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本報記者 李司坤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日前被聯合國世衛組織(WHO)委任為親善大使,遭到一些西方國家強烈批評。面對巨大壓力,世衛組織網站22日發布消息說,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取消了這一任命。在此之前,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2日將此事扯上中國,聲稱對穆加貝的任命是譚德塞對中國的“政治回報”。
上周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譚德塞在一場關于非傳染性疾病的會議上宣布了這個任命。當時,穆加貝就在現場。譚德塞說,津巴布韋把實現全民醫療覆蓋和促進民眾健康置于政策的中心位置,致力于向所有人提供醫療服務。穆加貝能利用這一角色在該問題上“影響所在地區的其他人”。
一些國際組織對該任命表示反對,隨后一些西方國家政府21日也加入到批評隊伍中。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國務院稱任命“與聯合國價值觀相違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說“絕不能被接受”。英國政府則稱,這一決定“令人驚訝和失望,特別是考慮到美歐仍在對穆加貝實施制裁”。面對西方國家的“圍攻”,譚德塞22日撤回這項任命。他在聲明中說,他的目標是“建設政治領導力,團結協作,共同為所有人帶來健康”。
然而,在譚德塞宣布這一最新決定前,《星期日泰晤士報》22日卻援引在世衛工作的匿名西方官員的話說,這次對于穆加貝的任命顯示出中國的影響力正在上升,而西方影響力則日漸式微。此前在前埃塞俄比亞外長譚德塞競選世衛組織總干事時,北京利用經濟影響力幫他在發展中國家中贏得支持,最終擊敗英國推選的候選人納巴羅。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英國和穆加貝之間的矛盾和對立由來已久。英國是津巴布韋的前宗主國,但穆加貝搞的土改等措施觸及很多英裔白人利益,英國一直把穆加貝視為“獨裁者”,曾經扶持津巴布韋反對派,但未能推翻穆加貝的統治。另一方面,英國也看不慣穆加貝和中國走得近。世衛組織原來是由香港人擔任總干事,英國及西方國家就此認為該組織受到中國的影響。《星期日泰晤士報》扯上中國的這些觀點,只是自己的想象。不能說世衛組織由香港人擔任過總干事就受中國影響,按這個邏輯,美國人擔任機構領導人的組織多了。
對于譚德塞在聽取外界聲音之后,重新作出的決定,賀文萍說,這說明譚德塞以世衛組織的宗旨和團結為重,體現出他的靈活性。▲
環球時報2017-10-23