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周鳳芹
摘要:大學生是具有活力的創造力的一個群體,大學生也是自主創業的一個主要群體。大學生從自身的家庭條件到社會的外部條件都夠成了影響他們創業成敗的眾多因素。為了解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難題,我們應該從自身素質,自身思想上都得到適合創業的高度。本文從實際出發,初步找出了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幾個主要個因素,并對其進行了分析,以期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合理的依據。
關鍵詞:創業;創業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原因分析
新時代背景下,為了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始興起。大學生是社會群體中最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因此大學生作為社會自主創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開始嶄露頭角。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可以發揮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上班打工不如自己當老板,一則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還可以發揮自身特長,積累社會經驗和創業經歷。
(2)能夠快速獲得回報。 大學生創業項目多數選擇成本低回收快的項目作為自己創業的起點,比如商品零售,銀行業務代理等。
(3)自主創業不是無奈之舉,也是一種職業。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創業雖然有風險,但是不少大學生在創業之初也是把創業項目當做未來的職業選擇來完成。
(4)能夠自由掌控時間。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作為自己的老板,時間可以自己把控,相對自由。
(5)能夠實現自我價值。創業項目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學生的就業意愿選擇,可以發揮自身特長和興趣,實現自我價值。
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不在少數,項目選擇可大可小,可以是大店面也可以是小地攤,有成功的也有不少失敗的。影響創業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首先,創業是以個人的創新和冒險精神為依附,創業成功與否取決于其個人特質,比如自身的知識能力,創業知識和經驗不足等;同時創業也受其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個體所處的文化環境和經濟環境,比如傳統的就業觀的影響、資金短缺的發展限制;另一方面創業又是利潤導向的經濟行為,所以創業都具備一定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風險感知能力。因此我們把影響個人創業發展的因素概括為:主觀因素、客觀因素。
(1)主觀因素: 在創業過程中,創業領導者及創業團隊的任務就是反復探求更大的商機和資源的合理運用,其中創業領導者的作用至關重要。現有的研究中提到了一些創業者與機會識別相關的個人特性,包括:①自身內在素質:包括自信、自制力、意志力、團隊協作能力、消極情緒管理能力,責任心,交際能力等,其中交際能力和責任心的貢獻較多。 自制力和責任心構建的自律能力也是很關鍵的。②行動能力:包括實踐設計,實踐能力,其中實踐能力是關鍵部分。③風險感知的能力:創業者的風險感知又取決于創業者的自信心、不依賴計劃、渴求控制等因素。創業基礎知識、校外兼職實習頻率和機會識別能力是風險感知能力的主要內容。其中后兩項是關鍵,而法律政策知識和創業背景知識在必要時可咨詢他人以獲得幫助。
(2)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主要值創業環境因素。創業環境是指可供創業企業家創辦小企業(或稱初創企業)并使之得到成長的物理和社會空間。 我們認為,政府政策、教育培訓、文化和社會規范等方面對個人有較大的影響。①國家政策 :相關的創業政策是指激勵創業的政策,包括對創業活動和成長企業的規定、就業的規定、環境和安全的規定、企業組織形式的規定、稅收的規定等。②教育和培訓 :教育培訓是創業活動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創業者將潛在商業機會變為現實的基礎。現階段我國創業教育培訓還比較薄弱和欠缺。③文化和社會規范: 我國的文化和社會規范中,對個人創業持積極度。我國的文化中提倡鼓勵自立,鼓勵人們通過個人努力取得成功,也鼓勵創造和創新的精神,面對創業的風險,鼓勵創業者承擔相應的風險。因此,我國的文化有利于個人創業。
客觀因素中還包括風險因素。創業是一項風險性活動,創業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創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創業機會與創業企業的復雜性,創業者、創業團隊與創業投資者的能力與實力的有限性, 是創業風險的根本來源 。 創業風險還具有不確定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擺正心態,正確認識風險,并充分利用風險將會增加創業成功的幾率。
三、對創業的一點建議
大學生自主創業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大學生創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國外非常注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國內創業教育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初步形成了幾種比較典型的創業教育模式,即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的課堂式教學,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代表的實踐式創業教育模式和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的綜合式創業教育模式。
(1)創業知識是創業成功的基礎。創業者應具備基本的創業知識,風險意識和管理知識。
(2)學校要開設創業相關課程。學校設計大學生創業能力課程培養體系、教學方法以及技巧訓練等研究成果和經驗,也可以通過測評,判斷該潛在創業者是否可以轉化為真正的創業者。對于具有創業先天優勢且創業稟賦較高的群體采取鼓勵創業的措施,并給與適當的平臺支持。而對于那些創業意愿小且不適合創業的大學生群體,則可以通過提升其就業能力來提升全社會的大學生就業水平,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3)國家政策需要完善。國家要不斷完善創業政策,給創業者提供更有利的環境,幫助其成長為真正的創業家
參考文獻:
[1]余潔.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對機會的識別能力培養[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03).
[2]郝維鋼,鄭欣.加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3]賴曉,丁寧寧,等.創業過程中不確定性問題及其處理方式研究述評[J].現代商業,2010(07).
[4]馮磊.創業技能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J].企業經濟,2011(03)
[5] 賀丹. 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影響因素分析[M]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通訊作者:周鳳芹,女,漢族,籍貫:山東濟寧,2008級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蘇州大學,研究方向拓撲動力系統,工作單位:山東協和學院基礎部,講師
(山東協和學院 指導教師:周鳳芹)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