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菊
摘要: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由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差,所以在理解上比較困難。但是,通過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表現出一定的創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創意進行分析,并就其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創意;策略
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與圖形能力,使學生有能力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教學創意和策略,讓學生在理解空間與圖形知識時更加輕松。
一、教學創意
1.通過觀察圖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空間與圖形教學中,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才能夠發現圖形之間的變換規律,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但是,由于學生在剛接觸某類圖形時,缺乏明確的觀察目的,在觀察完以后往往收獲甚微。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圖形,讓學生一邊觀察一邊思考,才能讓學生總結出與圖形有關的知識點,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比如,在“認識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拿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狀的積木,讓學生觀察不同圖形的角、邊、面,觀察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在學生觀察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每種圖形有幾個角、幾條邊、各條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各個角有什么特點等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才能夠從中取得收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圖形,逐漸培養出學生的圖形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2.將空間與圖形結合加深學生印象,小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限,在數學的過程中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會比較困難,即使其能夠記憶相關的知識點,也無法靈活的對知識進行運用。所以,教師可利用一些實物,將空間與圖形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測量”的教學中,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不同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對于1毫米、1厘米、1米具體有多長會缺乏直觀的認識。因此,教師可將教師中的課桌、黑板、講臺、課本、尺子、粉筆等利用起來,讓學生對不同的長度單位進行轉換。一把尺子的長度為20厘米,學生可分別用毫米、分米、米來表示尺子的長度。在學生換算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教師要及時的指出來,讓學生能夠及時改正,以免在以后的學習和應用中再出錯。利用實物強化學生的理解,可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記憶這些知識點。
二、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能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并且,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所以,在小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比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學中,教師用多媒體動畫展示不同大小角度變化的過程,固定角的定點和其中一條邊,改變另一邊,就可以使角的大小發生變化。再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測量角度大小的過程,讓學生學會正確的使用量角器。在講解完以后,教師再給出不同大小的角度,讓學生到黑板上將其具體的值測量出來,并由教師對學生的測量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對于學生操作不正確的地方,教師及時提出來分析,以便其他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
1創設教學情境,創設情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內容,尤其是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通過合理的創設情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難點。比如,在“方向與位置”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教室中學生的座位創設情境。教師隨意指出一個座位,讓學生將這個座位所在的具體位置描述出來。學生很容易想到這個座位前后左右分別坐的是哪位同學,通過說出這四個同學的名字,就能確定出教師所指出的位置。這時,教師提出新的問題:如果這不是在我們自己班上,大家相互之間是不認識的,那又該怎樣將這個位置描述出來呢?學生在聽到這個問題后就需要轉換自己的思維方向,用第幾排第幾列來說明這個位置。然后,教師再引出“方向與位置”的知識點,學生接受起來就要容易得多。
2.開展游戲教學,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而游戲既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又能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所以,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數學游戲,將知識點融入到不同的游戲中,讓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步。比如,在學習“梯形的面積”時,教師可讓學生在班上圍成一個梯形,再讓學生從比較短的邊的兩個個頂點出發,站成兩條直線分別垂直于另一邊,讓剩下的學生觀察這個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夠總結出什么規律,能否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計算出梯形的面積。這時,學生一定會發現,梯形已經被學生分隔成三部分,一部分是長方形,另外兩部分為直角三角形,只要分別計算出這三部分的面積,再將其相加,就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積。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讓所有學生回到自己的作為,再在多媒體上將學生剛才的游戲過程展示一遍,讓學生能夠從中總結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學生的親生參與,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增強學生的記憶。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不斷創新的過程中,空間與圖形的結合教學,對于增強學生學習效率有著極大作用。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學會觀察圖形來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通過空間與圖形結合的方式加深學生印象。同時,要將多媒體利用起來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示出來,并適當的創設情境,通過游戲、實踐應用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長福.在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教學中滲透轉化思想[J].科學咨詢,2014,(5):77-77,78.
[2]牛學勇.淺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8):219,207.
[3]陳中冰.論試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概念的教學切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4):249-249.
[4]方慶榮.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文本巧讀妙用之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8):45-45,52.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三里鎮高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