的專業職業能力進行定期測試和等級評定、對戶外運動參與者應具備安全責任意識進行宣傳教育等等。并完善與戶外運動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還應設立緊急救援系統,能第一時間調動人力、物力至事故發生地,減少戶外運動的死亡人數。
3.2 將戶外運動產業與旅游業等結合發展
戶外運動產業的競爭優勢較小,對此,政府可以鼓勵戶外運動產業與旅游業結合發展,利用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發揮各景區的資源優勢,借鑒國內外較為成熟的休閑文化旅游及運動產業發展經驗,建立適合地方特色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模式。如鄉村戶外旅游、城鄉戶外旅游與城際戶外旅游等。同時促進產業間融合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最終促進地方經濟的增長。
我國的戶外運動產業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健康生活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在優勢。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期間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只有政府、參與者和經營者等多方共同協調配合,才能促進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的良好發展,開創具我國特色的戶外休閑運動產業基地。
參考文獻
[1] 劉華榮,劉良輝.全民健身時代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3,34(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